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市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彭山县传统音乐类的彭山江口石工号子被收录其中。 彭山江口石工号子这一原生态的劳动号子由来已久。据了解,江口古镇自殷商以来,历经各代,均留下重要的文物古迹,如殷商时期的彭祖墓,汉代崖墓群、宋代的摩崖石刻、清代民居等。据悉,江口过去红石开采量巨大,几千年来,这里有过上千百个红石厂,数千人从事红石开采,所开采的红石条通过水路运往四面八方。石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脉延续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高速发展,各种文化现象此起彼伏的今天,保护非遗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文化的根在农村,大多数非遗项目在农村,各式各样的民俗,如传统节日、婚俗、民间传说、戏剧、美术、曲艺,大到石雕小到泥人儿都在农村。但是,如今农村中的青年人纷纷外出打工、做生意赚钱,后继乏人是各非遗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市的非遗项目品种杂、分布广、受众小,保护任务十分艰...
近日,新疆叶城县文体广影局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补助”发放仪式。 参会领导为该县7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名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45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放了传承补助,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4800元(自治区规定),地区级及县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360元。
“南有马骨胡,北有马头琴。”10月11日-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广西德保壮族马骨胡艺术展演曲目《心灵畅想》和《壮乡春早》闪耀登场,引来专家和媒体关注。同时,马骨胡艺人陆声洲和陈绍龙荣获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传承人展示奖,并与内蒙古马头琴传承人进行技艺学习交流经验。 马骨胡是中国壮剧伴奏的主奏乐器,也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其采用马的腿骨作琴...
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南省文化厅、荣宝斋共同主办,荣宝斋、廷怀窑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廷怀汝窑展将于2014年10月20日至10月26日在北京荣宝斋大厦二层多功能厅举办。 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南纸店,创始于1672年,1894年开设分号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已有342年历史的荣宝斋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文化品牌,2009年以后,在总经理马五一的带领下,由前店后厂的...
哈萨克族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二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疆阿勒泰市大力加强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哈萨克族近代冬季出行、狩猎的交通工具-马皮滑雪板,以及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投入专项资金10万元用于展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马皮滑雪板制作技艺。
昨日,在老城区的下清宫旁,洛阳南无拳传习所举行了揭牌仪式。曾面临失传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无拳,重新扎根洛阳下清宫。 “在此之前,市民没有固定的场所练习南无拳,每次练习都像‘打游击’。”洛阳南无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淑娈说,成立洛阳南无拳传习所,就是为市民建立一个南无拳大本营,大家可以来此交流、练习。 相传,1174年,道士谭处端在洛阳下清宫创作出南无拳,用来养生,但是南无拳只...
19日,记者从西南财经大学获悉,由西南财经大学主办的“非遗项目技艺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在位于成都温江的柳林路上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结、面塑、吹糖人、糖画、剪纸、画脸谱、陶艺、蛋壳画……各式各样的民间技艺齐聚西财校园,为莘莘学子奉上了一席传统文化交织碰撞的精神盛宴。 小手艺 大学问 糖画,民间俗称“糖饼儿”,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一颇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工艺如今在糖画传承人老师手里依...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深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交流研讨论坛在深州市开幕,并举行了深州形意拳文化园揭碑开园仪式。来自北京、天津、山西、辽宁等省市以及国外形意拳组织共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活动。 深州市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形意拳的发源地。自清朝道光年间,深州李老能创立形意拳以来,涌现出郭云深、刘奇兰、李存义等形意拳名家。近年来,深州市成功举行两届国际形意拳文化交流大会,并成功列入国家非...
日前,由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陈祖芬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经过3年多的扎实研究,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顺利结题。这是我市第一个获得第一个结题的妈祖文化方面的国家项目;也是福建省档案领域第一个获得、第一个结题的国家社科项目。其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含理论篇和实践篇),即将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三年多来,“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
10月16日,《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在武汉启动编纂。这是国内首部涵盖长江全流域19个省、市、自治区“非遗”项目的鸿篇巨著,全书共64卷、2000多万字,计划用两年编纂完成。 承办丛书编撰工作的湖北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刘锋介绍,《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至今为止最大一部关于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文化大系。
中国首部系统反映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编著工作16日在武汉启动,全书共有8编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时间跨度长达五千年。 该丛书被列入湖北省重点图书出版及中国教育部技术研究规划系列,内容涵盖了长江流域19个省市的神话传说、音乐歌舞、戏剧曲艺、竞技赛巧、美术雕刻、陶瓷漆器、医药保健、民俗节庆等8个方面,全书文字2000多万,2016年底由武汉大...
伊吾县委、县政府对非遗工作高度重视,为更好的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对非遗工作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徒学艺、培训学习、整理有关非物质资料、展演展示,以及资助生活困难的民间老艺人。县政府还设立了传承人政府专项补助资金,在两节期间,对全县53名传承人进行慰问。发放补贴共计8.5万元。 2014年开展了非遗文化保护的各项工作,深入基层,收集、整理木卡姆乐章,建立了传承...
近日,海盐公布了《第五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四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海盐鱼鳞塘修筑技艺”等6个项目被列入《第五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竹器编织技艺”被列为《第四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今年6月,海盐县组织开展《第五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第四批海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申报,全县各镇(街道)通过前期调查,线索收...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结汇报会,昨晚(13日)在济南省会大剧院举行。会上对获得优秀衍生品展示奖、优秀组织奖、优秀传承人展示奖的获奖者进行了表彰。副省长季缃绮出席。 第三届非博会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在4天时间里,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以及部分国家,近700个项目、560多位传承人进行了展示展演,全面呈现了全国非遗保护的最新成果,交流了非遗保护传承的经验做法和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