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东魏蝉冠菩萨像(资料图片) 13日,青岛机场高效完成了珍贵历史文物东魏蝉冠菩萨像赴日展出的运输保障任务。 据悉,东魏蝉冠菩萨像通高120.5厘米,重达223公斤,出土于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应日本美秀美术馆邀请,该国宝文物将赴日参加美秀美术馆专题展览。对于本次国宝文物的保障工作,青岛机场高度重视,根据文物的重量、尺寸及装卸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为客户设计保障方案。 ...
爱丽丝•尼尔,《Josephine Garwood》,帆布油画。 中国文物网7月21日编译报道:在Miro Venice举办的《爱丽斯•尼尔,上城》展览会由普利策获奖者、评论家兼作家Hilton AlsVictoria策划。该展览会由Als专为威尼斯画廊策划,包含尼尔大量之前未曾展出的绘画和纸上作品,充分展示了尼尔在曼哈顿上城居住期间创作的杰作。1938年,她先迁入西班牙(东)哈莱姆区,后来...
7月14日, 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展览在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开展。日本福井县有关代表和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等参加开幕并剪彩。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是以恐龙蛋化石为专题策划的展览,从蛋的生物学、蛋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恐龙蛋与巢的进化、亚洲东部的恐龙孵化地等方面,全面展示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浙江自然博物馆为该展览提供的恐龙蛋化石、恐龙复原模...
一尊佛像吸引参观者。刘新摄 新疆首次展示近10年文物修复保护后精品文物130余件。7月18日,《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幕。 当天,馆内展出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130余件,通过图片与实物对比、文字介绍、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它们在文物修复人员手中“旧貌换新颜”的过程。 据悉,此次展出的文物来自新疆各地,很多文物是第一次走出“...
希罗尼穆斯•波希,荷兰人(1450–1516)。《圣安东尼的诱惑》(作于1500-1510)。板面油画。38.6 x 25.1厘米。收藏于堪萨斯城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7月19日编译报道:自重新确认真伪之后,希罗尼穆斯•波希的《圣安东尼的诱惑》(The Temptation of St. Anthony)于6月30日在堪萨斯城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首次展出。与之一同展出的还包括《带刺冠...
13日,青岛机场高效完成了珍贵历史文物东魏蝉冠菩萨像赴日展出的运输保障任务。 据悉,东魏蝉冠菩萨像通高120.5厘米,重达223公斤,出土于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应日本美秀美术馆邀请,该国宝文物将赴日参加美秀美术馆专题展览。对于本次国宝文物的保障工作,青岛机场高度重视,根据文物的重量、尺寸及装卸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为客户设计保障方案。 7月12日下午,青岛机场按照...
7月7日,“银宴——奥地利施瓦策瑙古堡银器展”在海宁市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 展览展出的近百件银器均来自奥匈帝国著名的施瓦策瑙古堡。施瓦策瑙古堡有800多年传奇历史,其堡内所藏艺术品与古董数量众多、品质卓越,尤其是银器的收藏更是不同凡响。此次展出银制餐具都是用纯银打造,大部分是欧洲18世纪到19世纪贵族们使用过的。这些银器种类丰富,含括刀、叉、勺、餐盘等。结合图文版的说明,向观众展示了欧洲贵族...
7月6日,“一带一路笔墨传情——弘扬丝路精神谱写美丽篇章”展在故宫午门东雁翅楼展厅开幕。以“一带一路”为创作主题的40余件优秀作品悉数亮相。 据了解,本次展览汇集了刘大为、尼玛泽仁、蒋威、郭怡琮、孙志钧、程振国、张复兴、王梦湖、吴团良、师恩钊等10名著名画家的40余件优秀作品,以“一带一路”为创作主题,展出作品兼有工笔、写意,题材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基本涵盖了当代中国画的各种表现形式。 ...
7月6日,“玩 • 味十足——中国民间玩具展”在安吉生态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海盐县博物馆馆藏民间玩具精品近400件,包括祥瑞动物、香包、挂件、耳枕、泥塑玩具、吉祥寓意类的小玩具等。展览通过“拾趣”、“玩味”系列主题民间玩具的展示,让观众在欣赏民间艺术的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 同时,为进一步丰富展陈内容,增加与观众的互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开展当天举办了“玩游戏——...
6月30日,中国晚清“海上画派”代表人物蒲华的80幅真迹在山西博物院展出,作品涵盖蒲华的花鸟、竹石、山水、书法等创作领域,全面展示了这位晚清名家的艺术水平和书画特色。 此次名为“深竹幽香蒲自华——蒲华书画艺术展”由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出的80余幅珍品均来自浙江省博物馆和嘉兴博物馆馆藏精品。 蒲华(1832—1911),原名成,字作英,浙江嘉兴人。晚清“海上画...
6月30日,由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深竹幽香蒲自华——蒲华书画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展厅开展。展出的80幅书画作品,遴选了蒲华的花鸟、竹石、山水和书法等精品力作,全面地展示了蒲华的绘画水平和艺术特色,展期至9月3日。 蒲华(1832年-1911年),晚清“海上画派”杰出的书画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海派四杰”,是近代画史中一位独具丰沛创造力与传奇色彩的...
清末玻璃彩绘仕女图镜画白雪莹摄 6月30日,由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主办的《洋画·羊城·洋风》展览在该馆揭幕,展出了一批18至20世纪的“外销画”。该展览以“外销画与羊城生活、外销画与西洋风物”为主线,向市民介绍了清末民初广州乃至广东的社会生活。 清代“一口通商”政策造就了繁华的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广州一大批职业化的画匠,为适应西方人的审美趣味,积极吸收西洋画的技法,融合中国画的内容和...
日前,“千年马约里卡——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典藏”展览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幕。展览撷取意大利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馆藏精品陶器141件/组。展品选自从中世纪到近代各个重要时期、各主要代表性艺术流派的马约里卡陶瓷杰作,将马约里卡工艺从产生、传承、创新到发展的历史演变轨迹完整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充分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之美。 折磨人的农牧神的脸。1956年,帕布罗·毕加索作...
时间跨度达4000年的中华古钱币收藏展,7月3日在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钱币从商周到晚清,共有70种品类计4000余枚。从早期的贝币、刀币到明清的铜钱,基本涵盖了中华古钱币文化的整个历史过程。 中共光泽县委宣传部长陈进财表示,古钱币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收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中,中华古钱币也发挥了重要经济杠杆作用;中华古钱...
留有2000万年前的“五指”印痕,巨大的、约1公斤重的蜜蜡原石芊烨摄 琥珀蜜蜡是佛教的七宝之一。7月2日,一件留有2000万年前的“五指”印痕,巨大的、约1公斤重的蜜蜡原石在上海玉佛禅寺展出,惊艳全场。当日起,一场名为“时光之印,千年之约”的琥珀精品文化展举行。 罕见的琥珀蜜蜡的精品原石、美伦美焕的山水摆件和时尚挂件以及大量的佛教徒喜欢的佛珠手串……数万件琥珀蜜蜡制品让此间民众大饱眼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