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白釉贴花皮囊壶 皮囊壶,壶的一种样式。因形如皮革缝制的水囊,故名。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中原地区较为流行的陶瓷日用器皿,以仿皮袋造型而名。器身上扁下肥,鼓成皮袋状,有仿皮革凸起的缝线,前端附筒状流,上安提梁,有白瓷、彩色釉陶等制品。 关于皮囊壶的用途现在还有争议。从现有资料看,其高度大都在15-35厘米之间,完全可以用来盛贮液体。考古发现中,在赤峰大营子墓出土的壶内有茶色结晶,应该是当时饮料及奶...
没有青花的蓝白相映,没有彩瓷的繁复缤纷,纵然仅纯净一色,却不输于“浓抹淡妆”,这就是单色釉。单色釉,是单一的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一道釉”。它在宋元时的创烧已经蔚为大观,明清时期官窑出品的精炼单色釉瓷更是臻于顶峰,达到了“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境界。明清单色釉瓷的精湛技...
本期鉴定者:北京盛世瑰宝总经理、瓷器专家 陈连勇 读者:我收藏的这件明弘治年白釉碟直径8.5英寸,请专家帮我鉴定是真是假。 鉴定:从图片看,这件弘治白釉盘的情况不错。这个时期的盘子以黄釉、白地绿龙为多,纯白釉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不过要做最终的判断最好还要看实物。 孙先生最近用5万元买到了一只清代的白釉瓷盘,喜不胜收,因为市场价格至少是这个的两倍。然而,经过藏友们的鉴定,这件白釉瓷盘其...
近日,从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传来消息:该所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焦作至修武线管道代王段施工现场发掘一座唐代早期墓葬,其中出土的唐早期白釉瓷瓶属焦作市罕见。该瓷瓶为白釉盘口,釉色白润、器形优美,高17.5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12厘米,胎质灰白,器身施化妆土,很可能为唐代早期邢窑或河南巩县窑口的一件精品。 一袭白釉是我漂亮的衣裳,一段岁月还浸润着大唐的风韵。山清水秀的怀府大地,钟灵毓秀的美城焦作,所有...
为纪念收藏中国艺术品90周年,美国纽瓦克博物馆自2013年9月18日至2014年2月9日举办《明代至今:中国艺术中日用品地位的提升》专场展会。图为一对17世纪至18世纪清代官窑白釉绿彩龙纹瓷罐,分别高7.875英寸(约为20厘米)和8英寸(约为20.3厘米),直径为5.75英寸(约为14.6厘米)。 中国文物网9月22日编译报道:为纪念收藏中国艺术品90周年,美国纽瓦克博物馆自2013年9月18...
白釉黑花卧美人枕 白釉黑花卧美人枕,1983年出土于陕西黄陵县,为北宋辽金时期的白釉瓷器。该藏品的形状是一位侧卧的女子,女子头扎两个小辫,面部丰满,细眉如月,微微含笑。她的左手被枕在头下,双腿弯曲,显得悠然自在。上身穿窄袖褐黄衫,上绘桃花枝叶,黑色的领边绘珍珠纹饰,下着白色窄裤。枕头的下底有墨书“大定十六年五月”七个字,推断是金代物品。此枕胎制坚硬细腻,造型装饰自然清...
近日,一则网络消息引发热议:有网友在旅行途中看到了两个造型相似的青白釉水注――一个是江西博物馆的龙首青白釉水注,一个是四川宋瓷博物馆的凤首青白釉水注。消息一出,引发众多网友遐想:800年前,这对“龙凤”是否一家? 其实很多网友不知道的是,在位于遂宁的四川宋瓷博物馆,包括凤头青白釉水注在内的馆藏文物,竟发现于几个农民的翻土。 1991年9月...
