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展出的瓷器太精美了,让我们见识了精美绝伦的景德镇御窑瓷器,大开眼界。”6月3日上午,专程从福州赶到故宫博物院观看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的刘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 当日,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开幕的消息占据了国内各大报纸和网络媒体的重要版面和首页,《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登了《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开幕》的图片,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中国网和《人民政协报》、《中国日报》、《中国文化报》、《江西日报》等权威媒...
上海博物馆日前接受了瑞士华裔收藏家仇大雄先生捐赠的一批珍贵明清犀角器。此次上博从仇大雄的藏品中挑选了十件明清犀角器。 目前存世的中国古代犀角器仅有数千件,两岸故宫博物院与上博的犀角器收藏,合计仅有300余件。仇大雄先生此次捐赠的犀角器代表了明清山水题材犀角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尔今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其实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则有:“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程哲在《蓉槎蠡说》一书中品评明代瓷器时推成窑瓷器为明代之冠。另在清初朱彝尊《曝书亭集》中也记载...
日前,河北沧州市文物部门在新华区小赵庄乡王希鲁村附近发现明代兵部尚书马昂墓赑屃和残碑。 据沧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郑志利介绍,赑屃为汉白玉质地,形态完整,表面斑纹细致,虽有残缺却清晰可见。经测量,赑屃通体长2.4米,背宽1.1米。在出土的赑屃不远处还发现一块残碑,厚度约20厘米,上面可以看到“马昂”和“恭襄”等字。 据史料记载,马昂,字景高,祖籍河南祥符县,后移籍沧州,明永乐二十一年乡试中举,次年...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永乐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九十华诞,6月2日,“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和延禧宫隆重开幕,共展出瓷器297件套。据悉,这是明代御用瓷时隔五百年后从生产始端到使用终端的首次聚首。 在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是专门为皇帝生产御用瓷器的基地,紫禁城是这些御用瓷器的唯一合法使用地。至今,故宫博物...
清乾隆 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缠枝莲卷缸 圆明园流散文物再一次出现在国内拍卖行。正在为春拍预展的保利拍卖公司展出了三件“放山居”文物。专家称,这些属于圆明园旧藏,不过估价远远赶不上名噪一时的圆明园兽首,约有1000万元左右。 现场 三件拍品总价约1000万元 昨天,记者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保利拍卖预展现场看到这三件被称为“放山居旧藏瑰世三珍”的文物。它们分别是乾隆松石绿地粉彩描金缠枝莲卷缸、乾隆铜胎...
王阳明是大明王朝一代名臣和名将,又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到如今,其在海内外的影响仍然很大。不过,够八卦的是,这么一位巨匠居然惧内。据《万历野获编》第五卷介绍:“如吾浙王文成之立功仗节,九死不回,而独严事夫人,唯诺恐后。”王文成就是指王阳明,他在军事上立有奇功,而且为了人格和理想“九死不回”,但是这么一位铁骨铮铮的名人,也害怕老婆,对老婆毕恭毕敬,夫人有传唤,马上上前,唯恐落后。 而戚继光怕老婆已是众...
初夏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人民南路72号的孔庙,当天天气闷热,一踏入孔庙,却有一股清风袭来,凉爽舒适。 孔庙现有管理员两名,白天晚上轮流值班。值夜班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叫洪仁煜,他告诉记者,他家就住在孔庙后方的洪家弄,孔庙的许多变化都是老人记忆中的一部分。 几经风雨中见证着畲乡五百余年文化传承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汉至隋称之为仲尼庙、孔庙;唐称为孔圣庙、文宣王庙...
玉器近期在拍卖会上表现颇为不俗,尤其是存量颇大的明清玉器,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额,都是率创新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明清玉器的民间交易市场。但市场上的海量明清玉器之中,究竟有多少不真?各说各话。因此,仅以明清玉器上常见的龙纹辨识为例,为众多爱玉者提供些许依据。 明代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
一件明永乐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在故宫博物院里流传百年,静观世事变迁。还有一件同款三足炉,500年前被景德镇御窑工匠打碎埋入地下,后世又被发掘出土。昨日,它们在故宫内“重逢”了。两件三足炉再会地点是故宫斋宫和延禧宫,这里正在举办“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297件(套)明代御窑用瓷时隔五百年后首次聚首。 众所周知,明清两代,景德镇御窑是...
2015年6月2日,观众在参观明代御窑瓷器对比展。姜东摄 2015年6月2日,北京,“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展厅和延禧宫展厅同时开幕。这个展览既是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首次联合举办瓷器展览,也是这些明代御用瓷时隔五百年后从生产始端到使用终端的首次聚首。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9月,以此祝贺故宫博物院90华诞。 ...
日前,沁阳市文物部门在该市柏香镇李桥村征集到一通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广济渠申详条款记”碑。现被收藏于沁阳市博物馆。 该碑呈长方形,青石质地,长93厘米,宽43厘米,厚10厘米。碑文楷书,凡16行,足行41字,四边浅刻回字纹,碑身中部残断,局部文字不可辨识。该碑主要记载了明·万历年间怀庆府河内县一带干旱少雨,田地干涸,民不聊生。为解燃眉之急,河内知县袁应泰制订了在济源的五龙口凿山开洞,引...
5月26日下午,宁波全市德育工作会议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会在宁波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王阳明故居纪念馆等23家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获“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称号。 近年来,王阳明热在社会各界不断升温,我们在做好日常的开放管理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王学”的研究与宣传,2011年与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合作共同成立了“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连续召开了3次“国际阳明学研讨会”,出版...
28日,新闻热线接到市民来电,称历下区广嘉明湖中心项目有文物出土,疑似发现古代墓穴。29日,考古人员澄清,此次考古属例行检查,并未发现有大型古代墓穴迹象。 29日,在文物部门的特批下,记者获准进入工地,围栏圈起的区域共挖了4个坑,十几名工人正在坑下作业。工作人员称,工人正在采集土样,以供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土层结构。针对28日市民提出的疑似出土古墓的猜测,工作人员表示,当天只是发现了少量陶瓷...
“三府井村明秦王陵园变菜园”这两天在网络上热传,再次将分布在长安少陵塬上的“明十三陵”文物保护推上热点。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这些秦藩王家族墓地近况如何?散落在田间地头的文物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如何才能得到很好地保护? 一则网帖将“明秦王陵”推向热点 近日,有网帖称“位于西安长安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秦王陵园,近年来因缺乏监管和保护,陵园重点保护区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