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饮宴图 2008年4月6日,甘泉县文物旅游局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阶段工作中,在该县某村发现了一座早年被盗掘的金代明昌四年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并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 墓葬位于某村村北的山坡上,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呈正方形,边长2.15、高2.5米。叠涩覆斗形顶。墓室下部与甬道相连,两侧各有一砖砌棺床。墓室中部四壁为壁画,壁画绘于打磨光滑、涂白垩的方砖上,嵌...
最近,省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横山县魏家楼乡的拓家峁寨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这一文化遗址反映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先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智慧。 这一项目是为配合国家“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农业和环境研究”课题进行的陕北大理河流域考古调查项目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省考古研究院对该地区的考古调查已进行过4次,近期又对拓家峁寨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此次拓家峁寨山遗址...
陕西澄城县位于陕西渭北高原,境内文物遗存数量比较多,仅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处,还有一处尧头窑遗址,是从元代一直延续至今有连续烧造历史的陶瓷生产窑址,目前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文物管理所还收藏有大量精美的渭北高原所特有的拴马桩等文物。 澄城县文物管理所认真落实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有关文物行政执法督察的要求,今年以来,借文物普查工作的热潮,对全县境内的田野文物开展了深入细致的全面调查,取...
2008年5月4日,西安市政府在高陵县正式启动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经过全体队员近一个月的紧张奋战,目前普查工作已基本结束,省文物普查办专家组正在对普查成果进行审查验收。本次普查共发现各类文物点319(含子目)处,相比第二次文物普查点数增长近200%。其中渭河滩智人头骨化石、动物化石的发现为重大发现;麦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团庄战国秦汉时代聚落遗址、白马寺滩唐代聚落遗址以及上马渡明清聚落遗址属重要...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受5·12汶川地震影响,部分兵马俑受到轻创。 陕西省文物局办公室贾主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总的来看,秦始皇兵马俑受到的影响并不大。由于大部分兵马俑为陶制品,属于可移动文物,会出现移位、脱胶、裂缝、断裂等情况。其中,秦俑博物馆一号坑两件陶俑俑头偏斜,二号坑中的中级军吏俑向右倾斜约5度,三号坑中,一件陶俑脚踏板、一件陶俑右...
5月23日上午,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召开座谈会,研讨馆藏文物安全抗震工作。 会议由马力处长主持,会上通报了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陕视察以及我省文博系统5.12地震中受损情况,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震后馆(库)藏文物安全工作的补充通知。参加会议的省直各博物馆保管部、陈列部主任介绍了本单位文物库房和陈列文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情况,对如何作好今后馆藏文物的抗震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郭宪曾副局长对加...
5·12地震使我省文物不同程度的损毁。灾害发生后,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做好我省文物防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正在进行施工的文物保护工程或考古工作立即暂停,对已经发掘的遗迹采取妥善的加固保护措施,出土文物尽快转移至安全的库房集中保管。 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馆藏的2300多件文物中,约200件受损,目前在宝鸡青铜器馆的协助下将文物装箱保管;岐山县太平寺塔塔身大面积裂缝、塔顶偏移1.82米;...
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西安震感强烈。地震过后,我馆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带领文物保管部等相关部门对碑林的所有古建、文物库房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及时掌握了震后古建及文物的损坏情况,为下一步抢救险情、消除隐患、保证文物、古建及游客的安全做好准备。 5月14日上午,在馆领导带领下,我们从东西仪门开始,对照壁,太和元气坊、棂星门、七座碑亭、碑林七个展室、石刻艺术室以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