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0年前的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正式颁布。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标志着我国著作权立法进入了作者作为著作权人的现代著作权阶段。在此以前,我国则处在以出版者拥有“印刷特权”和作者仅成为原始著作权人的阶段。 相比而言,欧洲由于较早出现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市场经济的成熟,故也较早进入现代著作权阶段,其标志则是1710年(距今300年,比《大清著作权律》颁布早200年)即由英国议会通过一项...
3月18日,广丰枧底村民在竹林挖笋过程中无意发现一处明代古墓而引起轰动。 该古墓位于广丰枧底镇东坞村,墓地周围是一片茂密的竹林。18日上午8时许,一村民在该竹林挖笋时无意中挖到青石板,村民估计挖到了墓地,当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该古墓四周泥土岩壁自然完整,且离地表近9米。20日,经江西省考古队发掘后,出土一个高约1.1m、宽1.2m、长1.9m的石棺,棺外有明显的木炭层,石棺内封青砖、石...
市考古队对屏山地铁东进站口工地考古再挖掘 地铁屏山站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月中旬重新启动,此次考古位置是地铁屏山站东入口,目前已挖出明清石构建筑和碎瓷片,表明这一带明清时期是居民生活区。 昨天下午,福州晚报记者来到鼓屏路与冶山路交叉口东南角的考古工地。这里原先是地铁施工单位中铁一局的办公楼和工人住宿的活动房,如今拆除了,该处从南到北挖出5个100平方米的考古探方,四五十名工人在市考古队队员的...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国将举办盛大的阅兵式。大阅兵时军人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尤其是仪仗队的军礼服更是经过精心设计,彰显军威。昨天,南京中国服饰史学者黄强告诉记者,古代军队也有仪仗制服,而且历朝历代的军礼服变革很有意思:“古代并非所有铠甲都用于战斗,也有礼仪性的铠甲。” 唐代有纸做的铠甲 黄强告诉记者,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上层集团流行奢侈之风,戎服和铠甲绝大部分脱离了实用的功能,演变成美观...
春到清明必踏青,清明节时也是许多时令美食上市之时。昨天,南京民俗学者蔡博文告诉记者,清明时节踏青、野餐的历史,自古有之。古代清明节就是一个“美食节”,不仅有很多时令美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而且清明节和古代的“寒食节”的习俗在今天逐渐重合,寒食节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传下来。 古代女子们的“吃清明” 蔡博文告诉记者,清明美食古来有之。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麦草捣汁...
辽代北京韩佚墓 (典型圆形墓) “长宜子孙”连弧纹铜镜 连裆陶鬲 北京大葆台汉墓墓室结构示意图 近日大兴区发现千年古墓群的事儿着实吸引眼球 一座北朝墓墓主的祖籍怎么竟是“朝鲜县”? 通过身边的墓葬考古,今儿就说说历史上那些“外地人” 原来,一千五百年前就有“外地人”跑到北京求生存,谋发展了,这“北漂”的历史可真够悠久的。其实,打从50万年前周口店人在山洞中揭开了北京地区人类史的序幕,...
堆绣艺术不仅是最具代表性的塔尔寺艺术种类,更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次93号院博物馆特举办靳明堆绣艺术展览,展览将展出靳明女士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堆绣艺术作品,以期能够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堆绣艺术风采,感受传统艺术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两会刚刚结束后不久,在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央视著名主持人毕福剑外事助理、白俄罗斯文化联盟中国首席代表刘瀚锴的引荐下,乌克兰驻华大使奥列格·焦明在京会见了“中国画虎第一人”张少石,宾主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奥列格·焦明与张少石在润江南大酒店 张少石对奥列格·焦明大使在百忙中拨冗会见表示感谢。张少石表示,奥列格·焦明先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好朋友,多年来,奥列格·焦明先生为推动中...
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绘画里的人物画,从古至今,男人、女人、小孩子,帝王、将相、知识分子,以及仕女的模样,无论是简笔勾勒,还是细笔点染,看一眼就觉可亲可爱,接受起来毫无难度。 顾恺之的洛神,周昉的后宫,唐寅的仕女,因要感慨女人的美丽,所以能把女人画得要多婀娜就多婀娜。 顾闳中的韩熙载,阎立本的唐太宗,周文矩的高士,因要显现将相、帝王与知识分子的品端貌正,所以把男人画得要多气宇轩昂就多气宇轩...
1000多年前,奠都洛阳(今属河南)的西晋王朝,面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社会动荡,不得不在永嘉年间南渡长江、迁都江南金陵。东晋名臣谢安与王导共同辅佐朝廷,力撑半壁河山,旨在兴邦济国、重振雄风。 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由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征南下,意欲荡平江南。当时东晋仅有8万军队,朝廷命运危在旦夕。晋孝武帝司马曜遂命谢安为大将军,与其侄谢玄共同领军御敌。...
八大山人(1626-1705),本名朱耷(音:d),江西南昌人。他是大明朝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弋阳王孙。大明朝的遗民,清初画坛的“四僧”之一。 朱耷的“耷”,有说是因为他生下来耳朵大,所以取名“耷”,拆开就是“大耳”二字;又有说“耷”乃是“驴”字的俗写在他生平用过的号中,就不乏“驴”、“驴屋”之类,个中况味,辛酸自叹。 59岁,他开始以“八大山人”为号,一直用到80岁去世,此前用过的五...
靳明,北京工艺美术学会终身会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玩具协会会员、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堆绣协会会长。 靳明女士自小具备艺术天赋,10岁开始师从画家金禹民弟子吴墨林先生(现台湾)学习画中国画,15岁跟随油画大师张振士学习素描。1985年在工艺美术大学(前北京工业艺术设计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绘画基本功,潜心钻研虚心学习。2005年开始研究制作堆绣艺术,穿赴兰州、五台山及青海塔尔寺、德...
2005年,对于龙泉青瓷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伴随着明代处州龙泉官窑的发现,蛰伏多年的龙泉青瓷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揭开其埋没已久的官窑身份的,正是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馆长叶英挺与浙江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丽水市处州青瓷博物馆顾问华雨农。 民窑精品还是官窑之作? 早在十多年前,通过对龙泉明初一批精品的研究,叶英挺就坚信龙泉青瓷并非民窑制造那么简单,难道是官窑?他心中隐隐升起这样的疑问,只是苦于...
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易马城设立,成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市场; 1984年,为榆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划定了保护范围; 2013年,被列为榆林市重点保护单位,出台多项保护举措。 沿着平整的柏油马路前往榆林红石峡时,在其东面有一处很容易被忽视的遗址,就是易马城。一块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在2008年立的遗址石碑,就立在通往遗址的土路口,甚是“低调”,低调到很难让人留意到它。 ...
明黄色直径纱地绣五彩金龙小朝袍,清晚期,身长79cm,两袖通长114cm,袖口17cm,下摆96cm。清宫旧藏。 朝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有披领。袍以明黄色直径纱为地,上绣金龙纹,前胸、后背、两肩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襞积前后团龙各九,下裳行龙六,衽正龙一。披领行龙二,马蹄袖正龙各一。间饰十二章、五色云和八宝平水纹。龙纹以金线绣成,并辅以银线和缉线,使得龙纹凸起,颇具立体感。祥云、平水、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