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张大千被认为是中国画史上“有数的画荷大家”,他在花鸟画上的造诣,不仅来自对古人的追摹,更来自于对各种花卉的养殖和深入观察,以及对古代有关画谱的烂熟于心。 “田田翠盖凈无尘,绿水琉璃一桨新。欲唱采莲迷近远,不知何处是花身。”张大千的荷花别有一番风味,本幅未署年款,从风格上推断应属早期之作。此件《荷花》以率意的大写意手法写荷叶,纵笔挥洒之后,经过层层晕染再以淡赭入墨,使之更有精神更具立体感。荷花...
《荷花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63.4cm,横47.5cm. 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 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碗径15厘米,撇口,口沿略外翻,直腰深腹、圈足略高,胎质细白,内外施满釉,釉层厚润呈色亮青,碗外壁釉下用青花绘荷花纹和连续波浪纹,内底绘人物纹青花呈色深蓝,有结晶斑,用笔流畅,形象生动,应为明代弘治时期由景德镇民窑烧制。现市价在5000元左右。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与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 林风眠的作品近年来叱咤拍坛,无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都受到藏家的追捧,在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会上也是频频刷新记录:香港佳士得05春拍会上,林风眠的《金秋》以510多万元成交,每平尺达1...
齐白石一生对荷花情有独钟。他出身湖南湘潭农家,早年在家乡生活时,从新宅梅公祠到老屋星斗塘,“沿路水塘内,种的都是荷花,到花盛开之时,在塘边行走,一路香风,沁人心胸。”(《白石老人自述》)晚年定居北京后更是情牵故乡,在游览北海时他赋诗道:“人生能约几黄昏,往梦追思尚断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闲看北海荷千顷,强说潇湘水更清。岸上小亭终日卧,秋来无此雨声声。”将对家乡的思念融化于碧波千顷的荷...
缸口径18厘米。景德镇窑生产的各式古缸,大抵可分类为三种用途:大者放在屋内或庭院,缸内蓄满了水,既可防备祝融兄的不期而至,又能养鱼或养荷花,美化环境;小者置于案头,作观赏清供之用,又可替代笔洗;不大不小者作为日用,贮盛饮用水,以供防暑解渴之需。 该缸以釉下与釉上相迸之彩,绘莲塘荷花与翩翩起舞的鹭鸶,寓意“一路连科”。这类纹饰,原先在雍正时期的斗彩盘上多见,以祝愿考生科考顺利、连中三元,故博得...
嘉兴博物馆供图 暑天赏荷别有一番情趣。无论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美丽,还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气派,抑或“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灵动,荷花不仅给人间增添了一抹亮色,更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嘉兴博物馆收藏一幅程十发行书、设色荷花图扇面。 程十发(1921-2007),善画人物、花鸟,在连环画、年画、插画等方...
春有牡丹夏有荷,秋有菊花冬有梅。四季皆有花开,岁岁都有花香。而夏天的代表花便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它有摄魂夺魄之美,更以其高洁孤傲的性格使得无数人为之膜拜。古人便把荷花绘制在瓷器上,以表达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今择选一组精美的荷花瓷器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在赏荷花,随便...
荷花是盛夏动人的表达,入夏后的荷塘岸边,总不乏画家的身影,他们仔细观赏着荷花,将心中的热爱表达于纸面之上,让荷花幻化成艺术化的符号,定格在世间,永恒便多了一种成为经典的可能。 呈现在眼前的这幅《荷花》画作(见图),创作于民国时期,传世到如今,称作经典也不为过。其作者凌文渊(1876—1944),名庠,字文渊,号直之、隐峰居士等,江苏泰州人,近现代著名画家,清末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后为江苏...
遗产编号 ⅲ―6 所属地区 甘肃·庆阳·西峰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民间舞蹈 申报人/单位 庆阳市西峰区 申报日期 2006 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源千这里,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
清早期木雕荷花角花 荷花,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花之一,不仅文学作品,就连日常所用器物上也雕刻有许多荷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几件古代荷花雕刻藏品。 图1所示是一对清代早期木雕荷花角花。其长42.3厘米,宽19.5厘米,厚2.3厘米;采用镂空雕的形式,雕刻着一丛静静盛开的荷花,好像一阵清风吹过之后,肥大的荷叶翻卷着,纤细的荷花垂下了头;另有含苞待放的荷花迎风而立。角花是我国古代建筑上常见...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的动感。盏托中心内凹,刚好稳稳...
夏日炎炎,在一年最热的三伏天中,南京博物院推出了一系列“清凉”的新展,如“荷花专题展”等。朱耷、张大千等画家均以荷花为题材创作过。同时,“方若琪先生捐赠书画展”也于昨天在南博举行,令观众领略了岭南画派的风情。 南博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万新华告诉记者,中国画家自古以来便喜欢以荷花为母题进行创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南朝梁元帝萧绎所画的荷花图,可能是最早的画荷之作。从那以后,历代画家纷...
没骨花鸟创始于北宋徐崇嗣,至清初恽南田趋于成熟。及至民国时期,吴湖帆的没骨法“吴装荷花”雍容艳雅,无与伦比,堪称画坛独步。影响所及,如弟子陆抑非、张守成,外孙女徐玥等,均有没骨法荷花画作传世,而以陆抑非没骨荷花得其师衣钵,又别树一帜。观陆氏荷花,“艳媚”过于其师,而仍未流于“俗媚”,达到了“艳”和“雅”之间的最佳契合。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