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龙游古墓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器 记者从浙江文物部门获悉,浙江衢州龙游县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商代早期的原始瓷器在全国出土数量较少,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珍贵的考古资料。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多处文化遗存 记者从青海省考古所了解到,经过近期的野外发掘,青海发现多处古代文化遗存。发掘区域主要位于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
宿迁首次发现琉璃玉窍 14日下午,在宿迁三台山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发掘出土琉璃玉窍、直径7.5厘米的日光铜镜和40多枚西汉晚期五铢钱币。其中琉璃玉窍做工精美,包含瑗、耳塞、鼻塞各两件,口含一件。现场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琉璃玉是琉璃的一种,不属于玉,像玉一样精美。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成都首次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南朝造像 个别佛像上的贴金尚存 拨开层层黄土,一尊尊南朝佛像穿越一千五百年时光重现人间。佛像嘴角那一丝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让在场的考古人员也连声惊叹———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下同仁路原成都水表厂一处空地进行例行考古时,意外发掘出了100多件精美佛像。个别佛像上的贴金尚存,闪耀着夺目光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更是极为罕见的珍宝。据悉,这批石刻...
记者今天从平阴县有关方面获悉,东阿镇窑头村近日发现了一通明代圣旨碑和一通三进士墓碑。 记者了解到,该明代圣旨碑高2.7米,宽0.9米,碑文是明嘉靖皇帝于嘉靖四十年五月廿二日因鸿胪寺序班秦应魁“才识练达,进退祥雅,三载于兹,克勤夙夜,靡懈攸司,兹以考绩,特授尔阶仕佐郎”的一道圣旨。另一通碑其实是墓碑—“明故登侍郎鸿胪寺序班南川秦公墓表”,高约2.4米,宽0.8米。圣旨碑原来应有龟趺龙首,但是...
记者从张家口宣化区获悉,一位收藏爱好者日前对外展示了两支火铳和一门铁炮,经专家鉴定,这些武器为明代火器。 两支火铳和一门炮都是由精铁所铸,枪一长一短,其中较长的一支长约57厘米,较短的一支长约54厘米。枪身有三个枪管,成品字型排列。枪身上有一行刻字,可以清楚看到“中路葛峪堡西防御三眼枪”等字样。火炮炮身高65厘米,炮口直径17厘米,重量约100公斤。 宣化区博物馆顾问颜诚说,枪的学...
昨日,网友报料称,在泸州市古蔺县护家场镇往西约2公里的一处密林中,发现一座古塔,塔身修长,全石制,高约6至7米。从斑驳的塔身碑文详查,网友发现该塔建于同治十年(1882年)。 古蔺发现百年古塔 据网友“蔺州拍客”介绍,该古塔为石结构四级楼阁式空心石塔,塔顶为四角攒尖顶,塔身呈正方形,正面层层开窗;塔基为长方形,通高6至7米。正面每层有花草纹饰,第一层立柱上有深浅浮雕,斑驳的塔身碑文刻...
记者12月14日从市文物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文物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完成文物审批项目60余项,发掘古墓葬30多座,其中在舞钢市产业集聚区发现大杜庄遗址,与舞钢岩画形成历史链条,把舞钢市历史向前推进4000多年。 全市共入选第六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处,入选第二批河南省传统村落18处,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11处、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3 处。目前,我市中国传统村落有19处、省传统村落78处...
记者11日从浙江文物部门获悉,浙江衢州龙游县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商代早期原始瓷。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据介绍,该商代土墩墓埋藏处原为耕作的稻田,墓葬现埋深约0.9米,从熟土上平地起封,封土为黄绿色黏土,干后较为坚硬,墓边界不甚明朗,大约2.8米见方。由于埋深较浅,墓内部分器物的陈放位置遭到了扰乱。 在发掘1...
近日,河南温县一处工地发现大型汉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余座。现已保护性发掘古墓20余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等文物200多件。据悉,整个考古发现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地域特征、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究,发现并确认了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郡县制起源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介绍,《史记》记载,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冀地的西戎部族,战胜后设立了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据文献记载,冀...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究,发现并确认了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郡县制起源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介绍,《史记》记载,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冀地的西戎部族,战胜后设立了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据文献记载,...
昨天下午,在宿迁三台山考古现场,考古工作者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发掘出土琉璃玉窍、直径7.5厘米的日光铜镜和40多枚西汉晚期五铢钱币。其中琉璃玉窍做工精美,包含瑗、耳塞、鼻塞各两件,口含一件。现场考古工作者告诉记者,琉璃玉是琉璃的一种,不属于玉,像玉一样精美。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它的出土,对研究三台山地区...
作为广州继南越王墓之后又一重要的考古发现,大学城南汉二陵(包括德陵和康陵)保护及其博物馆工程进一步加快,有望在明年11月建成。该项目昨日起进行环评审批前公示,意味着开工在即。据悉,康陵将加密闭式保护上盖,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的;并在康陵保护范围以东新建一栋2——4 层不等的连体建筑——南汉二陵博物馆。 项目总投资32350万元,位于广州大学城华师一路、档案馆路、国医西路、康陵路和中环西路之间...
今年7-11月,考古人员在滇西祥云县大波那村发现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此次考古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时期,这对于研究青铜时代古大理及云南历史有重要意义。 考古揭开古大理历史 主持这次考古发掘的是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长期进行滇西地区的考古发掘,此前已经进行过大理大丰乐、银梭岛、剑川海门口、大理羊苴咩城、宾川白羊村、祥云大波那的...
近日,河南温县一处工地发现大型汉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余座。现已保护性发掘古墓20余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等文物200多件。据悉,整个考古发现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地域特征、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图为发掘出土的一组陶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