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雪岳读书图》轴,明,萧云从绘,纸本,设色,纵125.3cm,横47.7cm。 本幅自题七言长诗一首,款署:“壬辰长至,为以至社盟作雪岳读书图。时得三秦好音,附此小歌呈教。钟山梅下弟萧云从。”钤“萧云从”、“尺木子”印2方。“壬辰”为清顺治九年(1652年),画家时年57岁。 萧云从的山水画风格多样,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风貌是笔墨多方折而枯瘦,且在方折的骨体中加入一些皴擦,略有渲染,显得笔...
7月17日,声音密码中的古典文学——“传统读书法吟诵”系列课程在温州博物馆开课。由温州市文联创研室副主任、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温州市吟诵学会副会长陈胜武先生主讲。 在系列课程的首堂课上,陈老师从七言律诗的吟诵实践引入,让学员们主动去发现传统吟诵与今人朗诵的区别所在。其后,趁热打铁,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词为例,将传统吟诵的基本发声规律通过这些案例逐一讲解。学员以集体跟读、单独试...
李世俊少年学书,从唐人楷则起步。开始便以传统的经典作为自己师法的根本。及长,便向辽海耆宿、书法大家沈延毅、杨仁恺先生请益。沈老对于北碑的见地和创作实践,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青年李世俊。尤其是沈延毅先生丰富的用笔方法 ………… 书画家李世俊印象 艺术小资料:李世俊,满族,号锲斋、怀虚堂主人,民建中央委员;出生于天津,辽宁海城人,现居北京。编审、教授、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
炎炎夏日,一杯清茶一缕书香带给您的不仅是夏日中的一丝清凉,更有内心深处的平静。正值“第六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书香企业活动”期间,老窑瓷博物馆响应“阅读+我”的行动计划,特别推出经传雅训读书会活动,让来自远古的文字为您吹送丝丝凉风。 说起《诗经》,人人都能随口诵出篇章字句。但《诗经》诗篇之繁浩,词句含义之陌生也让现代读者望文生畏。其实,只要找到合理正确的解读方式,《诗经》的理解并不难。...
“鲁迅的读书生活”展览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张茜翼摄 6月30日,“鲁迅的读书生活”展览30日在海口市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不少读书爱书人的目光。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他以犀利的文笔,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批判精神,高度的自省意识,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鲁迅一生读书四千余种,自记书账九千余册,令人感佩。 读书、教书、编书、译书、著书,鲁迅的一生与书相伴,却不仅是一介书生。...
5月教育月活动推出后,萧山博物馆迎来了一批批热情的观众前来体验,博物馆大厅内异常热闹。结合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在5月21日下午开设的阅•文博读书会则再次把博物馆教育月活动推向了高潮。 携手5.18,喜迎G20,阅•文博读书会是萧山博物馆在教育月期间推出的一项新活动。读书会借助博物馆里的各类文博历史类书籍、社会各界捐赠的各种历史、休闲类书籍,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读书交流...
读书会现场 24日,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大辛峰村“圣学图书馆”举办读书会,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立三应邀作精彩演讲,昌平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刘全新、崔村镇党委书记韩军到会祝贺,来自中央财经学院、北京化工学院200多名学生及圣学图书馆志愿者参加了读书会。 舞蹈《好一片艳阳天》 读书会在欢快的舞蹈《好一片艳阳天》中拉开惟幕。 著名文学评论家冯立三在演讲 读书会由著名主持人席立娜主持。现...
网友提供“义顺巷16号”图片 近日,淮安市民周耀禾告诉澎湃新闻,他位于淮安市清河区漕运西路义顺巷16号的一处祖宅,早于2009年3月被确定为市级不可移动文物,但现在却面临着被拆掉的危险。 周耀禾说,这是因为淮安要打造“总理童年读书处周边特色街区”的商业项目,欲将该处祖宅征收并加以拆除,然后再重建一批全新的仿古建筑。“文物拆了就没了,再建新的假古董,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对这一说法,清河区房屋...
图中所示这方匾额,纵0.98米,横1.96米,红木宽框,漆黑色,四角用金彩画卷云纹,上下边框中部用金彩画古钱纹;匾心为樟木,围紫红牙边。榜书“室雅书香”四字楷书,雕双勾凹刻笔画,填黑漆,右上角钤刻阳文长方印“东注”,左侧下角落款墨书“钱南园”,下钤刻阳文印“南园”。这方匾是悬挂于书斋的匾额。此匾为德行语,显示读书环境。 据查资料,钱南园即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
中国古人有在收藏的字画上题诗写字的习惯。一张古画,特别是一张名画,上面往往有一系列题言,甚至写得满满当当、比比皆是,同时又附有印章。故宫博物院里就收藏了大量清朝皇帝鉴赏过的名画,上面盖满了鉴赏的御印。但是,这个习惯在近代已不多见,当代就更为少见。老舍先生是个例外,他还保留了这个习惯。 有一次,他收藏了一幅清末画家黄慎的小幅山水《孤崖清话图》——两个古人站在一座孤崖上,正在对话。黄慎自己题诗曰:“...
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维修,备受关注的三苏祠将于明年初重新开馆。11月30日,记者从三苏祠博物馆获悉,工匠们在当年苏东坡的读书处,意外发现一口古井,“井口挨着苏东坡从小读书的地方,说不定里面能找到苏东坡当年使用过的物品。”三苏祠园林基建部主任林小平说,在井内发现明清瓷片等物品。此外,三苏祠在修缮过程中还有考古新发现:发现馆内一株900多岁的荔枝树。
读书之乐,在于博览群书,读书之趣,在于家藏万书,读书之喜,在于手有价值的书。而收藏是一门学问,研究学问那就离不开书。所以,收藏和读书是相辅相成的。 我闲来无事时,爱到古玩市场闲逛,有一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古董商人手头都摆有一二本,关于收藏的书,无生意时便拿来读。我问过一位古 董商人,他说,以前做生意,就是瞎闹,不懂装懂,后来我看了几本古玩收藏方面的书,受益匪浅,做起古玩生意来,心里也踏实,...
环法自行车赛的领骑 燕乌集阙读书会250次活动 燕乌集阙读书会成立七年以来,我们一直用“共学”作我们响亮的口号。礼记上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七年来,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读到易经“睽”卦,这个观点我们要以“人心惟微”的理解,来细细体会读书会中的大家彼此的差异了。 孟子曰: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所谓共学。共字有很大迷惑在其中。我们原以为所有的人来学就是最大的相同。而...
在抗日救国的呐喊声与杀敌声中,还有另一股隐忍强劲的大潮在集结行动。一批批的青年与导师们冲出沦陷区,去建造战火纷飞下的另一座校园。这是一部中华民族在危亡关头用文化的武器进行拼搏的历史,里面的人、学校、思想、言行、著作都闪耀出迷人的风采与巨大的光芒。 1998年秋,我在北大朗润园与季羡林先生谈起“西南联大”的往事。先生说出一番话来:“本来读书需要安静,可是西南联大在战争环境里,书却读得那么好...
7月4日上午,常州觅渡桥小学四(5)班学生与家长36人来到洪亮吉纪念馆,参加了洪亮吉纪念馆举办的“快乐暑期•爱读书•观展览”主题活动。活动围绕弘扬常州名人爱国主义精神,学习研究“洪深创新艺术精神与传承”这个主题展开。 朱剑虹老师向学生与家长们详细介绍了洪亮吉故居的原况与近景,洪亮吉主要生平事迹及其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的影响,并对洪深创新艺术精神与事迹作了重点介绍。活动中学生与家长通过爱读书,观展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