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安福县投入50余万元省级保护专项资金,对山庄荷溪村毛主席旧居(伍氏宗祠)红色景点进行了保护性全貌维修。目前,工程已完成了80%以上,年底将全面竣工开放迎客,昔日古祠的红色魅力即将重现。 为更好地保护文物资源,做好古村村落的保护开发,近年来,该县积极包装文物维修项目,借助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保护的契机,积极与文化部、省文化厅对接,将革命旧址列入中央苏区革命文物维修保护补助计划。本着“保...
专家建议分类分级保护好现有历史建筑,一些可以适当鼓励社会使用保育 继《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草案)》等法规相继出台或通过,广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力度逐年加大,日趋完善。日前,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在广州市越秀区新河浦举办了“历史建筑合理利用粤港论坛”。 论坛邀请来自粤港两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历史建筑使用者,探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广州市...
曾经以生产标牌、徽章、台挂历等闻名全国的金乡镇,将会在修缮完工的古民居内开办琴、棋、书、画等私塾机构,这让今年74岁的本土画家余国贤感到兴奋不已。 2012年10月,温州苍南县决定启动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工程建设,计划将其打造成“中国抗倭第一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恢复抗倭古城风貌,发展滨海古城旅游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2015年作为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工程建设“突破年”,要完成三座古民居...
大庄科长城房屋遗址。 在近日竣工的延庆大庄科段长城修缮工作中,施工人员意外清理出3处建于边墙上的房址。据推测,其可能是当时驻军设置的了望哨或是具备武器储备功能的处所,这样的结构安排在延庆境内长城中尚属首次发现。 3处建于边墙上的房址,其中一处留有明显的柱顶石,房屋结构应是长5米,宽3米有余的两间房。另外一处房址约3米见方,一侧墙体与边墙留有宽约1米多的通道。由于仅存基址,房屋的原始布局和层高已...
“近30年时间一点点地修复,旧貌才得以还原。”定州塔下的石板路上,河北定州塔文保所所长安亚飞边走边说,对于文物保护以及后期开发要有耐心,要能“慢得下来”。 “中华第一塔”定州塔位于定州市城内,又称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始建距今已963年。定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曹祖旺说,塔身11层总高83.7米,目前定州市区内能高过古塔的建筑也没有几幢。 记者采访时环顾古塔四周,抬头可见檐...
近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主体修缮完工,进入内部整修及装潢施工阶段。据悉,该旧址将设置为以慰安妇为主题的博物馆,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将于201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向公众开放,展示慰安妇血泪史。
粟裕将军纪念堂已修葺一新 2015年1月7日,本报四版《今日焦点》刊发了《银坑村期盼建立粟裕将军纪念堂》一文之后,引起社会各界及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激发了银坑村干部群众的建设热情。银坑村立即行动起来,着手修缮粟裕将军。目前该村的粟裕将军纪念堂已修葺一新。 村民盼建的粟裕将军纪念堂,是粟裕当年居住和办公过的旧址——陈家大厅堂。它位于银坑村文化礼堂相邻的东面,面积800多平方米,是一幢...
经过两年大修和精心准备,天坛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终于对游客开放。这是该建筑群30年来首次全面开放,作为天坛内规格最高的展馆,园内200余件尘封百年的文物也在此首次亮相。 百年前,“明代鎏金铜编钟”被掠离家 在所有展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枚明代鎏金铜编钟。根据记载,天坛建成后,设置有一套16枚鎏金铜编钟,然而天坛目前仅存此一枚,且身世充满坎坷。 这枚明代鎏金铜编钟展品,摆放在一个木质的底座...
10日,记者从武夷山市五夫朱子园项目指挥部了解到,经过各部门的加紧施工,经过半年多的修缮,五夫镇兴贤古街及部分文物古建修缮布展工作顺利完成。 兴贤古街全长一千多米,沿街汇集了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朱子巷、刘氏家祠、五贤井、连氏节孝坊、七星桥、屏山世泽、百岁坊、潭溪、码头、街坊等众多文物古迹,是五夫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精华所在和朱子文化遗存遗迹最集中的地方。800多年前,生活在五夫的著名理学家朱熹...
11月10日,鄞州区文保点马友友祖居修缮工程竣工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 马友友为华裔美国人,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已荣获13座格莱美奖与无数特别贡献奖,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家之一,曾被联合国任命为和平大使。马友友祖居位于鄞州区咸祥镇咸二村,为晚清建筑风格,由正厅、天井以及东厢房、东偏房等组成。总体格局保留基本完整,结构布局合理,工艺做法简练,富有特色,是典型的传统砖木结构民居。 但因年久失修,...
毛氏后人讲述“验宗石”的由来 修缮一新的即墨蓝氏祠堂。宋祖锋 摄 日前,即墨市古祠堂保护工作正式启动,12处具有代表性的明清时期古祠堂已被修缮并重点保护。其中,最古老的祠堂已有600多岁。据悉,为留住乡愁传承家风,这些古祠堂将被建成民俗博物馆。 日前,即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古祠堂文化保护工作,对全市古祠堂进行发掘保护,目前,已经将12处古祠堂修缮完毕并重点进行保护。据了解,这12处古祠堂大...
记者昨日从西城区椿树街道了解到,安徽会馆将于明年启动全面修缮。这个北京会馆中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的会馆,修缮后将不用预约,全面向社会开放。 此前局部复建、预约参观 史料记载,安徽会馆始建于清代中后期,占地约9000平方米,分中、东、西三路庭院。会馆内的大戏楼是北京现存的四座民间戏楼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去年,安徽会馆通过局部复建,对外开放了包括大戏楼、神楼、碧玲珑馆等主体建筑,但只接待...
位于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的安徽会馆将于明年启动全面修缮。这个北京会馆中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会馆,修缮后将不用预约,全面向社会开放。 去年安徽会馆通过局部复建,对外开放了包括大戏楼、神楼、碧玲珑馆等主体建筑,但只接待有组织的群体预约参观。会馆所在地西城区椿树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配合会馆的复建工作,去年会馆附近的琉璃厂西街周边12条胡同启动了修缮改造,将居民房屋修缮成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复古建筑。会...
早在2009年,已有百年历史的西堂子9号院里就有三户居民的住所成为了危房。记者从北京建工四建公司了解到,修缮工程将于本月中旬完工,为了弥补技术经验不足,项目部专门到清西陵修缮工地“取经”。 位于王府井大街与东单北大街之间的西堂子胡同9号院是晚清年间砖木结构,由于主体结构老化、腐朽等原因,已经不堪重负。这个平房院面积十分狭窄,居住人数多,其中不少是老年人。随着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多,出现了私搭乱建现象...
历经2年大修,天坛公园的北神厨、北宰牲亭建筑群将于11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该建筑群30年来首次全面开放,并作为坛内最高规格的展馆,展出尘封百年的200多件文物。 此次北宰牲亭和北神厨的修缮工程从2013年8月开始,修缮面积2007平方米。依照修旧如故的原则,严格按照清代样式恢复原貌。 据天坛公园工程设备科高级工程师郝影新介绍,依据历史遗留痕迹,此次修缮更换了北神厨和北宰牲亭的地砖、琉璃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