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有三十六坊,烟火万家,一派繁荣景象。”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如是描述上海“前世”——青龙镇的鼎盛景象。3月10日至5月3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唐宋巨镇、千年古港青龙镇已被考古人员从沉睡中唤醒,越来越清晰地向人们展现真容。 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南宋末年,由于吴淞江日益淤塞,往来海船已不能溯吴淞江驶入青龙镇港口,其港...
遗产编号 ⅷ-22 所属地区 上海·金山区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金山区 申报日期 2006 黄酒概述 中国的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黄酒酿造原料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
新场镇“张沛君宅”为传统院落式民宅,马头墙、观音兜呈现错落有致的美感。左为张宅内部,右为张宅外观。 或许你身边有这样一栋老建筑,每天与之擦肩而过的时候,总忍不住想像里面曾发生过一段情节曲折的故事,而它说不定正是富含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宝藏。近日,浦东新区首次公布320处文物保护点,共有五处为2011年后新发现的文物点。 这些受过风雨洗礼的老建筑,既有上海典型的“绞圈房子”——周浦镇...
近日,上海市文物局推荐上海文物商店、朵云轩集团、上海市收藏协会3家单位作为首批试点,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工作,试点期一年。 据上海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试点机构已于3月13日正式开展鉴定工作。其鉴定咨询活动为公益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试点单位每周将鉴定结果报上海市文物局备案,并于一年后形成年度工作报告。 据介绍,每位市民每次鉴定文物的数量不超过...
3月13日,上海文物商店、朵云轩集团、上海市收藏协会三家试点单位开始试点民间收藏文物免费鉴定。三家试点单位由上海市文物局推荐,试点期一年。 3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试点单位之一——朵云轩集团,发现不时有市民前来登记信息,委托鉴定。而等候室里的黑板上,鉴定专家的姓名与鉴定流程,均一一公示。 “我是从河北遵化来的。”排号在第一位的刘女士称,自己是在网络上看到了新闻消息,于13日坐了20多小...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为“...
3月1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感应舍利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在此间展出。张亨伟摄 3月10日,“千年古港——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汇集了舍利、水晶念珠等百余件青龙镇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分“东南巨镇”、“盛世佛光”、“丝绸遗珍”三个部分。 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相传建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唐宋时...
3月2日,《东风西渐——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欧洲瓷器展》在哈密博物馆四楼展厅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欧洲瓷器132组168件,所有展品由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和孙建伟夫妇捐赠。展览将以传播、融合、创新、发展为线索,通过展品展示欧洲瓷器的发展历史、风格、种类等,呈现欧洲瓷器从仿造中国瓷器、融合西方文化元素、革新生产技术,到研发新产品并走向成功的发展历程。 ...
世博会博物馆外景。本报记者蒋迪雯摄 承载着世博历史和记忆的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将于今年3月底竣工,预计5月免费对市民开放。记者昨日从世博会博物馆获悉,这座目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世博专题博物馆将有4个常设展厅综合展示世博会160多年的历史,4个常设展厅除了回顾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未来世博会,还将开设3个临时展厅用于各种主题展览。 整座建筑恢宏灵动 世博会博物馆位于黄浦江...
一部呈现故宫“文物医生”日常工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挑起了很多人对这一神秘职业的兴趣和向往。3月1日,全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 该学院在现有“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未来还将适时设立金属(青铜器)、古家具、古建筑、壁画和纺织品修复等新的专业方向。 文物修复是一门“上手攒经验”的活,要成为一名合格...
“几千年文明,需要修复保护的东西太多,能修的人太少了。”古瓷修复大师蒋道银常感叹。但很快,他的遗憾可能会少些了。 3月1日上午,中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从这里出发,将培养更多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高水平新生力量。而蒋老这位70岁仍奋斗在工作一线的国家级非遗传人,是这里担任全职教授的业内专家之一。 36块碎片复原出凤首壶 文物保护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