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2日,有媒体报道浏阳高坪镇一家采石场内,炸石时发现一块“长了骨头”的奇怪石头。据采石场的工人称,这些石头是在炸石时被好奇的工人发现的。 11月5日,浏阳市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已来到发现骨化石的采石场内进行勘测。据浏阳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科长任新民介绍,这些石头已确定是骨化石,应该是古脊椎动物的骨化石。目前他们会将所有的骨化石收集起来,由省里的专家来进行研究。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家在贵州省兴义市距今约2.4亿年的三叠纪中期地层中发现了一种迄今最早的飞鱼化石——兴义飞翼鱼。 这一重要发现将该类化石发布从当时分割欧亚的古特提斯海洋西缘延伸扩展到了东缘,为三叠纪时期欧洲和华南生物物种的交流提供出新证据。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刊发了中国科学家此项研究成果。 据介绍,飞鱼是今天仍然存在的物...
新发现的国内最大侏罗纪恐龙骨骼化石。堆积的沙袋,是防止坍塌采取的保护措施。 时光倒流1.6亿年。阳光明媚,静谧的森林里,一个身长35米、体重30吨的庞然大物,悠然出现在密林中。它不时伸长脖子品尝高大树木的新鲜茎叶。 这个庞然大物,正是侏罗纪恐龙。如今,它的巨型骨骼化石赫然出现在新疆鄯善县七克台的荒漠中。它的出现,吸引了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的密切关注。 10月24日,刚刚结束发掘工作的科考队负责人...
奇异东生鱼生态复原图 古脊椎所Brian Choo绘制 生物进化史上,从鱼类到早期两栖类动物的演化过程一直不为人所知。近期在云南发现的一条鱼类化石,证明了早在4亿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尚在水中的时候,下颌和脑部就已出现进化。这种变化对后来鱼类上岸并演化成早期两栖类动物,十分关键。 这项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领导完成的研究成果,于近日刊登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中国西北农家妇女制作布鞋用的衲鞋针,在素有“化石王国”美誉的甘肃省和政县摇身一变,成了修复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利器”。 十月深秋,甘肃省和政县张有辉的母亲正坐在炕上,一针一针地衲制西北人最喜欢穿的“千层底”布鞋。而在5公里之外的县城,28岁的张有辉也拿起衲鞋的钢针,开始一天的工作。 张有辉,这位中文系大学毕业生,...
奇异东生鱼生态复原图(古脊椎所Brian Choo绘制)以及脑颅三维虚拟复原图(uux.cn) 肉鳍鱼类脑演化示意图,指示大脑的增大与加长在四足动物演化初期即已发生(uux.cn)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领导的早期脊椎动物课题组在2012年10月2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对迄今最古老的基干四足动物—&...
10月23日,记者从市博物馆了解到,“泗洪木化石博物馆”近日获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设立,这是我市正式成立的首家民间博物馆。 据了解,泗洪木化石博物馆又名“些小斋”,“些小斋”藏品丰富,主要以收集泗洪当地的木化石为主。木化石也称硅化木、石树,它保留了古代树木的某些特征,为研究古植物及古生物和地质、气候变化提供了线索。 为什么叫...
图片资料 昨日的茶博会上,这块不到一公斤、产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茶砖标价为50万元,同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昨日,2012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高桥茶博会在湖南高桥大市场茶叶茶具城大幕开启,500多家中外茶企汇集星城长沙,为来自各地的客商摆出一场精美茶文化盛宴。 在各路名茶中,湖南“黑茶军团”分外引人注目。“疑似唐代渠江薄片失传工艺,...
10月19日上午,日本冲绳县立博物馆美术馆宣布Sakitari洞遗址出土的人骨化石和石器具有一万两千年历史。图为出土的人骨化石(右侧)以及石英材质石器的碎片。(uux.cn) 日本冲绳Sakitari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和石器(uux.cn) 日本冲绳Sakitari洞遗址(uux.cn) 日本冲绳县立博物馆美术馆19日宣布,在该县南城市的Sakitari洞遗址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