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中国社科院将祥云县大波那村考古发现的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列入2014年度国内6大考古发现。 该考古活动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领队主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 与,自今年7月开始发掘。据悉,该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大理文明探索有了新突破。大波...
近日,河北青县流河镇中街村村民在修路时,发现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由著名画家朱南雍撰写的石碑。目前,石碑在中街村暂存,村委会计划建立碑亭予以保护。 青县文保所文史专家吴华兵介绍说,这块石碑高237厘米,宽194厘米,厚27厘米,曾在当地玉帝庙门前矗立。据石碑碑文记载,明万历年间,江浙商人沈穑来到青县流河经商,这里的繁荣景象给沈穑留下深刻印象,他便与流河本地人一起,于万历十三年共同修建玉帝庙,并刻...
记者高平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该所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发现了3座古墓葬,初步断定为两座北魏时期古墓和一座辽代时期古墓。 新发现的这三座墓地建造规模大小不一。规模最大的5号墓地,从墓室到墓道将近20米,墓道长度16米,从地表到墓体深度8米左右。盟文体局副局长庄永兴介绍说,这次发掘的这几个古墓遗址,墓葬规模之大、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之高,在内蒙古同期的考古发...
河北发现明代寺庙圣恩寺重建碑记和8尊泥塑神像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工作者历经两个多月勘察发掘,完成了今年9月份发现的明成化年间圣恩寺寺院布局绘制工作,出土重建圣恩寺碑记、8尊泥塑神像和各类建筑构件110件。据碑记记载,圣恩寺重建于明代成化元年,建成于成化九年,由福宁和尚历时9载建成。 考古调查确认北魏阴山行宫广德殿旧址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境...
中国考古人员近日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草鞋村的抢救性发掘中确定一处汉代城址,考古人员通过发掘和此前历时8年的相关课题研究,推断这一城址极有可能是汉代合浦郡郡治,这对解开从西汉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谜团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人员表示,在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港口中,合浦是唯一发现有城市遗址的地方。随着草鞋村城址发掘工作的深入和可能的古码头发现,“将对汉代合浦港及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主体位...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探明该城址的具体形制和用途,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对城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了解到,经过两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城四家子城址是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的城址,这是我国首次对辽金时期州城城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经考古人员测量,城四家子城址城墙周长达5748米,城墙上...
近日,随着禅城祖庙街道同济涌改造工作的推进,文华里投资有限公司在同济涌靠近文华里的位置,首次发现了明代天后庙的古迹,决定出资400万——500万修复,现向市民征集天后庙旧照片。修复工程最快将在明年春节前完成,届时将与改造后的同济涌一起向市民开放。 古迹损坏严重,门楣难以辨别 此处古迹是由文华里投资有限公司在施工时偶然发现的,该公司董事长唐展峰表示,当时以为只是普通民居,没想到凿开墙...
为配合河南宝丰汝窑遗址博物馆建设,考古人员对汝窑中心烧造区进行了再次发掘,不仅新发现了窑炉、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类汝瓷”瓷器,还首次发现素烧窑炉,新出土素烧器多达120余万件(片)。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赵宏说,这批遗迹遗物的年代相同,都是汝窑废弃后的产物,年代大约在宋末或金代早中期,为研究汝窑、张公巷窑、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编号为Y4的椭...
近日,岳阳市文物考古所从云溪区文桥镇老粮店附近一建筑工地,带回了两块瓷器残片及一个残缺的瓷罐(或盂)口沿,这些文物来自该工地地下3米左右的一个古墓葬群。此前,在此破土建设汽车站的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个地下古墓葬群。 “从墓葬群的形制、建筑风格及出土文物来看,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宋代古墓葬群,有一定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岳阳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黄军认介绍。 据了解,在岳阳境内发现的宋...
11月25日,岳阳市文物考古所从云溪区文桥镇老粮店附近一建筑工地,带回了两块瓷器残片及一个残缺的瓷罐(或盂)口沿,这些文物来自该工地地下3米左右的一个古墓葬群。此前,在此破土建设汽车站的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个地下古墓葬群。 “从墓葬群的形制、建筑风格及出土文物来看,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宋代古墓葬群,有一定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岳阳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黄军认介绍。 据了解,在岳阳境内...
日前从兰州大学获悉,考古专家在青海湖南岸发现了两个古人类活动遗址。据此推测,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的青海湖地区有人类活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未被驯化的野生动植物为主。这次发掘的151遗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是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申请的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由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与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合作完成。发掘工...
11月25日,岳阳市文物考古所从云溪区文桥镇老粮店附近一建筑工地,带回了两块瓷器残片及一个残缺的瓷罐(或盂)口沿,这些文物来自该工地地下3米左右的一个古墓葬群。此前,在此破土建设汽车站的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个地下古墓葬群。 “从墓葬群的形制、建筑风格及出土文物来看,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宋代古墓葬群,有一定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岳阳市文物考古所所长黄军认介绍。 据了解,在岳阳境内发现...
自2010年我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发现古墓葬群以来,经过四年的抢救性保护、清理以及勘探、发掘,墓群神秘面纱已基本揭开,并又发掘出两座北魏时期和一座辽代时期古墓。 新发掘的4、5、6号墓为两座北魏时期、一座辽代时期古墓,三座墓地建造规模大小不一。规模最大的5号墓地,从墓室到墓道距离将近20米,墓道长度16米,从地表到墓体深度8米左右,在已发掘出的同时期古墓当中实属罕见。 不同于之前1、...
26日,大鹏古城博物馆在赖恩爵振威将军第修缮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块珍贵文物——赖恩爵手书“□巍峨独配”木匾,该木匾长164CM,宽35CM,厚3.5CM,落款为“(提督广东)全省水师军务呼尔察图巴图鲁赖恩爵盥沐敬书”。 赖恩爵振威将军第修缮是大鹏所城整体保护二期工程中重要的一项,经过半年的整体大修,现已完成80%的工程量。该匾发现于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内,为赖恩爵亲笔手书;该匾书法刚劲有力、韵味别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