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我省文物部门一手抓文物保护、一手抓文物考古,两项工作齐头并进,比翼双飞,双双取得突破性发展。 我省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多和保存长城遗迹最丰富的省份,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2015年,我省从基础建设和重大项目两方面同时入手,不断加大长城保护力度。截至2015年底,我省实现了分布有长城遗迹的38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保护标识和界碑界桩竖立工作,除西固区和民乐县外...
1月26日,市民在甘肃省博物馆观看“申猴朝岁——丙申新春猴文物图片展”。在新春到来之际,甘肃省博物馆举行“申猴朝岁——丙申新春猴文物图片展”,该展览汇集200多幅来自博物馆的猴文物图,描绘了猿猴啸聚山林的演化历史,讲述了人与猴同根相惜的亲缘关系,让人们了解十二生肖中猴代表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青城百年古民居(资料图片) 1月25日,记者从201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6年我省将启动修缮青城古民居、海藏寺等国保单位修缮工程,在文物保护上大下功夫。同时,还要增加100个示范性“乡村记忆”博物馆,启动新建至少50个“乡村记忆”博物馆。 据了解,今年文物修缮工程相继展开的是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嘉木样寝宫等建筑的修缮、油饰彩绘、壁画保护及电力照明改造工程,青城古民居、永泰城址...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24日表示,2015年甘肃开展83项文物考古工作。其中,配合该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及水利、能源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71项,较上年增加了一倍;结合重大学术项目,联合中科院考古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开展了12项考古发掘项目。 2016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24日在兰州举行。马玉萍介绍,去年甘肃对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泾川佛教遗址、临洮马家...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24日表示,2015年甘肃开展83项文物考古工作。其中,配合该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及水利、能源等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开展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71项,较上年增加了一倍;结合重大学术项目,联合中科院考古所、西北大学等单位开展了12项考古发掘项目。 2016年甘肃省文物局长会议24日在兰州举行。马玉萍介绍,去年甘肃对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泾川佛教遗址、临洮马家...
近日,甘肃文博服务中心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龚德才、山西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钟家让、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技术保护室主任邓天珍等专家组成专家组,对靖远县博物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验收。 专家组在听取了甘肃文博服务中心项目组汇报并考察了文物修复现场后,一致认为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规范进行实施,采用传统的书画修复技术,保护修复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17日向记者披露,该院将于今年发起成立甘肃文物保护技术创新联盟,旨在从技术供给侧发力,协助全国更多省份进行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王旭东介绍,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技术较为成熟,已从技术上帮助指导西藏、宁夏等多个地方进行文物保护和修复。但是,与全国各地旺盛的文物保护需求相比,文保领域的专业人员有限,技术供给严重不足。 王旭东表示,这个联盟将整合多家博物馆、研究院、高校和企业,共...
时至今日,古钱币市场被炒作的越来越厉害,价格的高低是真是假,众说纷纭,对于初来乍到的入门收藏者来说,多学习点古钱币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让小编来简单分析一下如今的古币市场! 中国的收藏界风起云涌,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种之一便是钱币,而古钱币收藏大军也不断壮大。有业内人员认为,古钱币市场已经红火了十几年,未来总的趋势是不会发生转变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商务发展之后,...
据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披露,近日,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岔巴村那奴山庄发现一幅消经、阿拉伯文、波斯文三种文字撰写的古籍经字画。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少语古籍处专业人员对这幅东乡族古籍进行了初步的翻译、研究和鉴定。经鉴定,作者为清代东乡族著名学者中国伊斯兰教胡门创始人马伏海。 马伏海,东乡族,中国伊斯兰教胡门门宦创始人,经学大师。生于1715年,祖居东乡红泥滩(现高山乡岔巴村那奴社),他精通伊斯...
近日,甘肃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揭晓,玉门市博物馆王璞所创作的《玉门历史考古》一书获得三等奖。 据了解,此次共评出奖项308项,其中90%奖项被省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单位作者获得,县一级仅有玉门市、西峰区、天祝县、通渭县、庆城县等8个县(市、区)作者获得。《玉门历史考古》也是甘肃省县、市两级文博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社科成果。
中国首个以“北茶马古道”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1日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建成开馆,其中近千件文物和遗存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北茶马古道”历史文化。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多半会首先想到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但相关文物佐证西北也存有这一遗存。一块由考古人员发现于2009年的石碑上刻有“茶马贩通番捷路”字样,康县由此成为发现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 康县“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博览馆馆长杨清军...
12月26日,两名参观者在康县“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博览馆内观看刻有“茶马贩通番捷路”的石碑。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说起“茶马古道”,人们多半会首先想到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但相关文物佐证西北也有。2016年元月,一个以“北茶马古道”的历史遗存和文物为主题的博物馆,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建成开馆,其中近千件文物和遗存展示了鲜为人知的“北茶马古道”的历史文化。 康县“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博览馆馆长杨清...
发现 1994年4月25日,韩伟拿着巴黎收藏家朋友戴迪安寄来的机票,坐上了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的飞机。这是他第二次去巴黎了。当时作为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韩伟,想为刚建成没几年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做说客,向法国企业家寻求资金以帮助中国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 “漫步在清晨的巴黎街道上是一种惬意的享受。”韩伟在后来《天涯足痕:海外考古访问路》中如此回忆。在法国更重要的是工作,韩伟在戴迪安...
掩于黄土2000余年,流失海外20余年,如今,它们终于“回家”。7月20日,曾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32片春秋时期秦人金饰片,在甘肃省博物馆完成了交接,同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拉开序幕,免费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这是中法两国间首次通过协商合作,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的成功案例。 □回归 32件金饰片正式移交展出 20日,流失海外20余年,包括秦人图腾鸷鸟在内的32件大堡子山...
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新旧时期的马家窑及齐家文化彩陶、汉代及宋金时期的临夏砖雕、各式古董“豪车”、红色藏品……近日,甘肃临夏州青韵民营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完成布展,免费对外开放。该馆所收藏的三万六千余件“宝贝”均为私人藏品,旨在为时代保留记忆。 记者在博物馆内看到,玛瑙、黄河奇石琳琅满目,老旧电视机、缝纫机等古典家具一应俱全,早期的茅台酒、红色收藏、原始农机具等藏品种类繁多,让来客有种“穿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