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各地高考陆续开始查分,让人们想起了古时候的状元。“状元”的称呼始于唐朝,从唐朝到清朝的1000多年中,共开科考试745次,有据可查的文状元共录取653人。而其中很是有些与众不同的另类状元。 饽饽状元 清康熙三十六年丁卯科的状元,是江苏铜山人李蟠。他家境贫寒,进京科考时没有盘缠,便带了30个馒头。每天早中晚,顿顿吃馒头。开考那天,别人都交卷了,他还没答完,急得满头大汗,一直写...
鲁:馒头饺子面食当道 山东人的“年”过得很热闹,广义的年饭,指的是正月十五以前的吃喝。每年进入腊月二十六七,家家户户就开始蒸饽饽、做年糕、包包子。 鲁菜在历史上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自宋代后便成为了“北食”的代表,并且在明清时期遍及京津唐,还辐射东北三省,因此可以说是我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 基于鲁菜的主力还...
中新社景德镇10月20日电 (周宇斌)在第八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举办之际,景德镇元代馒头窑“复活”点火仪式于10月20日上午在当地古窑民俗博览区举行,消失了800年的元代馒头窑窑火再度燃起,与之同时点燃的还有同为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的明代葫芦窑及清代镇窑。 20日上午10时许,在拜祭了风火仙师童宾之后,镇窑、葫芦窑和馒头窑前的太平窑火被相继点燃。11时许,景德镇元代馒头窑“复活”点火仪式正式...
新华网西安3月31日专电(记者 梁娟)陕西省考古人员日前在宝鸡市一处金元时期的古墓中发现大量反映西府民俗的画像砖。这些画像砖雕刻了许多家庭生活的场景,其中一块画像砖上清晰地显示出当时的人已开始用笼屉制作馒头之类的面食。 据了解,这是宝鸡市目前为止发现最早反映金元时期西府民俗的文物,目前已有60多块画像砖被运至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这些画像砖均为陶土质地,多数是长52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雕刻的...
在老家具,尤其是文物家具修复当中,根据文物家具保存和保养的损坏程度,一般是采用牛角、玛瑙做成不同的工具来进行擀光处理,去脏去旧。但对于有些放置了许多年的老家具尤其是文物家具,采用牛角、玛瑙等去污去旧法就显得有些过硬。 在传统老红木家具去污中,一般都采用牛角、玛瑙等做成的工具进行处理,但去除污旧的同时,也会对家具表面产生划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著名文物修复专家王秀林先生,经过多年试验研究,发明了一种...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馒头窑系半倒焰式间歇窑炉,燃料使用煤炭,进行氧化焰烧成,是我国北方古代磁州窑等窑场具有的地方特色、最有代表性的窑炉类型。 馒头窑炉的内部全由耐火砖砌成,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细若盘蛇,粗如扭龙。彭城窑工为馒头窑赋予传奇般的生命力,当地陶工将经营磁业生产叫做“闹窑”,可见窑炉在陶瓷生产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馒头窑建造时,地基需要非常坚固且呈马蹄形,窑顶呈半球形,外形很像我国北...
近日,余干县文物工作者在该县瑞洪镇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一处明代窑址。 该窑位于瑞洪镇上湖和下湖之间,名叫曹家庄窑址,为馒头窑,专烧砖块,高两米,宽两米,保存完好。从砖的情况看,每砖规格为长1尺2寸,宽4寸,厚2寸,质地为青灰色,烧制精细,砖块端部印有“饶州府余干县提调”铭文。 据记载,朱元璋采纳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到明洪武十九年...
省博文物维护手段新奇 馒头修文物 记者 周明佳 摄 清理这件明朝木雕用了10多公斤馒头 记者 周明佳 摄 馒头可以做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的回答都集中在吃上。但在云南省博物馆技术人员手中,馒头却是修复文物的法宝。在对一件明朝木雕的清理维护中,技术人员用了10多公斤馒头,一点一点粘掉缝隙里的灰垢,让精美木雕重现光彩。近日,记者走访省博时得知,技术人员在挖掘维护手段的同时,该博物馆还不断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