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省博物馆年度大展《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将于2017年8月开幕,为了在展览期间更好地服务公众,博物馆面向社会招募有志于博物馆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士在特展期间提供志愿服务。 本次招募工作得到了社会公众积极响应,共收到120 名从事各行各业的志愿者申请。通过现场面试和视频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遴选出73名优秀人才加入浙博志愿者队伍,为浙博志愿者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了志愿者团队的活力...
浙江省文物局近日通报了平阳县县级文保单位“蓝田宫”被拆毁案件。根据平阳县委、县政府的查处结果显示,包括鳌江镇人大副主席陈孝静在内的多名涉案人员被严厉追责。 调查 800余年“蓝田宫”被拆毁 省文物局介入调查 “蓝田宫”位于鳌江镇蓝田村,占地约400平方米,始建于南宋干道年间,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2000年1月,“蓝田宫”被列为第六批平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月5日,永康团市委、市广新局、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了以“中华•匠心独运—浙江青瓷”为主题的第四届“永康文博之星”夏令营活动。 本次活动为期3天,人员主要是通过讲解比赛脱颖而出的“优秀红领巾讲解员”。活动以“浙江青瓷”为主线,组织学员参观了德清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丽水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和龙泉青瓷小镇,感受原始瓷的古朴醇厚,德清窑的独具一格,南宋官窑的典雅庄重,以及龙泉窑的盛况空前。(...
从7月3日开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会开始慰问考古一线工作人员。今年慰问工地有19个,它们分处余杭、湖州、安吉、长兴、慈溪、上虞、绍兴、义乌、永嘉、瑞安、嘉兴、海宁等地。每到一处田野考古工地,慰问组走访工地现场,听取发掘情况汇报,察看遗迹遗物出土情况,了解考古人员住宿、饮食生活状况,询问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叮嘱领队在高温酷暑下一定要注意考古人员与民工的身体和作业安全,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开午后高温...
为配合“浙江恐龙大复活”特别展览,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更深入了解恐龙如何科学地复原,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馆邀请了著名恐龙复原艺术家张宗达先生作题为“恐龙复原工作心得”的科普讲座。 本次特别展中的恐龙复原模型和复原画大部分由张宗达先生创作。讲座主要介绍了恐龙复原基本准则和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衔接两方面,讲座为观众呈现了大量恐龙复原中所需要的知识、工作方法和工作背后的故事,以保证恐龙复原的科学性。讲...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召开了2018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计划审查会,组织专家对各地上报的20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项目立项计划进行集中审查。与会专家着重就申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供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家文物局集中审查。 据悉,去年底,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文物保护项目审批的通知》,根据国务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对全国重点...
7月5日,“2017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举行了开营仪式。两岸中学生欢聚一堂,通过表演节目、互赠纪念品等联谊形式拉开了夏令营的序幕。 “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活动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和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和省台办等两岸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自2009年开办以来,轮流在浙江、台湾两地开展,至今已经连续举办第七届,深受浙江、台湾两地中学...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文化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认为,这凸显了省委对文化功能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对文化工作规律的准确把握。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再到文化浙江,是对文化地位、功能与作用的提升。 对照省党代会报告,省文化厅提出,要通过五年努力,进一步优化文化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与“两个高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为浙江现代化文化建设打下坚...
2017年7月5日上午,省文物局召开2017年第一次局务会议。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郑建华、曹鸿,省级文博单位及局机关各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省级各文博单位、局机关各处主要负责人就上半年重点工作和下半年工作安排进行了交流发言。在认真听取各单位、各处发言后,柳河局长指出,上半年省级文物系统工作成效显著,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同时也...
6月26日至28日,由省文物局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承办的2017年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在杭州举办。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两部分,25名学员来自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浙江各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单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数字化与信息部部长吴育华以《遗产监测的挑战与要点研析》为题,结合国内各地典型案例,阐述了世界遗产监测的工作内容、要点和方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省文物局立足文物工作特点和我省文物资源特色,迅速行动、积极谋划,提出了我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三项举措。 一、对接“互联网+”,推动浙江文物活起来。根据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认真组织开展我省《“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编...
6月23日,浙江省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张泽熙一行赴上虞、慈溪调研浙江青瓷的保护发展情况,先后考察了两地的瓷窑址、考古遗址公园等,并听取了两地政府相关人员的工作汇报。 上午,张泽熙一行来到上虞瓷源文化小镇国际艺术区、禁山古窑址、上虞博物馆青瓷展示厅和上虞青•现代国际陶艺中心,实地察看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施工现场,详细察看了窑址遗迹的分布情况,深入了解遗址保护及考古发掘工作进展,调研上虞地区越窑青瓷发...
中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文物保存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大的国家。6月22日下午,“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浙江大学大紫金港校区举行揭牌仪式,正式启动运行。基地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聚焦“石窟寺文物数字化保护”。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出席仪式。关强与罗卫东共同为科研基地揭牌。同时,关强、罗卫东、罗...
讲解员为孩子们介绍文物知识。(资料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从火热的故宫文化,到“网红”海昏侯,文物开始以一种活泼的形式走进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看一看文物、听一听城市的历史。 作为博物馆之城的杭州,每逢周末或是法定节假日,博物馆里常常是人头攒动。比如浙江省博物馆,两个馆区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日参观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然而,面对巨大的参观人流,馆区的讲解员数量捉襟见肘。...
长尾雁荡鸟复原模型 “浙江恐龙大复活”特展推出近一个月来得到了观众的厚爱,展览开幕后,浙江恐龙的复原工作还在进行中,近日,又有四个复原模型加入特别展,分别是丽水浙江龙、孵蛋中的伤齿龙类、长尾雁荡鸟和临海浙江翼龙四个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同时我们还对应加入了丽水浙江龙后下肢、伤齿蛋窝化石和临海浙江翼龙肢骨化石。 丽水浙江龙化石于2000年发现浙江丽水莲都区,是浙江省首次研究命名的甲龙类化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