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于美娜用镊子修复破损的古籍。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带火了一批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同时也让这份略带神秘感的工作变得可亲近了许多。在宁波,天一阁藏品修复部的修复师们也连带着火了一把,各路媒体纷纷前往探访,“藏在深闺”的寂寞小楼一时宾客盈门。今年初,记者再次走进天一阁藏品修复部,了解到,修复师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关注而发生改变,日复一日的修书补书仍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去年天一阁完成...
《绢地星宿图》修复后(局部) 10日上午,由苏州丝绸博物馆修复完成的珍贵文物《绢地星宿图》和一件“蓝地提花棉袍”完成接收。面对焕然一“新”的出土文物,前来接收的南京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赞叹不已,尤其是对重现光芒的珍稀宋代织物《绢地星宿图》表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一句“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似乎很轻松,究竟怎么好却道出修复这件文物背后的辛劳汗水。这件《绢地星宿图》是2003年南京花山宋...
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图像采集刘世佳、陈宁宁摄 工作人员在修复电影胶片刘世佳、陈宁宁摄 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和图像采集刘世佳、陈宁宁摄 上世纪前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戏剧故事片《沙家浜》……2994部、13770本珍贵的老胶片电影拷贝摆满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地下库房。这些数量大、种类全、价值高的老胶片电影,面临着保护、...
画廊布置图。图片:Matailong Du. 中国文物网2月7日编译报道:美国国家肖像馆的常设展览“美国总统”将进行大规模修复并计划于9月22日重新对外开放。届时,吉伯特•斯图尔特创作的乔治•华盛顿总统的画像“Lansdowne”在经过18个月的精心保护和分析之后将重新展出。除了提升总统肖像展览的物理空间(提升图形、照明、颜料等)外,国家肖像馆还将提升参观者的体验,采用新标签、解说文字并添加...
修复后的榨油坊 已经68岁的武连书没有想到,有生之年还可以闻到达子长村榨油坊的菜籽油香。炒菜籽、碾油面、入榨……年轻时学到的每一道工序,随着今年村里百年榨油坊的修复完成,在他脑海里渐渐清晰了起来。 达子长村位于西山区海口街道中平社区,武连书说从自己的爷爷辈开始,记忆中就有榨油坊的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油对于每家每户,还是稀缺的珍贵物资,方圆十多公里的村民都会到达子长村来换油。“那个大...
王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上官云 摄 从引起持续关注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到不久前备受瞩目的故宫“文物医院”挂牌成立,“文物修复”的话题一直热度不减。近日,记者采访了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修复师、《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角之一王津,了解到更多修复背后的故事。 从修复师到“故宫男神” 近来,王津“火了”,这位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修复师,走在街上时不时会被人认出“求合影...
横店镇官桥村,共有农户917户,2234人。这个大村,分为新区和老区。新区新房林立,外立面统一,村道宽阔,很有现代农村的气息,而老区则极富历史古韵,散落着20多栋老四合院,还有一条约400米长的老街。这个老区,官桥村视若珍宝,在环境革命中,坚定守护并不断地修复。 “一条老街,是一段历史,它镌刻着村庄的童年,保存着村庄的温情过往,能勾起人们儿时的回忆。”官桥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华介绍,村里的官...
1月25日上午,汕头市两处文物旧址——同文学堂和香园完成初步修复正式对外开放。 香园是位于汕头市外马路一处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红砖墙建筑,建成于1928年。目前馆内一楼共展有19台不同时期的欧陆古典钢琴,每一台钢琴都有超过100年的历史。
昨日,故宫神武门匾额下搭起施工架,启动修缮。故宫博物院介绍,匾额部分边框发现有脱落现象,此次修复主要是加固。 上周四19时许,神武门外的匾额部分边框发生脱落情况。经工作人员初步核查,边框其他部分也有松动迹象。因神武门是故宫博物院观众离院的主要通道,鉴于神武门匾额目前的状况已产生严重安全隐患,为确保观众参观安全,故宫于当晚对匾额边框松动构件进行检查并对松动严重的部分进行剔除,开始对神武门匾...
馆藏瓷器的保护修复项目是文物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笔者在参加了众多修复项目结项验收会后发现了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馆藏瓷器的保护修复项目中普遍存在。以下是笔者对这些问题做的一个分析。 第一,技术路线没有得到贯彻。为了表示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得很漂亮,让方案顺利通过审批,往往编制方案时在技术路线上会注明有仿釉、随色等步骤。但修复过程中可能是由于难度太大或是考虑投入与产出失衡,出现了对部分...
2016年12月20日,国图的古籍修复室内,李屹东正在对古籍进行修复。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隽辉/摄 在古籍修复师李屹东和潘菲的带领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七绕八绕才走到了隐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深处的古籍馆文献修复室。这是一个安静的空间,说话都不自觉地降低音量。窗外,是北京冬季的阳光,室内,是年轻的修复师和他们手中有着千百年历史的古籍。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有200余万册古籍,修...
1月12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历时一年,收藏于西南大学的两部唐宋珍本正式完成修复工作。 两部唐宋珍本为《唐人写百法名门论义记》和《文章正宗》。前者为唐敦煌经卷残本,钦有:“江津王氏晓传书斋藏”印,为国学大师王利器先生赠送给原西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珍贵文献。 《文章正宗》原为二十四卷,西南大学所收藏的为卷二十一的下半部。据四川大学教授祝尚书《宋人总集叙录》著录...
1月9日,在印度索拉普尔,中国国内专家展示经她们修复的挽词原作。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 摄 印度孟买大学季羡林研究中心1月10日举行仪式,为已修复完成的由毛泽东手书、悼念援华印度大夫柯棣华的挽词原作揭幕。 这一挽词原作日前在柯棣华家乡马哈拉施特拉邦索拉普尔完成修复工作。挽词原作宽82厘米,高172厘米,写于1942年12月29日。挽词写道:“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