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昨天,2010年“文化遗产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普陀区图书馆举行。启动仪式上推出了首批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并公布了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包括“昆曲”项目周志刚、“京剧”项目马科、“淮剧”项目施月娥、“独脚戏”项目筱声咪、“海派绒绣”项目许凤英等在内的1...
走访民间艺人4.2万名,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5万件,并最终将其中440个非遗项目的图文资料编撰成两卷精美图书……昨日,国内首部省级“非遗图典”在我省首发。另外,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也于昨日隆重揭牌。 记者杨方毅 ...
新华网天津6月11日电(记者周润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全国各地掀起一股“申遗”风,其中,不乏特色小吃、酒水的身影。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饮食类申请“非遗”应有所控制,否则,名录将变成“美食大全”。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6月,...
老人靠石刻获选“非遗”传人 老人靠石刻获选“非遗”传人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偃师市刘井村离龙门石窟不远,历代以石刻技艺闻名,相传当年开凿龙门石窟,就有刘井人挥洒汗水的身影。解放后刘井村人曾经大规模参与龙门石窟的洞窟修复、龙门大桥石刻工程等施工。村里历来能工巧匠辈出,在石刻方面论手上的硬功夫,非薛肯堂、薛永山父子莫属。薛永山老人近日收到了一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牌子,但他并不在意。薛...
6月16日,“2010年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将在湖北秭归开幕,由文化部、国台办、湖北省政府共同主办。这是申遗成功后举办的第一个国家级端午文化节。 端午节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历史,去年三省四地“打包”申遗,成为首个列入世界“非遗”名录的民族节日,其操作手法为今后我国智慧申遗树立了典范。但从端午及其他一些文化遗产的申遗历程和保...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18日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同时文化部亦将协同相关部门出台专门政策,在减免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 “留住手工技艺——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论坛”18日在京举行。王文章表示,作为手工技艺的传统工艺美术是以人为本的精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体现来发挥,而其保护与传承也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实现...
过度开发,让非遗越来越远离原生态;不搞开发,传承非遗后继乏人,如何开发,如何把握好一个度,不仅是海南,也是全国非遗保护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人们都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无疑是海南旅游的灵魂。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众多现实问题,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去破坏那些已经非常脆弱的文化遗产,不让它们只剩下一个名字或只剩下一个遥远的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6月12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西藏自治区当日在拉萨市举行活动,向民众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并庆祝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崔玉英(左一)率领西藏党政官员与民众一起庆祝藏戏成功入选,并为西藏各地市赠送《八大传统藏戏经典唱腔》、《藏戏唱腔名人名段》、《八大传统藏戏剧本》等藏戏研究成果书籍和影像产品。 中新社拉萨6月12日电 ...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余培锡,在继承传统花式的基础上,吸收中外艺术精华和现代生活题材不断设计新花式,迄今已独立创作新花式600多套,授徒500多人。 昆曲产生于六百多年前的吴地,被誉为“百戏之祖”,2001年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海内外久负盛名。 来自青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西合道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上展示自己绘制...
中新网西安6月11日电 (记者 冽玮)记者11日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获悉,6月12日是“文化遗产日”,由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打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应邀代表陕西民俗展演活动在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亮相上海世博会。来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老腔团的10余位老艺人将展示传承千余年、极富感染力的华阴老腔,为海内外观众展示陕西关中传统民俗风情。 由西安关中...
本报讯(记者 吕继东)在文化部刚刚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中,苏式滑稽戏、苏派盆景、碧螺春制作以及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等四个项目上榜,标志着我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有望增至28个以上。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我市第四批13个非遗保护示范基地也已建成,使得非遗保护示范基地数量增至48个。此批非遗保护基地偏重于生产性保护,标志我市的非遗保护走上了创新之路。 苏州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讯(特约记者 黄晓军 通讯员 姚祖师)“太神奇了,普通的银器到这里便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苗族银饰真是太美了。 ”6月19日,来自北京一杂志主编在记者的陪同下来到凤凰县山江镇黄矛坪村,亲眼目睹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龙米谷的现场加工银器的情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依托文化旅游的强力带动,凤凰县苗族银饰、蜡染、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放的环境中逐...
安吉县申报的“白茶手工炒制”日前结束了国家级“非遗”公示。这意味着安吉的白茶手工炒制工艺将跻身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今年4月,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论证和省文化厅审核,安吉白茶手工炒制技艺正式被推荐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卞继国)
信阳日前举行民歌推介演唱会保护非遗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作为汉族民歌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信阳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兼具南北民歌的特点。著名红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由商城民歌《八段锦》改编的,它唱响了全中国,影响了几代人。信阳光山县王大湾会议旧址日前举行了信阳民俗风物展暨信阳民歌推介演唱会,来自新县、商城县、光山县等地民歌手在演唱会上演唱了《栽罢黄秧去瞧妻》、《螃蟹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