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万幸!世界遗产都江堰工程几无恙 汶川地震不仅危及震区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也严重威胁着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在内的世界遗产地及1000多处文物的安全。 此次受灾地区是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集中地区,不仅有都江堰、青城山、大足石刻、兵马俑等世界遗产,更荟萃着藏、羌、回等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地震发生后,当地的文化遗产是否安然无恙躲过此劫?遭遇损失的文物建筑,该如何及时修复,正处于...
去年11月30日,曾报道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有可能来自四川本土。如今,新发现一个亚洲象齿板化石,再次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10天前,广汉一位农民在三星堆祭祀坑附近翻地时偶然发现了一块动物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一把石斧和一个玉璧。昨(2)日,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学家蔡开基教授鉴定出,该动物化石为亚洲象齿板化石,为三星堆和金沙遗址象牙来源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象牙数量之大...
杨官寨遗址出土物品圆环残片人面,与三星堆出土铜人面造型风格相似的消息,引起了文史界学者、专家和一些热衷考古学市民的兴趣。记者昨天采访了市考古研究院专家和三星堆博物馆有关负责人,他们共同认为,外形相似纯属巧合,文化层面上没有联系。 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官寨遗址考古队负责人王炜林说,从地理层面上来讲,三星堆文化属于中原文化之外的古蜀文化,而杨官寨遗址的文化类型是中原文化类型。正是因为古蜀文化很少见...
因为洪水的缘故三星堆文明逐渐衰败,古蜀先民陆续向成都平原迁徙,在此建立了金沙古国,金沙文明由此兴起……可是在三星堆与金沙之间,会不会存在一个节点,串联起两个文明,使之形成文化走廊,见证古蜀先民迁徙?昨日记者获悉,在新都区新都镇褚家村一建设工地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距今约4000年前、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的早期人类聚落遗址。这一发现正好印证了节点的存在。专家评价,该遗址向北是三...
杨官寨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绘有精美图案 人面陶片与三星堆文物有相似之处 三星堆出土的铜人面像 杨官寨遗址出土大量陶制炊具 罕见的蜥蜴纹彩陶盆,奇怪的大眼睛陶制残块,这些珍贵文物在杨官寨遗址考古中均被首次发现,这是记者昨日从杨官寨考古队获悉的。 ■史前聚落可能有“护村河” 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泾河北岸开阔的...
长年陈列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国家藏品——四块每块重达几吨的三星堆玉石上,被发现多处切痕的底端呈两头上翘的弧形,从而推翻了线切的传统结论,成为千古切痕之谜。 据发现这些痕迹的第一人、多年从事红山文化收藏研究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任楠近日介绍,2007年12月底,他在三星堆博物馆看到了几块一米多长、几十厘米高的玉石上有切割的痕迹,当时的讲解员李莉解释是线切的,但是他觉得有些切痕不...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古蜀文明研讨会”上,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徐学书研究员认为,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发现和研究,目前已澄清了古代历史文献和传说中的诸多谜团。 徐学书称:“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与东南亚青铜时代考古发现所表现出的紧密文化关系,证实了古代文献记载的古蜀人南迁进入云南,以及蜀人大军在蜀王子率领下南征越南北部高原建立国家,亡国后余部逃亡东南亚海...
新闻背景 影视人类学者杨干才、王毅夫妇通过7年的实地调查后发现,位于云南西双版纳中缅边境的曼蚌阿卡人的文化和民间叙述与三星堆有诸多关联,其中主要包括:阿卡人的口传史诗中的大立人相貌与大鹏鸟的传说相合;阿卡人世代口口相传的迁徙史诗,考证迁徙路线、器物、现有文化形貌,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三星堆指称体系;阿卡人船棺等现存器物所暗藏的文化遗迹和文化记忆,或许象征着三星堆作为长江文化源头一种解释体系的...
重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科考活动中的专家日前向记者介绍说,三星堆文明与2000多年前以云南滇池区域为中心的古代滇文化曾通过南方丝绸之路相互影响。 据考证,古滇国活跃于战国秦汉时期,拥有灿烂的青铜文化,而其特征之一是在青铜器上以圆雕的立体人像和动物像构筑群雕组合,表现战争、祭祀、狩猎、放牧、乐舞、纺织等场面性内容。 “这一特征在华北、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青铜文...
“大约6500年前,炎帝、黄帝与蚩尤三大部落中原大战之后,炎帝部落中的羌族夏侯氏与氐族蜀山氏从甘青高原进入川西高原。氐羌族就是最早的古蜀人,他们在龙门山北麓汇合,在龙门山一带生活繁衍……”9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什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龙门山与古蜀文明研讨会”在什邡举行,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龙门山在古蜀文明的起源...
青铜神坛 对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留给今人的种种谜团,研究彝族文化的专家近日提出新解,认为三星堆文物含有与彝族文化相关的元素。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员杨凤江1日在“探秘三星堆、寻访南丝路”科考活动中告诉记者,三星堆出土的几件最为重要的文物,如青铜纵目面具、青铜大立人、金银面罩、青铜太阳轮等,都蕴藏着三星堆文明与彝族文化的关联。 据杨凤江介绍,三星堆...
青铜神坛 19日早晨,芦山县城飘起了霏霏细雨,科考队在细雨中到达了樊敏墓阙遗址,探寻樊敏墓和芦山县其它地方出土的东汉石刻与三星堆文物在文化上的联系。 芦山县位于雅安西边,为古“青衣羌国”所在地。樊敏墓阙遗址位于芦山县石马坝青衣江畔,现已被辟为芦山县东汉石刻馆。樊敏为东汉蜀郡属国青衣县(即今芦山县)人,历任青衣羌国国丞、巴郡太守等职,并曾晋为司徒(未就职),位列三公,其墓...
考古专家在对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对比研究时发现,两者在器物材质、形态以及祭祀遗存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者在族属上可能具有同一性或连续性。 金沙遗址是四川继三星堆遗址后的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到目前,金沙遗址已经发掘出土各类珍贵文物数千件。 成都市文物考古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在对金沙遗址新一轮大规模挖掘中,考古专家有信心找出更多能论证两者文化一脉相承的学术论据。 据王毅介绍,早...
2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两根修复成功的三星堆象牙,光洁精美,令所见者啧啧赞叹。象牙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20年前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几十件象牙一直被“封藏”,直到两个月前,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的文化遗存保护新材料通过国家验收,“还原”象牙“真容”才成为可能。 修复的象牙,能经受颠簸 走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实验...
历时两年的13次考古发掘行动,大渡河中游一个商周文明遗址终于现身———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大渡河中游发现261处新石器至商周时期的遗迹,出土大量陶器和石器。据考古专家介绍,遗址明显受到成都平原的蜀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遗址中的成排石构房屋基址在四川尚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属罕见。 首次发现成排石房基址 自2004年以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两年间共对该区域内进行了13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