江西省博物馆“走近国宝·每月一宝”活动启动以来,自去年2012年1月20日起,按月逐一向广大观众公开展示20件珍贵国宝,由市民投票选出“镇馆之宝”,每月推出的文物都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看。昨日,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第十四件文物青白釉胡人牵马俑已正式展出。 宋代中西贸易往来的实物例证 记者来到省博物馆展厅看到了这件做工精美、手法细腻、神态...
图片资料 盏,通常指用于喝茶的碗杯类茶具。盏托是指放置茶盏的托盘。盏托多呈圆形,中间有作为承托的凸起的托圈,即托口。瓷盏托始见于东晋,南北朝开始流行,唐以后随着饮茶之风盛行,盏托推陈出新,有的口沿卷曲作荷叶状,颇为精美。明代托口微鼓,也有船形盏托,称“茶舟”、“茶船”。清代盏托为圆形。 宋辽时期盏托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托口较高,中间呈空心...
此钟胎体洁白,螭龙做钮,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的上乘佳作。 釉质滋润,刻花清晰婉转,深浅不一,所刻莲花,简洁典雅,线条流畅,显示出定窑刻花技术的娴熟。 钟体轻薄适中,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釉色微微泛白,整体精雕细刻华美而庄重,具有极强艺术魅力。 玲珑白釉螭龙乃皇帝之爱物,也是融宫廷端庄庄重和佛教法器的智慧崇高于一体。且比之金铜器,定窑白釉保存极为不...
弘治官窑白釉瓷器胎质细洁,釉面白细,光润如脂,非常平静。器物底部闪青色。这是有别于成化瓷的重要区别之一。器型以盘、碗为多,花瓶类较少。弘治白釉中也有薄胎或半脱胎的精品,其盘、碗类底部的厚度已较永乐、宣德器为薄,但还处于半透而未全透的程度。署青花弘治年款的官窑白釉盘,碗类传世收藏品较多。 明弘治·白釉涩胎龙纹盘 鉴赏:款识:“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此品种创烧于成化时期,以...
北宋定窑白釉龙凤纹印花碗底部 北宋定窑白釉龙凤纹印花碗正面 定窑是宋代瓷林的“名门大派”,主要生产刻花白瓷、印花白瓷,以精湛的工艺和优美富丽的装饰盛名江湖,“持中守正、内功深厚”是定窑系的“瓷林风格”。今介绍一件北宋定窑白釉龙凤纹印花碗(见图),借此器物试探定窑系风格,以飨读者。 器型胎釉:此碗大撇口,斜直腹,小圈足,胎白质坚,胎体轻薄,规整,无丝毫变形现象,釉面均匀洁白...
图片资料 福建泉州 刘英英 图中这件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印婴戏纹碗,重296克,口径19.0厘米,足径6.2厘米,高4.4厘米,除碗外壁脱釉外,整体保存基本完好。 此碗内壁印有纹饰,为4片蕉叶纹及4个光头圆脸的孩童图案。碗内底打一圈,碗心微凸。碗内外施青白釉,釉色偏白,釉莹润光洁,口沿及足沿露胎,胎色白中泛黄,胎体极轻薄,胎质细腻、坚实。
晚报记者王晨 文韩严振 图 日前,市文物所在对项城市某建设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葬,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该墓葬出土了白釉瓷壶和白釉瓷碗等珍贵文物。 墓葬平面呈南北长2.5米、东西宽0.9米的长方形,墓室深0.6米。清理至墓室底部时,勘探人员发现人骨一具,头向正南,经鉴别性别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仰身直肢葬。在墓室南部清理出随葬器物白釉瓷壶和白釉瓷碗。在人骨腰部清理出当...
明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观音 作者:高英爽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德化窑始于宋代,盛于元明,衰于清代。德化窑以白瓷著称,因胎土纯净细腻,胎料和釉料中含铁量极低,而含钾量较高,故所产瓷器呈现温润而光亮的象牙白色。欧洲人冠之以“中国白”、“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的美称。直到现在,法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