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简介: 本书是一部反映洛阳地区铜镜发现与研究的工具书,内容分为绪论、上编、下编及附录等四个部分。绪论包括两篇综述性研究论文;上编著录自战国至宋金元明时期的铜镜300面;下编对近60年来洛阳铜镜的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记述;附录为主要参考文献、《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有关铜镜资料。 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美术史等学科的研究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
日前,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申报的中医正骨博物馆项目通过了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该院拟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白马寺院区建设国内首家正骨博物馆。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是在平乐郭氏正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产业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省级中医骨伤专科医院。2008年,“平乐郭氏正骨法”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2010年,入选国家第二批“中华老字号”保护名录。...
16个不同版本的《义勇军进行曲》,1万8千多张清代至民国的老唱片,近4000盒16毫米和8.75毫米的老电影胶片,130台中外多种型号的老留声机,20多台各型电影放映机,400多幅自195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电影宣传画……这些全部是由洛阳市民张建洛几十年来个人收藏整理,如今,这些宝贵的历史记忆不久将免费奉献给大众。 10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探访这个由个人...
25日,大河报记者从洛阳民办博物馆发展促进提升工作会议上获悉,洛阳市又有13家民办博物馆获得河南省文物局审批,截至目前,洛阳市共有34家民办博物馆。此外,洛阳市将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对民办博物馆的提升工作。 据介绍,新批复的13家博物馆分别为:洛阳唐白瓷艺术博物馆、洛阳保险文化博物馆、洛阳志成酒器博物馆、洛阳市洛卫军品博物馆、洛阳华源艺术博物馆、洛阳星月紫砂文化博物馆、洛阳钟...
记者从洛阳民办博物馆发展促进提升工作会议上获悉,洛阳市又有13家民办博物馆获得河南省文物局审批,截至目前,洛阳市共有34家民办博物馆。此外,洛阳市将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对民办博物馆的提升工作。 据介绍,新批复的13家博物馆分别为:洛阳唐白瓷艺术博物馆、洛阳保险文化博物馆、洛阳志成酒器博物馆、洛阳市洛卫军品博物馆、洛阳华源艺术博物馆、洛阳星月紫砂文化博物馆、洛阳钟鼎青铜艺术博物...
昨日,备受关注的洛阳古城(老城区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项目传来消息:经过3年的酝酿和规划,该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共投资85亿,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以明清建筑风格为基调,集文化展示、文化创意、文化商业于一体的文化示范区。 [现场] 投巨资保护整治,旧城将换“新颜” “听说有搬迁规划的时候,我们就盼着能早点落实,然后置换房子或用赔偿...
彬县五代冯晖墓甬道东壁壁画 孟津新庄五代墓甬道东壁壁画 2011年在洛阳市孟津县新庄发现一座规模很大的壁画墓,墓葬全长30米,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在甬道和墓室壁上装饰有壁画和雕砖。因该墓屡遭盗掘,墓室壁画损毁严重,但位于甬道两壁的壁画保存完好。由墓葬的形制和壁画、砖雕的风格内容可以判断墓葬的时代为五代时期(906年-960年)。 两幅壁画长2.28米、高约2.2米,上面各绘3个人物,...
为配合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做好文化援疆工作,近日,200余件清代及民国民俗文物在洛阳民俗博物馆装箱完毕,将调拨至新疆库尔勒博物馆,填补该馆汉文化文物空白。 洛阳民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后,为加强文物交流,充实博物馆馆藏,今年7月,新疆库尔勒市向我市发出文化援疆申请。经省文物局批准,在市文物局大力支持下,洛阳民俗博物馆将清代及民国时期的顶子床、大衣柜、八仙桌、食盒等200余件...
近日,河南省文化厅向河南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颁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牌匾,这也是国内首家青铜工艺非遗展示馆。 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位于洛阳伊川烟云涧村,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烟云涧青铜器制作技艺第十七代传人、民间工艺大师、洛阳烟云涧青铜工艺博物馆馆长方长站介绍,早在夏商周时期,王室选定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祭祀宝地就位于烟云涧村南九皋山金鼎峰下,历代宫廷使用各种青铜礼...
一次偶然的发现,沉睡数百年的“洛阳一号”古沉船重见天日。这艘洛河滩上发现的清代古船,是洛阳市首次在运河故道发现保存较好的沉船。8月2日,经过周密的计划,洛阳市文物部门将这艘古沉船整体“打包”,搬迁至回洛仓。 2日早晨7时许,偃师首阳山镇洛义井村附近的洛河滩边就热闹起来,“打包”完毕的“洛阳一号”古沉船即将整体搬迁。 2013年9月的一天,因中州渠放水,古沉船被“冲刷”露出地面,一位...
没有庙了 都拆了 洛南县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共有三座大殿,原占地面积为752平方米,整体长约15米,宽约9米,清代进行过几次翻修。长征时期,红25军经过洛南时,曾在这里召开过群众大会,因此成为洛南县19处革命教育遗址之一。 “哦,你说城隍庙,唉,没有庙了,都拆了,盖商业大楼了。”7月17日上午,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洛南县城中甫路发现,城隍庙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商品楼盘。城隍...
入夏以来,天气骤热,为了确保景区用电安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景区用电、用水、消防通道、文物安全等方面,展开了一次全面排查。 夏季是用电高峰,线路负荷加大,为确保展区、办公区用电安全,更换了老化的插座,对沿线供电线路树枝进行修剪;对地下展区使用二十余年锈迹斑斑的巨型吊灯进行拆除,消除安全隐患;对应急灯、应急通道进行检查,确保畅通。此外,控制中心还对技防设施进行了定期维护...
天子驾六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型多 站在东周王城广场“天子驾六”雕像前,洛阳城东西主干道中州路上车辆往来穿梭不停,大概当初厚葬“天子驾六”的古人不会想到,2000多年后,这块风水宝地会惊扰地下的生灵,并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下停车场和“天子驾六”的争论在洛阳已不算新鲜事儿。在沉寂了多年后,最近,洛阳市停车办又将与“天子驾六”紧邻的古玩城恢复地下停车场提上议事日程,也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
随着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先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三朝古都洛阳一天“收获”两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万里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唯一的交汇城市,古都洛阳再次聚焦世界目光。 在中国大运河项目中,洛阳有含嘉仓遗址、回洛仓遗址入列,这两座大型皇家粮仓遗址,排列有序,规模宏大,有力印证了隋唐大运河保障重大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的重要功能。 在丝绸之路项目中,洛阳“一城一门一关”入列,即汉魏洛...
侵华日军当时发行的军用手票 侵华日军当时使用的酱油桶 王洛卫在展示侵华日军当时穿的军大衣 7日既是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市退伍军人王洛卫创办的民间博物馆“洛阳洛卫军品博物馆”开馆9周年的日子。不久前,王洛卫专门在由农家院改造成的博物馆里增加了一个“侵华日军罪证展厅”(下称“罪证厅”),把他多年来搜集到的日军侵华罪证进行了集中、免费展出。 “时光可以流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