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丰城市尚庄镇某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座古墓。8日,记者从现场获悉,发掘工作尚未开始,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已对墓穴进行了简单勘察,但仍无法确认墓穴的年代。 “圆山”好似一把交椅 8日上午,记者赶到了发现古墓的丰城市尚庄镇宋店村,只见古墓四周已用红色绳子围了起来,当地公安部门派出了两名民警日夜守候在旁边。 宋店村一位林姓村民告诉记者,该墓穴所在的地方当地人叫做圆山,周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普查培训班—古墓葬调查现场
这是墓室的洞口 丰城市尚庄镇一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墓。目前,这座古墓还在当地派出所的民警保护下,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将于今日对古墓进行发掘。 据了解,6日下午5时许,在尚庄镇东鹏洁具开发公司的工地,当挖土机正在作业时,挖出这个古墓洞口。施工人员立即与工地负责人联系,并拨打“110”报警,丰城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随后赶到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墓的洞口呈完整的拱形,...
9月26日,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对市区城北原市体育场旧城改造建设工地发现的古墓群再次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昨日,发掘完两座宋代墓葬,其中一墓葬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宋代砚台和墨块,墨块形状规则,在水中浸泡1000多年依旧形状不变,墨块上还可以看见一个“香”字,非常珍贵。 9月以来,巢湖市区城北原市体育场旧城改造建设工地相继发现古墓群,墓葬分别为汉、唐、宋等朝代,其中唐代墓葬包含物丰富...
本报昨日登载了西汉古墓开棺的消息,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而南侧主棺中发现的一件可能很完整的玉衣,更让读者们感到惊喜。不少人纷纷来电询问玉衣究竟是什么?这次发现的玉衣和之前汉广陵王墓中的玉衣有何不同?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殓服 “所谓玉衣,”文博专家解释说,“是古代人在去世后,用玉或者类玉的物品打磨成片,四角穿孔,以金线或者银铜线连接起来做成的葬服。...
9月26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座西汉古墓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在展示一枚铜质龟钮“套印”。 该“套印”造型别致,上方为一乌龟造型,外印边长不足2厘米,其中还藏内印,如抽屉般开合。外印的印文为“臣汉”,内印文为“董子翁”。
日前,正在施工中的南疆铁路天山1号隧道施工现场发现千年古墓,古墓距今约2500年至3000年。这是记者9月20日从和硕县文化体育局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该古墓位于和硕县与托克逊县交界处的天山之中,距离托克逊县境内约两公里。正因为古墓处于巴州与吐鲁番地区的交界处,故在获悉上述情况后,和硕县政府当即召集文化、民政、国土资源等部门赶往古墓所在地域,开展必要的认定和管护工作。 据和硕县文化体育局党支部...
昨日上午9时许,扬州10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木椁墓开棺仪式开始,考古人员拿起铁锹开始南棺的开棺工作。只见考古人员用两根粗绳套住棺盖两头,四五个人同时用力,厚厚的棺木板被缓缓打开,神秘的主棺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现场测量显示,南棺长约2.3米,深1.5米,棺木厚0.15米。9时40分,考古人员开始开启北棺棺盖,大约过了15分钟,北棺棺盖也被顺利打开。与南棺相比,北棺要&...
扬州新闻网讯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开棺”,北棺里两枚印章破解了墓主身份之谜。考古专家辨析,墓主姓董名汉,字子翁,汉广陵国一位大臣。由于北棺密封性好,尸骨呈黑褐色。北棺出土了一把带鞘铁剑和一些精美的家务用具,最令人称奇的是,南棺惊现由一两千片琉璃片串成的琉璃玉衣。考古人员推测,此件琉璃玉衣应是完整的。倘若如此,完整的琉璃玉衣在我市还是首次出土。 经过了整整一个...
昨(25)日,记者从彭山县文体局获悉,1个月前开始抢救性发掘的宋代古墓日前已发掘完毕,从已出土的64件文物看,以陶俑居多,其中的“双人牵马俑”为国内首次出土,填补了我省馆藏文物的空白。 彭山县文体局副局长方明介绍,该宋代古墓位于皇陵乡正华村八社,为穹隆顶的双室石室墓。墓室的侧面和后部共有10多个壁龛,龛内摆放有各种陶俑,及陶器、铁器、瓷器、金头饰、铜发簪、钱币等,R...
“一——二——三,使劲!”眼前的场面令人想到拔河比赛,不同的是,由十几个人组成的这支队伍共同“拔”的不是另外一支队伍,而是一块沉而又沉的古代棺材板。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北门古墓,考古人员正在想法处理墓室中的棺板。由于是合葬墓,两口棺材共有八块大板。要想弄清棺中究竟存留了多少文物,就必须搬掉那些堆在一起的棺板。但由于墓室的门太小,本来就结实的棺板...
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的南侧厢内发现了形似轿子的器物。专家初步判定,此为2000多年前的轿子——舆轿(冥器)。据了解,这一器物在我市极可能是首次出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考古人员在清理南侧厢底层时,发现了位于侧厢东头的舆轿。它周身裹着泥,人们硬是用手将它“抠”了出来。只见长方体的车厢往南侧翻在地,四足朝北,抬杠细长别致。考古人员初断,这是照汉代人使用的轿子成...
昨天本报对合肥出土宋代古墓进行了报道,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记者了解到,至昨晚考古人员对古墓里面清理完毕,里面发现两个并列的棺椁,初步判断为男女合葬墓。 昨天傍晚,记者再次来到墓葬考古现场,看到几名考古人员进入墓葬内,用手一点一点地清除淤泥,在清理中,先是发现宋代的铜钱,一会儿就发现了墓葬主人的尸骨。 据考古人员介绍,经过发掘,这座墓葬是一个男女的合葬墓,两个棺椁是并列的,一直保存完全,从发掘的...
每一块泥土都要用手细细捏过,每一个角落都被详尽标注在图纸上。昨天,主墓室南侧厢清理工作宣告结束,今天将对足厢进行清理,这是主棺打开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昨天,主墓室陆续出土铜器和漆笥,记者现场看到,铜壶、铜勺、铜锩、铜钫等生活用品相继被挖掘出来装进塑料袋保存。有趣的是,现场还发现一个底部带格状铜片的铜器,考古人员说,这是西汉时期用来蒸面食的蒸笼。 在被挖出的泥土中,考古队员用双手仔细拿捏了一遍,...
备受瞩目的西汉古墓挖掘工作日前已近尾声,记者昨在现场看到,主墓室的南侧厢已基本清理完毕,今天将对足厢进行彻底清理,打开主棺的时间已越来越近。 除尚未打开的主棺椁,截至目前,南侧厢出土的陪葬品最为丰富。仅昨天,南侧厢又出土47个漆耳杯、一个四耳铜壶及四个三角状漆壶。昨天,三角状漆壶的用途也有了答案:原是用来装酒的酒壶。之所以呈三角形,一位文博专家称,主要是为节省墓室空间。 记者看到,每一件挖掘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