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海世博会“山西文化活动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习展演期间,张文亮向游客展示陶瓷刻花工艺。 7月14日,平定县城西南,冠庄村。 一处平常的院落,却在平定乃至山西声名远播。这里是惟一传承平定刻花陶瓷手工技艺的原产地手工作坊,张氏父子4人中,有两位是省工艺美术大师,两类作品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省惟一拥有两类“非遗”的家庭。 2010...
当涂“太平府铜壶”列入我省首批非遗项目,唯一传人年届古稀;一间门面有店无坊无学徒—— 今年67岁的张恒兴师傅,这段时间很难过。作为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平府铜壶”手工制作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原本省市有关方面拟定让他在上海世博会的安徽馆里一展身手,后因他罹患中风而被迫取消。张老感到痛心和遗憾,...
湖北五峰、长阳的土家人每逢喜事便会邀请南曲艺人演唱助兴 南曲是湖北地方小曲中一个较为古老的曲种,原名丝弦,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笔者对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显示,历史上在宜昌、荆州等地十分盛行的南曲在这些地方已销声匿迹,目前南曲主要流行于湖北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境内,其中又以长阳县的资丘镇最为盛行,百余名民间艺人还在传唱着这一古老的艺术。 南...
“非遗保护,人人参与”是我国第五个“遗产日”的主题,京郊各区县都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各种特色民俗活动更是吊足了市民“胃口”。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遗产日”主题号召大众生动鲜活地“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窃以为,惟有这样的“亲密”接触,才能让非遗活在当...
7月11日下午,一场名为“热爱川剧艺术、传播川剧文化”的经典川剧折子戏在锦里武侯祠大戏台向来往游客免费演出。大戏台入口处,一条红色横幅引人注目:西南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原来,来自西南石油大学的9名学生,把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的课堂搬到了川剧的舞台上。 水袖、变脸、吐火……川剧绝活一一亮相。这场由西南石油大学校团委、四川省川剧院、武侯祠大戏台...
记者昨天从天津市非遗中心了解到,作为本市首个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项目,“达仁堂清宫寿桃丸制作技艺”进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推荐项目名单,打破了天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方面“零”的记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柳长华教授告诉记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中医药项目全国共有82项,涉及中...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传统习俗活动,湖南省文化厅推出了第二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长沙市有12人上榜。湖南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示至21日截止,如果没有异议,将正式生效。 据悉,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在227名申请名单中审批产生了第二批共86名传承人推荐名单。在戏剧方面,共有17个剧团...
川北灯戏《访农》剧照。 9月上旬,中国灯戏·南充论坛暨中国·南充“嘉陵江灯戏艺术节”将在南充举行。7月6日下午,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南充市政府日前已向中国艺术研究院提出申请:“诚邀国内外戏剧理论知名专家和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全国知名灯戏艺术团,来南充举行灯戏研讨和交流展演,共促灯戏发展,同享艺术盛会。” 作为南充的一朵...
日前,记者从山西太原清徐县了解到,随着公示期的结束,清徐彩门楼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牞这是该县第四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徐彩门楼据传起源于唐代,当时逢年过节,人们为了祈盼自己来年商铺兴旺,祛除百邪,便到附近边山采回柏叶绑在竹杆和木棍上,插在自己家房顶的最高处,为求来年百业兴旺。发展到宋代,人们用几根门杆搭在自家门前,上边绑上柏叶枝,两边写上对联的柏叶门楼,年年造型不同,极具...
截至昨天,新建成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接待游客已突破10万人,成为天津文化旅游的新亮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天津市今年民心工程之一,位于南开区“三宫”古建筑群内。展馆按照传统音乐、戏剧、技艺、医药,民间艺术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十大类别进行展出,观众不仅可近距离接触独具地域魅力的非遗项目,还能亲身领略天津人的文化智慧和艺术精华。
昨日,巴南区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建议,培养“非遗”传人时,要注重对其他谋生技能的培训,使年轻传人能够“一专多能”。 据了解,巴南区在全市率先将民间技艺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目前,该区已编制《接龙吹打》、《木洞山歌》、《巴南儿歌》等教材。同时,投资近20万元,在该区计算机专修学校开设“接龙吹打民间艺术专业班”...
在7月28日至8月2日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文艺展演活动中,潮剧、瓶内画、潮阳剪纸、陶瓷微书将代表汕头“非遗”集体亮相,展示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6名“非遗”传承人也将在现场“亮”出绝技,并与游客展开互动。目前,参展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据悉,届时国家一级演员方展荣及青年潮剧新秀吴玉东...
昨天,位于朝阳区高碑店古典家具街的皇晟造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园正式开园迎客。该产业园占地一百亩,园区设有大师坊、国粹街、书画坊以及广东四会玉器等展示、销售场所。与此同时,产业园还制作民俗产品,目前入驻园区的有花丝镶嵌、棠溪宝剑、鱼骨画、内画制作、刺绣技艺、蜡染、木版年画、皮影雕刻、马勺脸谱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艺术家,观众在购买艺术品的同时,还可以现场欣赏这些艺术品的制作过程...
7月11日,西藏乃东县泽当镇的卓嘎在编织室里纺线。 近年来,西藏乃东县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由藏族绘画大师巴桑牵头,7名当地农民发起,成立了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点和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以“传承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宗旨,挽救濒临灭绝的手工毛哔叽编织工艺,目前已有107名藏族农民进行了哔叽手工编织和唐卡绘画等技艺培训,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1万余元。
西藏公布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青稞酒酿制技艺、拉萨藏历新年、藏族文房四宝、白朗斗牛等101个传统文化项目入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也将得到保护和传承。 这次公布的名录涉及藏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等10大类。 目前,西藏已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22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4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