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备受市民关注的梅湖古墓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天。而我市近来连接两天的小雨,让空气质量变好,而在挖掘现场也不再是尘土飞扬的景象。南昌市博物馆李馆长告诉记者,古墓回填土本来粘性就大,受小雨影响,对现场挖掘工作进度有一点影响。尽管之后几日都将面临阴雨天气,但整个工作并不会因此中断,而古墓内部也不会因为下雨而损坏。 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古墓南面的墓道经过多日挖掘,已经显露出顶部的网钱纹砖,初步估计...
12月9日,南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南昌市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工地挖掘东晋古墓。目前发掘出距今约1600多年前的古代“名片”、“印章”等珍贵文物。据南昌市博物馆李国利馆长介绍,这座古墓是9月14日发现的。梅湖古墓的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行了11天,再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古墓即可发掘到古墓的后室,那时墓道、甬道、前室和后室4大块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揭开梅湖古墓的...
在院里挖蓄水池,不料却“惊扰”了唐末宋初一上层阶级主人。让他的古墓重见天日,并出土40余件陶俑。 昨日上午11时许,新密市城关镇西瓦店村村民周大敏给二儿子新房前挖蓄水池,挖到两米深时,周先生发现坑的西南角有凸起的青砖,为了让坑底平整,周先生和多名工人开始砸砖,砖砸下去了也砸出一个洞口。周大敏放下镢头铲去浮土,周大敏好奇地将上面的砖撬开,下面露出一个3米见方,高3.5米的墓...
江西省考古工作者近日在省会南昌青云谱区一处工地上发现了该省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墓,专家初步鉴定为六朝时期的古墓。墓中发现的“豫章国海昏县”几字,让千年前神秘“消失”的海昏古城再现端倪。 率先进入古墓考察的南昌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利告诉记者,该古墓保存完好没有被盗迹象。墓室的面积约有四十平方米,属于中大型墓室。其结构也比较奇特,在江西地区很少...
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部门获悉,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在配合基建的过程中,清理发现了12座西周时期的方坑竖穴墓,出土海贝等文物40余件。 据介绍,考古专家发掘清理的12座墓葬,均东西构置,呈长方形口小底大的袋状,葬具多为一椁一棺或单棺。墓主仰身直肢,男性头向朝东,女性朝西。 此次发掘共出土陶器32件,铜器5件,海贝三包22枚。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鬲(尊)、簋、罐或鬲、罐;铜器有爵、觯、小刀、镞等...
湖南省文物专家8日在抢救性发掘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古墓葬群时,从一座战国中晚期楚国墓中发现了一块代表当时最高制造水平的琉璃璧。同时出土的,还有成套的陶制礼器。 记者在蛟托村墓庐山古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看到,考古专家已经发掘和清理完毕的124号战国墓,为分层夯筑的竖穴土坑墓,深达地下7米,上有封土层。墓中出土的琉璃璧直径13.6厘米、内径4.5厘米,厚度为0.3厘米,琉璃璧上阳刻有华美的卷云纹。 据...
本报连续报道了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境内墓庐山发现数十座古墓群的发掘进展情况,继发掘出土了旧石器时代砍砸器和南朝古墓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不断地给考古人员惊喜。昨日上午,又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古墓重见天日。共发掘出土了陶鼎、陶敦、陶壶、陶匜和一块精美的琉璃璧等5件文物。尤其是工艺精美的琉璃璧,令在场的考古专家赞不绝口,这将有可能改变“玻璃是在清代传入中国”的说法。 湖南湘潭...
图为出土的青瓷杯 图为出土的瓷壶 福建南安丰州皇冠山下再度发现六朝古墓群。皇冠山古墓群成为目前福建地区发现的六朝时期最大古墓群。二00六年,福建省考古队曾在南安丰州皇冠山下清理出二十七座古墓,出土三百多件东晋至六朝时期的精美文物。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还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石器等,器类主要有四系罐、盘口壶、碗、盅、钵、杯、托盏、锥斗、托盘等。
墓葬的破损情况令考古工作者非常遗憾。昨日,林必忠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清理盗墓贼挖掘后的残羹冷炙,做点打扫的工作。”他介绍,重庆99%的墓葬都被盗过,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古玩市场的管制。 上千座汉墓被盗 。 “我从事考古工作20多年,发掘汉墓上百座,只有一座是完整的!”林必忠告诉记者,我市99%的墓葬都被盗过,盗窃情况最为厉害的集中在三...
游人在观看一座石围栏古墓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西部至今保存着60余座阿敦乔鲁石围栏古墓,吸引着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这些古墓的石围栏有用巨型片石围砌而成的,有以小砾石围就的,各具特色,保存较为完整。考古学者根据古墓分布和所处位置,认定它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 游人在观看一座石围栏古墓
前不久,位于江宁镇陈塘湖村的南朝贵族墓后壁被整体搬进了南京市博物馆,把“家”安在了朝天宫的后山。昨天,记者在朝天宫后山看到,墓室后壁还被封存着,上面遮了一层厚厚的挡雨帆布。据了解,这座有着1500多年历史贵族墓很快将搬进一个由仿古亭子构建的“新居”,从此再无风吹雨淋的后顾之忧。 去年11月,市博考古队在江宁一处砖瓦厂的取土点发现了这座千年古墓。据专...
这块石斧保存相当完好,距今已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 12月4日,湘潭挖掘出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的青砖,上面还清晰可见“普通二年作”的字迹,同墓穴出土的还有一起同时期的器皿 房间里灯光很亮,但易跃进仍点着蜡烛,作为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程师,这几天晚上,易一直忙着修补从南北朝古墓中挖出来的瓷器。从10月29日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湘潭市文物管理处对湘潭县杨嘉桥镇蛟托村的墓庐...
记者今天从丘浚墓区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在丘浚墓前“理学名臣”牌坊的东侧探方,发现明代建筑遗迹,以及民国时期拜亭建筑痕迹;在西侧探方,出土大量明代板瓦、筒瓦、瓦当,发现大范围建筑物瞬间倒塌遗迹。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丘刚说:“我们此次发掘的重点是神道及相关遗迹,牌坊东西两侧的建筑基础遗迹实属意外发现。” 据本次发掘工作的执行领队王大新介绍,从东侧探...
近日,仙游县鲤南镇发现一座宋朝古墓,仙游县文管办有关专家表示,该墓葬见证了宋朝时期仙游当地的墓葬习俗,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将进行抢救性挖掘。仙游警方表示,有群众报案称古墓4件陪葬品被哄抢,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记者在仙游县鲤南镇象运村看到,古墓呈长方形,整个墓室由青砖砌成,宽约0.80米,长2米左右,高1.3米左右。墓室的拱形券顶已被破坏,墓室内空无他物。据村民林镇元介绍,前几天他翻建旧房子挖地...
湘潭发现一处大型南朝古墓群发掘一批高水平的瓷器 年前湘潭已是“宜居地” 一处距今1500年左右的大型南朝家族墓群,日前在湘潭市岳塘区丝绸南路续建工程工地被发现。昨日上午,记者在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在大约1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3座墓葬,目前已对其中两座进行了抢救性挖掘。考古专家从目前所见的墓葬规模和藏品初步判断,湘潭在唐代建县以前就有了较大规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