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5日,“中国考古1号”结束在西沙群岛43天的作业,返回海南文昌清澜港,标志着此次水下考古工作顺利结束。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构件特征分析,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晚期,沉船为一艘专门运输石构件的远洋运输船。 作为西沙海域第二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活动,此次完成了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甘泉岛遗址陆上考古调查等考古任务。 在重点考古发掘的珊瑚岛沉船一号遗址,虽然没有发现沉船船...
近日,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镇一唐代民窑被发现,将于下半年进行考古发掘。 据介绍,含山县唐代古民窑在清溪镇汤山一带,已发现三处,最大的一处有10万平方米,小的也有数千平方米。近日,省、市、县考古专家一行到现场进行了勘察,初步确定此古窑址为唐代古民窑,为龙式窑形,为研究含山县唐宋时期人文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研究皖中地区和巢湖流域陶瓷业的发展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发掘和考古...
继今年1月在太和城发现多处古建筑基址后,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大理市文物管理所共同参与的考古调查勘探,近日再次发现一座大型建筑基址,也由此进一步揭开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纱。 房址 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南诏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古城南7.5公里,苍山佛顶峰麓、太和村一带。太和城原为河蛮所建立的城邑。唐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南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
《文物春秋》 2015年0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冀中南汉墓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分析,解析出冀中南汉墓所包含的不同性质的文化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汉代墓葬共性因素和本地文化因素消长变迁的分析,提出西汉时期冀中南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在继承当地传统的同时融入新的时代因素,至东汉时期,地域文化特征淡化,融入汉文化之中。此外,就各类墓葬文化因素构成中外来文化因素所表现出的特点,提出冀中南汉墓在两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史记》中记载的黄帝涿鹿之战真实性的探讨和论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量考古新发现,黄帝文化逐渐被学界所认知,而考古揭示出的黄帝文化迁徙与发展的历程,又让人们看到黄帝文化在涿鹿的存在。因此,黄帝涿鹿之战不仅仅是古史传说,而且是有其考古学依据的。 【关键词】黄帝;涿鹿之战;冀西北;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新...
《东南文化》2014年02期 【摘要】汉代的尺度,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与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随着考古新发现的不断增多而逐步得到深化。汉代尺度的考古发现及其分析表明,两汉时期日常用尺主要有铜尺、骨尺和木尺,其材质、装饰等既有时代性差异,又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且多作为女性用品陪葬。其时一尺的实际长度,西汉和新莽时期一般为23厘米,东汉一般为23.4厘米,可以视作当时的标准量值。在考古学研究中,...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奚族的考古资料可以分为碑刻和遗址遗迹。碑刻中的萧孝忠墓志、大王记结亲事碑、耶律氏墓志铭和萧资茂墓志铭,属于第一手资料,是研究奚族历史的珍贵史料。其他几块墓志都可以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也是研究奚族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奚族的遗址遗迹主要有古北口至辽中京间辽驿道上的驿馆遗址、古崖居、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奚族墓葬等。可以确定的奚族遗址遗迹...
《东南文化》 2015年01期 【摘要】明代各地遍设卫所,徐州卫即是其中之一,卫镇抚司隶属其下。在徐州明代地下城考古中,发现了一组组合式大型建筑基址。该建筑以五开间的宽大厅堂为中心,两边附有厢房,基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军备物品。根据厅堂前部出土的碑志可知该组建筑为徐州卫卫镇抚司公署。该组建筑基址保存较为完好,结构较为完整,在目前徐州城市考古中较为罕见。 【关键词】明代;徐州卫;卫镇抚...
来源:《文物》2012年第1期 摘要:邢国是周初重要封国之一,但古代文献关于邢的记载并不多,考古资料的发现一直以来也较为缺乏。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邢台西关外即发现西周文化遗存,但由于受资料的限制和后续发掘工作停顿的影响,对于该地区西周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迟迟没有展开。 关键词:西周文化;考古资料;邢台;邢国;古代文献;文化遗存;50年代;20世纪
来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曹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二代帝王,史言其葬地在汉魏洛阳城南90里处,亦即今存之万安山南麓、汝阳县境北部的魏明帝高平陵。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者对高平陵的地理、人文环境及其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陵既与古人对"兆域"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又与曹魏政权仿效东汉葬制实行南北陵区相关,而"洛阳八关"之一的广成关的增设...
在尼泊尔的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因地震受到严重损坏后,印度考古局立即开展预防行动,对德里各处遗迹的安全性和稳固性进行排查。有消息称,印度考古局正在计划委托诸如中央建筑研究所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对顾特卜塔等易受损遗迹的现状进行监测并提交报告。 印度理工学院卢克里分校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顾特卜塔向西南方向倾斜了25英寸(约63.5厘米)。顾特卜塔为德里的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另外两处为胡马雍陵和德里...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结束,工作队25日上午回到海南文昌清澜港。本次水下考古完成四项内容,其中重点发掘项目——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共提取出水文物50件(片)。 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历时43天,由海南省文体厅、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沙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范围为西沙永乐环礁海域,包括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甘泉岛遗址陆上考古调查、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
随着“中国考古1号”25日返回海南文昌清澜港,西沙群岛2015年水下考古工作顺利结束。作为西沙海域第二次大规模的水下考古活动,此次考古取得突出成果,其中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出水37件文物,完成金银岛一号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甘泉岛遗址陆地考古调查、永乐环礁礁盘外海域物理探测调查。 据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队领队邓启江介绍,西沙群岛2015年度水下考古工作,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