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保存相对完好 国家文物局供图 昨天,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上榜,而它被称为“北京一千年前的首钢”。这是北京时隔25年再次有项目入选。而故宫明清建筑基址以3票之差遗憾落选。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郭京宁介绍,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主要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分布区域主要在水泉沟、铁炉村、汉家川、慈母川等。在...
经过专家的初评、公众投票和终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揭晓。这里简要介绍十个项目,以飨读者。 广东数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4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这里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
记者昨天获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等十个项目当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是广东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早期人类遗址,将广东最早的人类活动时间从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到数十万年前。它的发现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正如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所点评,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填补岭南地区...
在刚刚公布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故宫博物院申报的“故宫明清建筑基址项目”名列第11位。这是故宫博物院于2014年2月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团体考古发掘资质证书后,第一次独立开展考古发掘。 2014年6月,故宫博物院在基础设施改造过程中,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故宫内南三所、南大库、慈宁花园等3处发现古代遗迹的施工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取得四项重要收获和对明清紫禁城的新认识:首次...
3月21日至22日,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在象州县政协相关领导陪同下,先后深入罗秀镇军田村、大乌来村和中平镇普化村,考察三大古城的遗址、出土文物。考古专家认为,象州县三大古城在区内很罕见,有着相互发展关系,尤其是呈等边三角形的军田村古城,以前没有见过,如果辨明年代,将对研究象州早期历史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昨日,备受瞩目的“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经过层层审查评选,我省有两个项目入选,分别是郑州东赵遗址和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纵观“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会发现河南是此次评选中唯一有两个考古项目入选的省份,这再次印证了我省文物大省的地位。至此,我省获此殊荣的项目总数已达42项,位居全国首位。 我省两项目入选 全国独此“一家” 自1990年...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发掘现场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二里头时期城址(东赵中城)与新砦期城址(东赵小城) 湖北枣阳郭家庙M1编磬复原示意 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鸟形铜仗首 浙江上虞禁山窑址龙窑和产品 西藏曲踏墓地出土的天珠 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M1 出土玻璃碗 河南回洛仓C47仓窖发掘现场 北京延庆大庄科水泉沟遗址炼铁炉全景 贵州遵义新蒲杨氏土司墓...
今天下午,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将在京揭晓。参与角逐的全国25项考古新发现中,有两项来自北京,分别为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和故宫明清建筑基址。 故宫明清建筑基址 藏身后宫区域紫禁城最早建筑 下个月,随着故宫西部慈宁宫区域首次开放,这里的考古发现也将和观众“面对面”。 此前,故宫博物院配合基建工程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在慈宁花园东侧的地下发现了嘉靖时期的地层、排水沟...
自昨日开始,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开始评选,专家将从25个考古项目中遴选出十大考古新发现。今日下午结果将公布,看看陕西入围的两项能否当选。 据专家介绍,本次入围的25项考古发现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传统考古大省依然占据重要位置,其中河南省以四项入围,陕西、山西、湖北各有两项入围,北京也有两项入围。 从时代上看,入围项目分布较为均衡,史前、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时...
“我们这边发现了六朝古墓!”昨天下午,有市民向记者报料,称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某工地上挖出了古墓,记者立刻前往现场查看。 1 现场 土层里现出墓室墙壁 清明节期间,市民路先生到雨花台区铁心桥走亲戚,无意中发现当地一处工地上散落了不少青砖。路先生是一个考古爱好者,平时经常看考古方面的小说和《金陵晚报》的文博报道。 在看到这些青砖后,路先生的第一印象是:这附近是不是有六朝...
同样是5000年的文明,提起埃及人们马上会想到金字塔,那么提起中国5000年前的文明你会想到什么呢? 这两天, 一群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学者齐聚北京大学展开“早期文明的对话”,一场汇聚精美玉器、神秘纹饰、宏伟宫殿的“良渚文化”盛宴引领人们探寻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源头。由北京大学、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余杭博物馆承办的“权力...
武敬墓志志盖拓片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元代的“医学教授”和当今的医学教授有什么不一样,元代从医者的境遇是否如偏见一样不入九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段毅昨天说,通过对韦曲镇皇子坡元代“医学教授”武敬墓中的墓志铭研究表明,这个元代“教授”不是职称,而更倾向于他的行为。 元代习医者并非方技末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2008年7月时曾对韦曲镇皇子坡村北的元代医学教授武敬墓进行了发掘,当时出土了一方墓主...
日前,为配合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建设,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相关考古文博单位的协助下,对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宁波段)中的岳井洋-崇搀门、岳井洋-马岙、力洋港和青山港大桥所经过的水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旁侧声呐、多波束测深仪、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全覆盖探测,探测海域面积达2071574平方米,发现了一处水下异常点,之后经专业人员潜水探摸...
日前,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关注。 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博物院、余杭博物馆承办,展期两个半月,共展出良渚遗址出土的近500件(组)精美文物,其中近半数文物为首次离开“故土”。展览分“‘王’的葬礼——反山M20”、“权力的展现——良渚...
河北省张北县城北15公里处有一古城遗址,俗名白城子。《口北三厅志》记载:“此城,土人名插汉巴尔哈逊城”①。插汉巴尔哈逊系蒙古语,意为“白色的城”。两个半世纪以来,白城子一直被地方史志界考定成“北羊城”——辽朝北方交易牲畜的市场。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黄可润著《口北三厅志》,第一次从史学角度考证白城子:“《辽史·本纪》云,太祖三年(900年)置羊城于炭山北以通市易。而《金史·地理志》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