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8日,考古人员清理发掘考古文物。历时一年的荆州中学新校区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完成,发掘清理古墓葬共476座。 墓葬按年代可分为战国、西汉、东汉、西晋、唐代、宋代等六个时期,出土陶、瓷、竹木漆器、丝绸、竹简、皮铠甲、玉石、铜、铁等珍贵文物3132件(套)。据荆州博物馆考古专家介绍,此次发掘的墓葬数量多,年代跨度长,从战国晚期到宋代的墓葬均有发现,其年代序列基本完整,文化演变和发展的脉络也比较清晰,是...
据联合国网站19日消息,据报道,叙利亚考古学家阿萨德19日在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遭到极端主义组织“伊斯兰国”(IS)武装人员残酷杀害;此前一周,该国另一名考古学家耶西亚在大马士革城堡和国家博物馆遭袭击时不幸身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19日在一份声明中对这两起事件表示“悲哀和愤怒”,并对此令人发指的行径予以强烈谴责。 博科娃在声明中指出,阿萨德和耶西亚遭到杀害是叙利亚以及全世界文化遗产界的巨...
“北邙山上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这句诗说的是分布在洛阳邙山陵墓群内的数十万座历代古墓葬的“盛况”。 数十万座古墓,有大型封土的近千座。这些大型帝王陵墓中,东汉陵寝制度一直是近年来洛阳市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项目。这些王陵的主人是谁?这些陵墓又是如何建造的?随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又一新的考古发掘项目的展开,谜底有望揭开。 新发现:百余座烧窑“浮出”地面,出土陶臼显示刘秀年号 还记得今年3月关于...
图:叙利亚考古学家阿萨德在帕尔米拉一处古蹟前合照,小图为他的遗体被ISIS绑在廊柱上示众/英国《每日邮报》 综合美联社、英国《卫报》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周二在叙利亚世界遗产古城帕尔米拉的公众广场,将82岁考古学家阿萨德斩头,并将尸体吊在柱上示众。据悉,阿萨德是因为拒绝透露帕尔米拉古城珍贵古代艺术品的位置而惨遭杀害。 叙利亚国营叙利亚新闻社和叙利亚人权瞭望台组织说,ISIS分子...
去年,希腊相关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该国最大规模古墓,并初步推断此处很可能是亚历山大大帝 (Alexander the Great) 的安息之地。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考古学家将其誉为希腊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但一年过去了,这座古墓的考古发掘却没有任何进展,似乎已经被人们所遗忘。图为 2015 年 8 月 5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希腊北部安菲波利斯考古博物馆 (Archaeolo...
17日,《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库区考古大发现漫谈》讲座举行。(记者 杨晓川 摄) 为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8月17日,《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系列活动之公益专家讲座第一期在酒都剧场多功能厅开讲。 本次讲座主题为《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库区考古大发现漫谈》。考古,不是空洞的高谈阔论,是一门以实物考证和研究为基础的严谨学科。讲座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何谓考古图像,如何图像考古? 考古图像: 考古获得含有图形元素的信息资料,包括绘画、雕刻、雕塑、器物及装饰等。 图像考古: 考古图像的综合研究,以完善考古学的研究为目的。图像考古大体分为图像本体研究与图像意义研究两段式,前者易于把握,后者难得的论。图像本体主题及意义的传承、交融、改变与传播,是图像考古研究的深化领域。 学界有艺术考古、美术考古的提法。艺术范畴过于宽泛,美术范畴稍显狭窄。 ...
法国一考古遗址中发现境内最古老人类牙齿,距今56万年(网页截图) 据秘鲁《21世纪报》8月17日报道,日前,在法国靠近西班牙边境的托塔韦山洞考古遗址中,两名青年考古学者发现了一颗56万年前的人类牙齿,这是迄今为止,在法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牙齿。此前,在该山洞内,考古学者们发现过45万年前人类遗骨。 考古学者克里斯蒂安通过电话连线,向埃菲社记者讲道:“这颗牙齿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名成人。目前,从...
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前鸟瞰图 东湖烽燧遗址发掘后鸟瞰图 连木沁大墩鸟瞰图 连木沁大墩鸟瞰图 自2015年7月24日吐鲁番市鄯善县长城资源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开始以来,经过为期半个多月努力,此次田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东湖烽燧遗址的发掘中,大量的沙土堆积被清理后,遗址本来面貌得以重现,关于其大小、形制、构筑方式及使用废弃过程方面均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发掘中有少量文书残片、陶片、织物等文...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外的一座土山上。公元十世纪前后,吐蕃王朝末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了古格王国。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国雄踞西藏西部, 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公元十七世纪,古格王朝灭亡,其消逝至今仍是个谜。 据介绍,王朝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年被考古发掘,有房(殿)址445间、窑洞(...
5月底以来,省考古所联合萧县博物馆对欧盘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4000多件隋唐遗存,为中国古窑瓷界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欧盘遗址位于萧县白土镇欧盘村,南距“白土寨窑址”4公里,301省道从遗址上东西穿过,东西宽约500米,南部大体在301省道南70米处,北部受制于民房阻碍,具体界限不明,是我省已发现的古窑址中面积较大的一个。本次拟定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目前在700平方米的面积内,已发掘清理...
“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和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对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和墓地...
这是8月11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新庄村拍摄的一东汉大型烧窑遗址考古现场。 从2014年7月开始,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位于孟津县新庄村的一处烧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经前期钻探、试掘,考古人员共发现烧窑遗址127座,整个遗址面积十万平方米左右,规模宏大。窑址出土的大批砖瓦规模和形制均符合东汉皇室建筑砖瓦的规格,且与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内的砖瓦大小形制一致。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
近日,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成果汇报会在巴里坤县举办,疆内外近30名专家学者聚集在这里,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了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初步成果,特别是对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其开了新疆乃至全国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先河,从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对推进我国和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古代...
从2014年7月开始,河南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孟津县新庄村的一处烧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共发现烧窑遗址127座。考古人员推测这里是一处大型东汉官窑遗址,邙山陵墓群中的东汉帝陵所用建筑材料或也出自此处。目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已经完成了600多平方米的三座烧窑遗址的发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