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总结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三星堆与同时期国外文明的联系与交流,加强学术交流,全面推进三星堆遗址历史考古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和研究,由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殷商文化学会联合举办的“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暨纪念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7月18——19日在三星...
“早在一万前年,智慧的先民便在拒马河畔掬河而灌,陶土而居,创造了灿烂的镇江营文明,从而掀开的古北京早期文明的最为辉煌的篇章,就其相对应的人类历史而言,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炎黄时期,至尧舜禹,直至商周、战国,形成了北京早期文明史延续不断的文明轨迹,而这段珍贵的文明,只有镇江营遗址保存下来。”北京史学会理事杨亦武先生近日重新考察镇江营、塔照遗址,并通过大公网讲述这一段绚丽多彩的文化。 镇江...
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结果。而整个西方设计史的描述,只有东方向西方学习,却没有西方向东方学习的史实;最终的结论是东方国家被动接受西方国家文明的输入,西方国家向其他非西方国家主动输出文明。带着强烈的疑问,作者查阅了一些书籍和文献资料后发现,整个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真相被严重遮蔽了。在上个世纪的前半叶,失去自信心的国人也竟然默认这段被严重歪曲的历史...
最初的蒙娜丽莎 1999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美术的摄影” 热浪般席卷世界各国的美术界,当代美术的话语系统因之具有了更大的开放性。由于摄影的介入,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固有程式,拓宽了美术表现的空间,使更多的媒体介入成为可能,更使美术这一概念的结构模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重组。但是在当时的日本,由于“写实摄影”观念的根深蒂固,这种被称之为“构成摄影”或“装置摄影”的手法一直遭...
图为文物“大禾人面纹方鼎”。 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7月10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单位借出的近百件国宝级文物,在四川三星堆博物馆开箱点交。该批文物与三星堆博物馆自有的器物一起共计135件,将在7月18日开幕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上,与广大民众和游客见面。 大禾人面纹方鼎、司母辛鼎、“尊王、铙王、罍王”……10日,135件...
当你从古时长安出发一路向西,途径河西走廊行至敦煌,再沿中亚各国向西北前进,穿越土耳其后抵达地中海沿岸的古罗马帝国,便真正用脚丈量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长度。沿着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古代经济、政治、文化交流通道行走,便完成一场归属自我的灵魂穿越之旅。 华夏之根,以玉传承 2013年末,在听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后,这条对人类文明进程有着卓越贡献...
近日,安徽亳州市区城门楼被刷白一事引发了安徽媒体人常河与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的“隔空对话”。6月15日,常河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表《致亳州市委书记汪一光的公开信》。出乎常河意料的是,汪一光当晚即回复了他的公开信。在回信中,汪一光表示:“我已安排,请有关部门从保护城市风貌规划的角度,与业主商户进行沟通,以便恢复原貌。您提出的关于亳州规划建设、文化遗存保护一系列的建议意见,我们将认真归纳梳理,在今后的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推动新时期文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加强文化“走出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遵循。 承载...
龚良(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研究员) 江苏是鱼米之乡,江苏的“蘇”字,上面是植被、是草,左侧是“鱼”,指渔猎经济,右侧为“禾”,指水稻种植。最近我们在顺山集遗址、韩井遗址发现记录这样生活状态的文化遗存,我们充分认可它是江苏文明之根,这个根就是“顺山集文化”。因为顺山集遗址的考古发现,并提出“顺山集文化”的命名, 2013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了南京博物院“突出贡献奖”,主要是因...
“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这是今年6月11日,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这个从2006年开始的文化遗产日,在走过10个年头后,逐渐走向成熟。 泱泱大国,文化遗产众多。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于文化遗产的价值越来越有清晰的认知,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这既体现在官方设置的文化遗产日上,也体现在人们对相关活动日益高涨的参与热情当中。 作为一个文明...
1977年,世界博物馆协会宣布每年的5月18日为“世界博物馆日”,今年人们迎来了第四十个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不同时代,对于博物馆的认识也不一致。作为一种舶来的事物和观念,西方近代公共博物馆和博物展示的兴起,与博物学及国民教育普及化密切相关。同时代的中国,却没有这样的思想资源作为准备,所以第一批走出国门,受邀参观西人博物馆的中国读书人,也就以各自的经验与理解,来感受这一新兴事...
庞贝在公元前八十九年成为罗马帝国殖民地,是古罗马上层阶级奢华的度假城市,公元七十九年的一次火山爆发,将那里一切文明掩埋起来。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Contemporanea Progetti和Expona联合主办,香港歷史博物馆联合Contemporanea Progetti和Expona策划的“海上雄师─罗马海军与庞贝古城”,由今日起至八月二十九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馆展出。作为本港首个庞贝古城出土...
26日下午,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编的《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会上,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指出,《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是“博物馆与世界文明”系列丛书的第一卷,“该丛书启动的初衷,是希望能从中国博物馆自身视角出发,搭建起与国外其他优秀博物馆的文化交流”。 作为“博物馆与世界文明”系列推出的第一卷,《博物馆与古希腊文明》历时3年多策划、组稿成书,全书近80万字,并配有674幅...
2016年3月8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的《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妇好墓出土文物411组480件,其中青铜器150多件、玉器300件、甲骨文4件、骨角器20多件。分为她是谁、她的时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葬礼五部分展出。这是殷墟妇好墓发掘四十年来展示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全面展示了妇好墓出土青铜器与玉器的所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