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省考古专家制作了一幅路线图,勾勒出澧阳平原水稻向东、向南,越过太平洋、印度洋传播的八大路线。 湖南临澧出土八九千年前的炭化稻谷,美国专家推断澧阳平原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详见本报昨日报道)。为什么澧阳平原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临澧杉龙岗遗址的发掘对证明这个观点有何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和美国哈佛大学巴约瑟夫教授。 起源地之争 众多遗址为何被否定? 关于稻作...
我省考古专家制作了一幅路线图,勾勒出澧阳平原水稻向东、向南,越过太平洋、印度洋传播的八大路线。 湖南临澧出土八九千年前的炭化稻谷,美国专家推断澧阳平原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详见本报昨日报道)。为什么澧阳平原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临澧杉龙岗遗址的发掘对证明这个观点有何作用?近日记者采访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和美国哈佛大学巴约瑟夫教授。 起源地之争 众多遗址为何被否定? 关于稻作文化的起...
农业起源研究一直是国际考古界学者最为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水稻农业则是传统农业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按照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长江中游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中心,而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源是在湖南。在号称南方文明摇篮的湖南省澧阳平原,曾发现过最早的具有驯化特征的古水稻。这次在临澧县杉龙岗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佛大学、北京大学和波士顿大学联合进行,领队为新石器时代考古专家郭伟民研究...
记者16日从在河北省武安市举办的中华磁山文化节上了解到,科技考古证明,磁山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也是黍的起源地,中国黄河流域黍的栽培历史有可能追溯至约一万年前。 磁山新石器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发现于1972年,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76年至今,考古工作者在磁山遗址进行三个阶段的考古发掘,共发掘灰坑468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有粮食堆积,层...
碑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石制的艺术品,如辽宁省东沟县后洼遗址的石雕艺术品,如良渚文化遗址中的玉石礼仪制品等。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石刻,学者或以河南安阳殷墟侯家庄发现的一件商代晚期石簋为准,这件白石雕成的簋耳上刻有器主的名字。 商周至秦代时期的大型石刻主要有秦国的“石鼓文”、“诅楚文”、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守丘刻石”,以及一些年代当在先秦的时期的“岣嵝碑”...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 ■ 返回
■湖南 周楠 日前,《中国女书起源新探及书法》出版发行。这本由湖南永州市女书书法家协会主席周进隆历经11年研究编纂而成的女书研究专集,提出了女书起源于南宋道教符文、女书书法取法于金文的新见解,是中国女书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 女书,又叫做“长脚蚊(长脚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独一无二的女性文字。它起源和主要流行的地域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所以又叫做“江永女书”。女书自上个世纪80年代被发...
由国家文物局、国家科技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自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此次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汇集七省区24家文博单位260余件文物精品,展现了中原地区在中国早期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着力表现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多元并蓄的文化发展史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览期间,陕历博已先后举办...
由国家文物局、国家科技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自开展以来,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此次展览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汇集七省区24家文博单位260余件文物精品,展现了中原地区在中国早期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着力表现中原地区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多元并蓄的文化发展史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展览期间,陕历博已先后举办过两期专题讲座...
吴念亲:著名玉器鉴定专家、央视《鉴宝》栏目玉器专家、河南卫视《华豫之门》栏目鉴宝专家、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 和田玉这个名词按地矿部门的标准已被广义化了,它已经不再是单指和田地区所产的软玉,青海料、俄料、韩料等都统称为和田玉。各检测机构均出具和田玉证书,实际上这种证书只能证明是透闪石成份,而不代表产地。 自古玉以和田为贵,和田玉以其优秀的品质,当之无愧的在全世界...
中国青铜剑 鄂尔多斯地区出土了很多草原青铜器,其中就包括大量有鲜明草原风格的青铜短剑,众多考古资料显示,在东西方交流的路途上,草原地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接力棒”的作用。 特约专家 邵会秋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剑,铜剑的主人就是因“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家喻户晓的春秋五霸之...
6月20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20周年馆庆,作为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华文明起源展、唐代壁画珍品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闫金及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席威凯等出席。 从2001年起,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组织实施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充分揭示...
6月20日,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中华文明起源展。当日,由科技部和陕西省政府主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联合7个省区24家文博单位,展出包括山西襄汾陶寺的玉器、彩陶礼器、乐器;甘肃临潭陈旗磨沟出土的青铜器、金丝;陕西高陵杨官寨出土的大型尖底瓶、彩陶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礼器等一批重点文物。新华...
由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协办,陕西历史博物馆承办的《中原文明 华夏之光—中华文明起源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二十年之际,与广大游客见面。6月20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展仪式,仪式由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主持,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有: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宋新潮、陕西省人大副主任吴前进、副省长景俊海、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及国家科技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