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5年5月12日至13日,江苏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率专家组,对南京博物院正在发掘的睢宁县古邳镇城里村遗址、邳州河湾汉代墓地、沭阳万北遗址和国家博物馆发掘的泗洪韩井遗址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组一行赴现场查看工地、到考古驻地了解出土文物清洗修复、资料整理的情况,并就有关问题与陪同检查的当地领导进行了交流。 从检查的情况看,南京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作为从事发掘工作多年的国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
昨日在汉阳陵博物馆,孩子们挖掘出大量『文物』 华商报记者 张喆 摄 “快来看,这是我发掘出来的瓦当!”“看看我挖出来的宝贝是啥?”“咦,这是汉代的陶猪吧!”昨日上午在模拟考古现场,孩子们不时发出这样的惊呼。 昨日,华商生活学院第四期联合汉阳陵推出“探秘汉阳陵体验模拟考古”活动,50名儿童在汉阳陵吉祥物“姗姗”的带领下,重回西汉,当了一回小小考古家,活动现场火爆。 参观 孩子...
今天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昨日,由西安晚报和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绕过展柜看文物—体验文物修复神技”活动,在省考古研究院的公众考古基地成功举办。西安晚报的25位幸运读者,走进了神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工作室,零距离感受文物修复的神奇。 听经典修复案例 读者连连感叹“不可思议” 体验活动开始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王啸啸副研究员给大家分享了几个考古工作中的经典修复案例...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5月12日发表题为《建筑工人挖出中国哥伦布的古代船厂》的报道称,南京的建筑工人挖出了据专家认为可能是一个古代船厂的遗迹,该船厂曾被称为“中国哥伦布”的一位传奇探险家供应船只。 龙江船厂帮助建造了郑和的船队。郑和是一名宦官,他15世纪初史诗般的航海之旅令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航海家。 郑和的“珍宝船队”载着瓷器、蚕丝和茶叶前往远至非洲等地,直到该国皇帝在郑和去世后终止了中国的海...
昨日,《西咸考古 丝路探秘》活动正式启动,“西咸号考古船”第一站走进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丰镐遗址考古队领队岳连建博士,地图史及城市史专家、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席会东两位导师,带领来自西安铁一中、市一中、市三十中的30余名中学生、10多位社会志愿者,一起探秘丰镐遗址及秦文化博物馆。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极高,对西周、秦历史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在...
记者5月15日从兰州大学获悉,根据国家文物局近期发出的《关于颁发考古发掘资质与领队资格证书的通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所郭永利副教授、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张冬菊讲师获得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此前,该校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所负责人魏文斌 教授曾获得该资格。 根据《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获得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其中包括:作为组织者之一或...
两辆车、六匹马和一个殉葬人……探秘我国发现保存最完整的西周车马遗存,触摸西周王朝建立及衰败历史,5月16日,在西咸新区举办的《西咸考古 丝路探秘》活动正式启动,“西咸号”考古船在此次考古活动首站沣东新城正式启航。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丰镐遗址考古队领队岳连建博士,地图史及城市史专家 、西北大学副教授席会东,和来自西安铁一中、市一中、市三十中的30余名中学生组成考古队,搭乘...
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吉林省博物院举行系列文化活动,有寻宝鉴宝活动、手语培训活动、模拟考古挖掘体验活动等。 吉林省博物院在院内搭建了吉林省首座“模拟考古现场”。“现场”全面复原考古工地实际情况。长春市绿园区四季青小学的学生直接参与、体验和与专家互动交流,向他们传达考古基础知识和文物保护知识。 5月18日,在吉林省文物店门前省博举办鉴宝活动,分书画、玉器、瓷器、杂项四类。专...
近日,二里头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洛阳晚报》记者昨日在现场了解到,此次发掘的主要对象为宫殿区建筑基址,以及距其不远的一座巨型坑。据悉,这两处遗址此前都曾进行过发掘,此次主要是通过新的科技,对遗址的规模、属性等进行更加精确的测量和研究,力图对“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再次发掘宫殿区,弄清其建筑形制变化 “这次重新发掘宫殿区,我们主要是想通过一些科技手段的...
5月13日拍摄的出水石像。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5月13日,在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出水石像表面附着物进行采样。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截至目前,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队在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打捞出包括7尊石像在内的37件石构件,基本完成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已经掌握的材料推测,这些构件应为清代中期移居海外的先民在国内订制的建筑部...
四号探方出土龙珠浮雕纹铜质腰带饰件。 自3月15日进场考古发掘以来,地铁屏山站东入口一期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据悉,此次考古发掘发现,2013年屏山地铁考古发现的河道等重要遗迹都有延伸过来,并有大量的宋代文物出土,说明这一带历史上水系发达,宋时是居民生活区。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鼓屏路与冶山路交叉口东南角的考古工地,只见从南往北一字排开的7个100平方米的考古探方全都挖开挖深,工人们在临...
5月13日,美国纽约大学古代世界研究所一行8人到省考古研究院交流访问。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副院长孙周勇、王小蒙及部分业务人员与美方学者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前,王炜林向来宾介绍了省考古研究院概况、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陕西考古博物馆建设及未来工作设想等情况,引起了美方学者的浓厚兴趣,对多年来省考古研究院在田野考古技术与成果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钦佩。随后,美方5位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保加利...
考古学家梁思永从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后,加入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相继参加了齐齐哈尔昂昂溪五福遗址、查不干庙、林西、双井、陈家营子、济南章丘城子崖等遗址的调查,并于1935年全面主持殷墟侯家庄西北冈遗址的发掘工作,西北冈遗址发掘结束后,梁思永开始将全部的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并开始撰写报告,然而,1942年夏,梁思永的肺结核病加重,只好被迫停止了工作。大陆解放前夕,史语所迁到台湾,大批文物也随之迁到台湾...
谈到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感受,吉林大学教授魏存成回答:“此次会议大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龙首山山城的年代、性质等方面,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小课题,涉及的问题比较多。” 对此,魏存成同意大家的想法。他说,要解决龙首山山城的年代、性质问题,就要将文献研究与考古工作相结合。龙首山山城的时间能否再早,那就是大家所讨论的该城与夫余后期王城的关系问题。张福有这些年对此作了大量考察,发表专题论文进行了详细论证,使此项...
5月13日,在三沙市永乐群岛珊瑚岛海域,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对出水石像表面附着物进行采样。 截至目前,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队在西沙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打捞出包括7尊石像在内的37件石构件,基本完成水下考古现场发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已经掌握的材料推测,这些构件应为清代中期移居海外的先民在国内订制的建筑部件,由于运送船只失事而遗留在该海域。 西沙群岛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必经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