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一个汉代古墓群11月6日在新密市发掘完毕,考古专家称,此次发掘对研究我国汉代墓葬形制和陶器、铜器制作工艺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这处古墓群位于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是村民修建公墓平整土地时发现的。经过7天的努力,郑州市考古研究院和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500平方米内发掘清理出汉画像砖墓、子卯小砖墓13座,以及陶仓、陶罐、铜盆、铜碗、铜钱等40多件文物价值较高的器物。 这处古墓群初步推断是汉...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以东约二百公里的吐鲁番吐峪沟乡火焰山南麓的荒漠戈壁上,分布着数千座三千年前到二千年前间秦汉至唐代墓葬,这就是被称为新疆最大的史前古墓群遗址—洋海古墓群。 深秋时节,笔者有幸走进这片写满历史的土地。随行的科考专家指着前方露出斑驳黄土说,那是一号墓地,依次向南是二号、三号墓地。尽管盗掘破坏严重,特别是三号墓地的八十座墓葬均遭到破坏,但在发掘过程中,几乎都有新的发现,这些陌生的、出人意...
陕西省考古学家在韩城市梁带村发现中国目前最大的西周、春秋时期的古墓葬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稀世文物,可填补西周考古和历史研究方面的空白。 陕西计划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在古墓遗址建设博物馆并计划在2010年建成对外开放。博物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将陈列出土的文物;地下将保留一些古墓原样,让游人进入古墓近距离观看文物。 这个方圆四公里的古墓葬群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的韩城市东北约七公里的梁带北村,...
一处山坡,两墓被盗,由此一个不被人知的古墓群重现天日。 昨日,记者接到线报,称朝阳市建平县境内有古墓被盗。 在知情人的引领下,记者来到建平县深井镇三元井村。在该村一处遍布荆棘的僻静山坡附近,记者发现两个黑洞洞的大窟窿,其旁边还散落着不少破碎青砖,确为古墓无疑。不仅如此,在两座古墓周边还有若干探坑。 据村民介绍,几天前这里来了几个陌生人,这些人白天就在山上活动,一整天都不见他们下山。 ...
烧水陶罐 千年朽木 马鞍形石板 吐鲁番至库尔勒铁路二线天山1号隧道施工现场今年夏天发现千年古墓,古墓距今约2500年至3000年,属春秋战国时期。 该古墓位于和硕县与托克逊县交界处的乌斯通沟一带。五座墓葬、一处同时代居住遗址和四十多件文物的相继出土,让两千多年前这一带居民的神秘面纱得以揭开。考古专家张铁男初步估计,几个保存完整的陶器至少是国家二级或三级文物。 11月初,古墓的...
在古墓中发掘出的汉代陶器和青铜器 11月5日下午,周至县楼观镇延生观村一村民赵飞犁地时发现一座古墓,遂立即通知村主任并保护好现场,周至县文管所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发掘出汉代釉陶钟、釉陶鼎、釉陶仓、陶灶、铜镜以及五铢钱等文物10余件,这对研究我国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昨天上午,当地相关部门和群众对最先发现这座古墓并积极保护文物的村民赵飞等人冠以“爱心大使R...
古墓材质主要由米酒浆和石灰浇铸而成 5日下午,成(都)金(堂)快速通道龙潭寺段工地,一座表层漆黑的石窟被挖了出来。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座明清时候的古墓,材质主要由米酒浆和石灰浇铸而成,表面的黑色物质实际上是一层防水材料,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保靖文物局工作人员正在2号墓发掘 2号墓出土的西汉青铜剑 2号墓发掘出的西汉陶鼎 1号墓出土的西汉玉环 近日,笔者从保靖县文物管理局了解到,该县清水坪镇成功发掘西汉古墓。 该墓位于清水坪镇魏家寨村王土田,四座墓同用一个长大38米、宽17米的封土堆,属典型的汉代“家族并穴合葬墓”,是该县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封土堆墓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家寨古城遗...
龙山、笔架山古墓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资料得知,这里是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遗存,并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遗址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今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受文物高利润的诱惑,将目光盯上了这里的古墓葬,至使数座古墓遭到了疯狂的盗挖,文物遗存受到严重的破坏。针对这一事态,安吉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案组,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案子侦破,犯罪分子也得到应有的惩罚,但被破坏的文...
昨日下午,市文物考古人员对电缆文化宫宋代古墓群中最大的一座古墓进行开挖时,墓口处一自来水管突然爆裂,大水立即淹埋了古墓主墓室。 昨日14时,记者赶到陇海路与伏牛路交叉口向北100米路西一工地内,自来水管网处工作人员、巡防队员等正在清理现场的积水。 现场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该处原来是电缆文化宫,两个月前拆迁后,他们进行勘查时发现,该处是一片宋代古墓群,共有7座。昨日9时许,̶...
其中被挖开的一个墓室 派出所派保安24小时守护古墓 砌墓室砖长有50厘米左右 古墓呈双墓室结构 现场挖出的大石板 现场发现了满是锈斑的钉子 “我们村里发现一座古墓,已经被破坏了”昨天下午5时许,仓山刘先生报料,称在家附近发现一座古墓,但是具体年代不祥。 记者马上联系了刘先生,天已经黑了,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一个正在平整土地的工地。...
昨天,记者接到了热心读者叶先生的电话,上午在孝陵卫灵谷寺附近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在工地上还能看到不少青砖和文物。记者到现场后发现,在一处非常大的建筑工地上,破损的墓砖四处都是,从外观上看非常像一座六朝墓葬。 据现场的施工方介绍,在拆迁之前,这座墓葬上面还盖有民房,而墓葬不远处三四米的位置,还有一处没有被彻底拆除的现代房屋围墙。 随后赶到的南京市博考古队队员看过现场遗迹后告诉记者,...
24日晚,历山路道路改造工程解放桥北工地施工时发现一处古墓。考古人员发掘后初步判断,这处古墓属于明清时期墓葬,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5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来到位于解放桥花卉市场门口的施工现场。一位民警正在这里看守墓葬,附近有不少人围观。路边有一条南北向、深约3米的长沟。在沟的北端,底部东侧有一个长约70厘米、高约60厘米的洞。 记者顺着长梯下到沟底,只见洞口边沿砌着一些石块,洞长约两米,里...
昨日,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八组群众在建设公墓平整场地时,意外地挖出了几块汉代空心砖,经郑州市文物研究院和新密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现场进行勘探,已确认这里是一处汉墓群。 据了解,该处遗址位于新密市西部,绥水支流西岸的一处台地上,经文物勘探,在不足500平方米的范围内共发现墓葬10座,其中九座为汉代空心砖墓,一座为宋代砖石墓。根据发现的情况推测,这是一处较大的墓葬区,周围还应该有其他墓葬存在。 ...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考古发掘,截至昨天(23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在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工程建设工地共发掘出21座古墓葬,同时出土两条珍贵的明代玉带。 该工程占地范围处于北京市文物保护区,属重点监控地带,以往曾发现过重要文物古迹。此次发掘,在华能北京热电公司的配合下,共清理出金代墓葬1座,明清墓葬20座。出土有金环、金耳挖、银簪、铜镜、铜带扣、瓷碟、玉带、陶罐、墓志、铜钱等各种质地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