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京风秦韵八人书画作品展开幕现场 12月19日,由中国书画院陕西分院、中国书画界联合会西北分会主办,陕西甘肃商会、南大街茶城协办的“京风秦韵八人书画作品展”在西安南大街茶城馆隆重开幕。出席此次展览的佳宾有: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主席,中国书画院副院长曹钺、中国书画院陕西分院院长吴克敬、庆阳军分区原司令员书法家张志升、陕西省书协副主席吴福春、中囯书画院西北创作基地副主任尚金州、中国书画界联合会西北分会秘...
万里茶道(福建段)的文物调查整理工作已阶段性完成,申遗工作正在有序推进,34处“建议申报世遗文物”中31处位于武夷山。这是笔者从日前召开的万里茶道(福建段)申遗工作推进会上得到的消息。 自从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开展以来,省文物局、南平市和武夷山市高度重视,于2014年10月至12月就组织了文物专家开展了万里茶道(福建段)文物古迹的调查,收集各类文献、图片、实物等文物资料,并于今年上半年进行了整理,将...
耀州窑茶叶末釉注子,唐,高17.6cm,口径10.8cm,底径9.1cm. 注子撇口,短颈,硕腹,平底。短粗流,曲柄宽扁。施茶叶末釉,近底处无釉,釉层匀净,肥厚而润泽。 此器形制规整,造型饱满,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 唐代耀州窑以烧青釉瓷与黑釉瓷为主。同时还烧造一种铁、镁结晶釉,类似茶叶末色泽,故称“茶叶末釉”。 注子亦称“执壶”,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壶。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
唐寅《事茗图》(局部) 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 唐伯虎的画,的确了得,他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作,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
茶具,按其狭义的范围是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我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由于制作材料和产地不同而分陶瓷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属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几大类。茶具材料多种多样,造型千姿百态,纹饰百花齐放。究竟如何选用,这要根据各地的饮茶风俗习惯和饮茶者对茶具的审美情趣,以及品饮的茶类和环境而定。 人...
紫砂网资深艺人赵小凡老师告诉小编现在市场上主要喝红茶、普洱、铁观音、绿茶四种茶: 1、段泥、本山绿、淡色天星泥壶、淡色青灰泥、清水泥的壶绝对不合适用红茶、普洱茶、黑茶,特别是本山绿和段泥用黑茶泡过后壶壁吸取黑色茶垢,出现人工吐黑。 2、朱泥、红泥的壶:都可以用 ,泡铁观音等乌龙茶更佳好点。 3、壶口小的壶:不合适用铁观音。 4、底槽清低温烧制的壶、清水泥的壶:对任何茶叶均比较适中。 ...
26日,南宋 《斗浆图》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幕,这幅曾被清朝收藏家张则之收藏的宋代风俗画杰出代表作首次被公开展出。 此次展出的南宋《斗浆图》作者为无名氏,为绢本设色,封面下只有一副册页。《斗浆图》长40.6厘米、宽33.8厘米。册页左下方钤有一方“张则之”印章,别无款,也无提拔。 《斗浆图》描绘的是中国南宋都市巷陌街坊中,提茶瓶人之间互相友茶时的情景,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宋代独具特色的斗茶文化。...
河南民间珍宝档案 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大河收藏》周刊联合推出 唐宋茶具特展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茶及其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兴起和 发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大大促进了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茶器。唐时,借助丝绸之路的繁 荣,中国的茶叶经回纥及...
11月23日,笔者获悉,省文物局公布的《万里茶道(湖北段)调查评估报告》首次公开了我省初选的23处万里茶道申遗点,我市有2处文物古迹列入初选名单,分别是位于大悟县宣化店镇、城关镇的湖北会馆和双桥古镇。 据了解,这23个申遗点包括茶叶贸易节点城镇、茶叶生产加工遗存、商贸遗存、宗教遗存、茶商住宅、交通遗存等。 明年,沿线城市将选出专家组,对申遗点现场考察,确定名单,报国家文物局,进入2017年国家...
中国茶叶博物馆里有一个茶样库房,里面有来自清代宫廷的贡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普洱、老茶砖等,还有明万历三十八年时大彬紫砂壶里装过的茶。 而最神秘的茶砖,是一块清光绪年间的砖茶,一面印“向质卿造”四字篆书,另一面印着满文,满文究竟是什么意思,一直以来都没有具体说法。现在,终于有了答案。11月16日(下周一)上午,中国茶叶博物馆请了从1990年开始研究茶文化的杨伟,来给大家讲讲这块砖茶的故事。讲座...
日前,湖北省文物局公布《万里茶道(湖北段)调查评估报告》,首次公开了我省初选的23处万里茶道申遗点。其中我市有4处列入初选名单,分别是襄阳码头、襄阳城墙、山陕会馆和太平街商铺。同时列入申遗点的还有武汉市的江汉关大楼、汉口俄商新泰大楼、华俄道胜银行旧址、汉口东正教堂、源泰洋行旧址、汉口俄国领事馆、顺丰茶栈、巴公房子、李凡诺夫公馆和大智门火车站,咸宁的羊楼洞明清石板街、新店明清石板街、赵李桥古茶道、长...
为推进山西段“万里茶道”申遗工作,11月13日,由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晋商与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座谈会在太原召开。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正辉主持会议,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张正明以及来自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晋中市旅游局的多位专家出席并发言。参加会议的还有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以及晋城、长治、晋中、太原...
最近,一位收藏家发现一件宋建窑黑釉曜变茶碗,该茶碗口径13 厘米,足径3.7 厘米,高4.5 厘米。口径外撇,沿下内收,腹壁斜直,圈足矮小。 这件黑釉曜变茶碗的材质,是采用含铁量高的胎泥做原料,研制精细,没有发现粗大的砂粒。胎呈棕褐或褐黑色,胎颇厚重,火候一般,声音也一般。胎体和圈足修胎规整,为轮制,局部留有轮旋的痕迹。圈足矮小,是属于浅挖的结果。 该茶碗的釉色,施黑色釉,油层薄,不很均匀。碗...
近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发起的“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幕。 展览共分为“茶马古道的早期形态”“海上丝绸之路”“滇”“川”“藏”“青”“陆上丝绸之路”7个部分,以西南古代交通史和茶马古道的发展演变为背景,以滇、川、藏大三角为茶马古道核心区域,以时间为发展脉络,采用移步换景的展示方式,逐步将观众带入茶马古道滇藏线、川藏线、青藏线、滇桂线,展示出这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