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扶风县文物部门获悉,日前,扶风县城关镇案板村附近发现一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文物遗址,根据遗址规模和出土文物判断,这一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 据了解,扶风县一工程队在案板村天然气施工时,发现了古文化遗存,现场工作人员立即报告了当地文物部门。西北大学考古人员牵头组织考古队,对这一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队现场挖掘,已出土完整的马骨4架,人骨2副。保存下来的堆...
在北京“中都国际”举办的2007冬季大型书画拍卖会上,我省著名书法家、陕西盛世西部书画院副院长段革书的两幅各3平方尺规格的作品:行楷《心经》与隶书《厚德载物》,分别以5万元和3万元拍出成交,成为此次书法作品拍卖会上一个亮点。 这次拍卖会参拍的600多幅书画作品中,书法占30%,成交量约占3成。段革书成交的两幅作品,规格虽小但质量好且成交价格高。他告诉记者,目前书画拍卖市场...
陕西“长安画派”众多名家的画作日前在西安被拍卖,其中何海霞、石鲁、赵望云等人的作品受到众多书画爱好者及收藏家的追捧。 据陕西诚挚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张涛介绍,本次拍卖共有310件作品参加,其中“长安画派”的作品就有200多件,其中不少作品都是何海霞、石鲁、赵望云、方济众等画派代表画家之作。 此外,还有一些现当代画家、雕塑家的油画及青铜、汉白玉雕塑...
为了加强冬季文物安全工作,进一步宣传文物保护法,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眉县文化文物局继11月23日在张载墓举行的文物法规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后于12月13日与杨家村村委会联合,利用新建村委会落成之际在杨家村举办出土文物精品图片展活动,再一次将文物法的宣传推向高潮。 杨家村遗址是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
11月22日,陕西省紫阳县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在介绍壁画发现的经过 日前,陕西省紫阳县瓦房店西北五省会馆内发现一组巨幅清代建筑壁画,面积大约220平方米。根据专家的初步判断,在紫阳发现的建筑壁画保存完好,其面积之大、工艺之精在全国都很罕见。壁画在商贸会馆史、建筑史、美术绘画史、民俗文化史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当地文物部门正在对这一罕见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
11月14日,本报报道了《隋甘泉宫遗址发现秦瓦当》一文,引起文物考古专家的重视。记者昨日获悉,省上考古专家近日专程前往现场勘察,又发现了秦代云纹瓦当。 据了解,11月19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杨东晨、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徐卫民等文物考古专家前往户县石井镇栗峪口村现场勘察。专家们在原来空心砖和瓦当出土处周边进行了仔细的探究,又发现了一批夯土层和绳纹残陶片。尤其令人惊喜的是,专家们在现场新发现了一...
2003年,西安在考古发掘中,出土26公斤西汉美酒,轰动全国。今年11月8日,陕西白水县在抢救性发掘一处被盗墓贼光顾的战国古墓葬时,在一个密封的青铜壶内,发现约2公斤的神秘液体,开启壶盖尚余酒香。专家初步断定,神秘液体系战国美酒,目前已送京鉴定。 据介绍,这个青铜壶高约30厘米,壶口被一个木塞密封。考古人员将壶内液体分装,共盛满4个玻璃器皿,液体色泽红润,就像现在葡萄酒的色泽。
村民对自己村子里挖出的秦代瓦当十分惊奇 作为秦代的重要行宫之一,秦甘泉宫的确切地理位置一直没有定论。近日,户县几位文史研究人员在该县石井镇栗峪口村发现了瓦当、空心砖等秦代宫殿建筑构件。由于该村附近便是隋代甘泉宫所在地,结合史书记载,这批文物为寻找秦甘泉宫提供了线索。 昨日,记者在栗峪口村见到了这些文物,包括两块秦代几何纹空心砖,一块较完整,残存部分长约75厘米,宽约31厘米,高约18厘米,另一...
11月2日至13日,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在北京登场,此次秋季拍卖会推出各门类精品5600余件,其中仅900件中国书画预估价值就超过人民币2亿元。10月27日,西安六家拍卖行联合举办的“陕西07秋季文化艺术品拍卖会”上,198件拍品成交总值仅达1699多万元,两相比较,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国际拍卖市场刮起中国风 近两年里,国际拍卖市场上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在国...
记者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地处关中平原的三原县新近发现了两百多处新的文物点,其中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刘李沟唐宋古城遗址,以及四十万平方米的惠家秦汉宫殿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三原县始建于前秦,建县于北魏,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因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古迹众多,一九八八年文物普查时在此间共发现文物点一百四十九处(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正在进行的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三原的文物点增...
“十五万,十一号先生出价十五万,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呢?”这是10月27日由陕西省中保拍卖公司等六家拍卖公司联合组织的“秋拍”现场的热烈气氛,最终这幅何海霞先生作的《北国风光》被十一号先生以十五万元的高价收藏。 10月27日上午9点,以“繁荣发展陕西文化艺术品市场,精心打造国内艺术品交易品牌”为主题的2007·...
为繁荣文化艺术品市场,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省拍卖行业协会组织省内6家文化艺术品拍卖骨干企业,将于本月在西安联合举办“2007·陕西秋季文化艺术品拍卖会”。届时,406幅(件)估值3000万元左右的拍品将展示在国内外文化艺术品爱好者和收藏者面前。据了解,此次拍卖将以近代和当代书画名家的代表作品与精品为主,包括国外回流的文物、长安画派的精品等极具陕西特色的艺术作品...
陕西省将组织省内6家文化艺术品拍卖企业,于今年10月27日举办“2007·陕西秋季文化艺术品拍卖会”,届时参拍作品有406幅(件),拍品估值达3000万元。 “2007·陕西秋季文化艺术品拍卖会”拍品内容以近代和当代书画名家的代表作品与精品为主。既有刘海粟、傅抱石、齐白石、钱松岩等的发表作品,也有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长安画派著名...
陕西汉阳陵陪葬坑近日出土了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花生。这20多粒花生出土时和其他粮食的炭化物混合在一起,由于在地下埋藏了2100多年,已经完全炭化,但依然保留了清晰的外形。在中国西汉墓葬中发现花生这还是第一次。有关记载曾说,花生是在明代时由南美洲传入中国。这次发现将中国花生的历史由明代提前到西汉时期,一下子提前了1500多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