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办博函〔2016〕3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我局拟组织开展2016年度“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部分项目的申报工作,经研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内容 ...
1963年,在朔城区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以出土大批精巧的细小石器和大量的哺乳动物遗骨而著称。根据兽骨片的刻划痕迹来看,在文字发明以前,这很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数符号。另外,在这里还发现一件石镞,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武器,证明人类已发明了弓箭。在峙峪遗址还发现一块人类枕骨化石,通过对枕骨化石特征的分析推断处峙峪人早于山顶洞人,晚于山西丁村人,距今至...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宁 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2005年,北京市就出台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视察工作时指出:“北京已经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我们通过文物读懂祖先,希望子孙通过文物理解我们。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利用好,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在过去的5年里,从政府到民众,文物保护的观念日益普及。文物事业正走出神秘的“象牙塔”,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百姓日常生活,成为推动经济民生发展、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的强大助力。 家底增厚 文物有了“身份证”,总量翻了一番 文物是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4月8日上午,央视著名主持人刘芳菲主持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一登场用清新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和听众的距离,感觉亲切而温暖。她说,河南不仅是河南人的老家,也是所有华夏儿女的老家。河南地处中原的核心地带,而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王巍说,非常荣幸参加第十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首先,在这里有些基本概念跟各位交流一下。首先是文明相关的概念,什么是文明?有很多说法,比如说这个人举止是否文...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河的一支主流,中华民族是爱玉尊玉的民族。 世界华人中都有崇玉的情节。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把“君子”、“德”和“玉”这三个要素用人文的红线系为一体,故而:“君子比德于玉”的经典便成为炎黄民族数千年的脉与根的信则。 于是乎,玉的发展史也成为中华文明史的缩影。 ——八千年前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原始先民,满怀喜悦之情将美玉饰品佩于自己的胸前,从此玉文化的源水百代流淌。 ...
日前,捐赠珍稀野生动物标本签约仪式在湖北武汉园博园长江文明馆举行。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和武汉市副市长王立等出席签约活动。这也是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向中国中部地区的第一家珍稀动物标本捐赠。 为进一步丰富长江文明馆藏品,促进长江自然博物馆建设,长江文明馆于2015年11月邀请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区代表到长江文明馆考察,就捐赠动物标本事宜进行商谈,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签约仪式上...
【摘要】印度河文明和古蜀文明都是独立发展的古代文明,在古代欧亚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河文明和古蜀文明虽然相距遥远,形成时间各有不同,文明特征也有所差异,但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特征:都是建立在发达的古代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建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利系统,曾有过众多的城市和辉煌的城市文明,与其他文明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对印度河文明和古蜀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明内涵的认识。 ...
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文物旅游环境,展示美丽太原良好形象,增强文明出游意识,提升文明旅游素质。3月27日,太原市双塔寺文物保管所联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国家旅游局景区文明旅游行为引导项目组”共同举办了文明旅游座谈会。 座谈会上,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旅游规划与艺术系、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教研主任许萍老师就“国家旅游局景区文明旅游行为引导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双塔寺文物保管所所长冀美俊就双塔景区概况及文明旅游...
良渚文化墓地上层墓葬(西-东) 良渚文化墓地发掘的玉器 近日,南京博物院召开江苏兴化、东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来自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全国文博科研单位的20余位考古学家齐聚江苏。在实地考察后,专家认定蒋庄遗址为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它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 蒋庄遗址初露真容 ...
洛阳博物馆外景 商代母鼓方罍 河洛文明——汉代展区 以前读司马光《过洛阳故城》一诗,诗中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之句,让人对洛阳历史充满好奇。最近到洛阳博物馆参观“河洛文明之路”展览,顿生感慨:一部河洛文明史不就是一部中国史吗? “天下之中”历史厚重 洛阳三面环山,洛河穿城而过。洛阳博物馆就坐落在逶迤蜿蜒的洛河南岸,南面是风景秀丽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到了博物馆门口,首...
位于北辰区双街村的天津石雕博物馆,藏品近五百件,包含汉羊、墓表等珍稀作品。馆中目前展出的藏品,年代和类型非常全面,涵盖了园林石雕、建筑石雕、宗教石雕、陵墓石雕等。 馆藏雕刻作品主要有人物、动物、神像、栏板、喷泉、浮雕、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等。这些石雕或雄浑,或古朴,或淡泊,或飘逸,手法圆润细腻,纹饰洒脱流畅,极具东方审美情趣和历史沧桑感,体现了极高的欣赏价值,得到了业内专家高度评价。 ...
由镇江市文广新局主办,镇江博物馆和玉溪市博物馆共同承办的《穿越古滇文明之光——云南玉溪文物精品展》,3月16日在镇江博物馆专题展厅开展。 云南的玉溪市,地处滇中腹地,古有“省会屏藩”之称,亦有“碧玉清溪”之名,是我国西南地区连接东盟的重要门户和交通枢纽,它拥有我国唯一的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地,以5.3亿年前寒武纪“澄江动物群”的大量古生物化石而震惊世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江川李家山...
由山东博物馆、甘肃博物馆主办,中国社科院、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海省博物馆协办的《大河上下——黄河流域史前陶器展》于2015年12月26日在山东博物馆顺利开幕。配合展览,12月26日和27日在山东博物馆举行了以“黄河流域史前陶器与文明·社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王仁湘、朱乃诚、张朋川等十六位国内知名陶器研究专家参会发言,并吸引了省内外六十多名专家前来听会。现围绕会议的几大议题将部分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