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8月3日,“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在杭州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大展紧紧围绕峰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主题,秉持“艺术无国界”的文化精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艺术篇章献礼G20杭州峰会。 此前,“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已于6月9日至6月20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此次作为北京展的延续移师杭州。大展主要分为“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展...
运河夜景美如画。 本报记者 杨晓轩 实习生 姚颖康 摄 淅沥的夏雨,暂时驱走了暑热,让杭城更加清爽动人。8月3日一早,中央及部分省市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中国大运河杭州段,感受千年古运河的魅力和杭州浓浓的文化底蕴。 从运河武林门码头乘船一路北上,两岸花红柳绿,古桥亭台移步换景,在拱宸桥码头上岸。采访团记者沿河走访了桥西直街历史街区、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等。每到一处,大家都...
为迎接G20峰会的召开,8月3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厅、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西泠印社、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主办,杭州博物馆、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杭州展)开幕式在杭州博物馆北馆一楼大厅隆重举行。五十多位知名艺术家济济一堂,十数家媒体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报道。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宣布“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杭州展...
游客在弥陀寺石刻前参观。新华社记者王定昶 摄 8月2日,杭州弥陀寺石刻修缮后向游客开放。 经过9个月的保护性建设,已有130多年历史的杭州弥陀寺古建筑群修缮工程近期已全部完工。其中弥陀寺摩崖石刻经过专业人员的表面清洗、脱盐、加固、表面防护后,重新与游客见面。据了解,弥陀寺摩崖石刻镌刻于清光绪四年,刻着《佛说阿弥陀经》,约5米高、24米长。
7月26日下午,杭州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二课堂体验活动《掩扇传歌——杭扇绘制》,让小朋友在放飞想象涂绘各式缤纷扇面的同时,于炎炎夏日,自制沁凉。 活动开始,首先宣教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猜谜互动小游戏引出了这次活动“掩扇传歌”的主题。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分别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扇子的历史起源、种类、功能以及文化内涵。“你们知道吗,扇子最早就起源于我国,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我们的...
7月12日上午,杭州市全市文物工作会议召开。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市)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区(县、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文物部门负责人,杭州市各文博单位负责人等共计150余人参加。 2015年初至2016年上半年,一年半的时间里,杭州的文物保护、考古研究、申遗工作、遗产保护、可移动文物普查、博物馆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大幅度提高了西湖景区的国际化水平;杭州第一次全国...
7月12日上午,杭州市举办全市文物工作会议。杭州市政府副市长张建庭、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文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书记、局长刘颖,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书记、副局长孙德荣、副局长卓军等领导出席会议。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市)分管文物工作的领导、区(县、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文物部门负责人、杭州市各文博单位负责人等共计15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文戈主持。...
杭州正在给文物“建档案”,把所有的可移动文物全都录入系统,建一个大数据库。今年,这项工作将要全面完成。 “主要是对可移动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副处长郎旭峰介绍说,有了数据支撑,可以根据数据科学分析,比如哪些文物经过多少年需要维护,青铜器、木器等都有修复年限,而不是等到它破了才去修补。 有了数据库,今后建立“网上博物馆”也将成为可能,“这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那...
图为在杭华人“走读西湖”方堃摄 1997年的时候,我们举家到大陆旅游,第一站就是杭州。我始终记得这个场景,车子缓缓开经北山路,两边伫立着高大茂密的梧桐树,顿觉山色葱茏、云树笼纱。”台湾康师傅控股华东区董事长杨乾辉站在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上,摇着扇子告诉中新网记者,对这个片段的不断记忆促使他在2014年定居杭州。 苏东坡曾经说过:“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确实,西湖,记载...
13日,记者从第十一届国际名茶评比组委会获悉,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千岛湖唯一一家省级老字号茶企,结合千岛湖茶文化旅游,挖掘“千年鸠坑团茶、千岛遂绿茶、鸠红工夫”等系列文创茶品牌,参与角逐茶界“奥斯卡”,首获三项国际金奖,这在杭州地区尚属首列。 淳安千岛湖是国种鸠坑茶种的发源地,产茶、制茶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著名贡茶茶区,早在东汉时期即产茶,盛于唐朝、兴于宋朝、鼎盛于清朝,...
昨天召开的杭州文物工作会议透露,杭州已经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可移动文物,是指博物馆里大大小小的馆藏物品,比如南宋官窑博物馆里的陶瓷、玉器,中国茶叶博物馆里的古茶具等。在为期三年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整个杭州登录文物有9万多件。 还有不可移动文物,指的是桥梁、墓碑、建筑物等。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整个杭州统计有2万多处文物,其中有重要价值的文物点,就...
小到一块石头,大到一幢建筑,以后杭城的文物,只要通过“大数据”一查便知。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文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为了保护文物,杭州将搭建一个文物的数据库,不仅仅有博物馆里的各种“宝贝”,而且还有大家特别感兴趣的古墓葬、古遗址、文保点等,预计明年建成。 各种文物网上一查便知 假设你现在身在西湖边,一幢老房子出现在面前,你想知道这幢房子的“前世今生”,然而周围却没有人能...
今年6月,在申遗成功5周年、杭州即将迎来G20峰会之际,以“中国情西子意”为主题的一场场西湖灯光秀次第登场,与公元9世纪以来逐渐形成的西湖文化景观相得益彰,勾勒出一幅水墨江南山水夜景图。 5年前,申遗成功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西湖保护的新阶段,也考验着政府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平衡的智慧。5年间,为了让更多人读懂东方文化名湖之美,让遗产真实完整地世代传承——西湖的管理和保护者为之付出了不懈...
7月4日—8月31日,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的自主交流展“文心情缘——雅俗共赏的折扇艺术”在嘉定博物馆推出。 “文心情缘——雅俗共赏的折扇艺术”展作为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重点推出的交流展曾在浙江永康、义乌、余姚、舟山等多个省内城市进行展览,4月份曾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嘉定博物馆,是“文心情缘”的第一次北上展出。 本次展览根据嘉定博物馆的展厅条件,撷选了135件(套)展品,分为“源远流长的折...
昨日,记者从钱江新城管委会了解到,杭州钱塘江博物馆城市阳台展馆今年下半年就要开馆了,渔人码头展馆已完成征迁,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开工,未来两个场馆将互相呼应。其中,渔人码头展馆由京杭大运河与钱塘江交汇处观光塔改建,观光塔的设计方案是由美国顶级设计公司KPF设计,塔身立在江里,计划建设高度为80米。改建成钱塘江博物馆后,市民既可以欣赏钱塘江景,眺望城市全景,也可以徜徉在钱塘江的“史海”中。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