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月5日,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和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办的“国门生物安全展”举行开展新闻发布会。 “国门生物安全展”以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等生态建设内容为契机,通过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物种资源保护、当前面临的形势、如何保护国门生物安全等内容,引用禽流感、疯牛病等典型案例,并用纪录片、科普动画、实物演示等方式,引发公众...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国门生物安全作为生态安全和国家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不断加剧,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由于对生物物种重要性的认识不深,我国长期以来生物物种资源丧失比较严重。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就是有效防范外...
为宣传安吉新园的建设风貌,及时了解社会公众需求,广泛吸取社会各界对新园建设、展示教育、开放服务的建议,为开馆后志愿服务、馆校共建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11月10日至11日,浙江自然博物馆邀请公共文化义务监督员、志愿者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共建社区和学校代表、教育机构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兄弟博物馆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近40人,在安吉新园欢聚一堂,为提升新园服务水平献计献策。 10日下午,全体参会人...
7月18日,浙江自然博物馆馆与北京自然博物馆合作共同举办的“恐龙木乃伊——浓缩的生命”展览在该馆C临展厅正式开幕。展览通过大量古生物化石展现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并展现给观众他们是如何成为木乃伊并且以木乃伊形象成为化石。 本次展览将持续2个月,于9月18日结束。(浙江自然博物馆)
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馆等单位主办的“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活动”已圆满结束,并将在8月初组织大陆学生在该博物馆大厅开展夏令营分享会,同学们将以PPT的形式,将自然探索之行中的所见、所想、所感,与同学和家长及观众们现场分享。 完成展览设备选用和使用情况专题调研 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布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展览选题定位、展览创意策划、内容文本编写,展示初步设计等工作,展品征集和场外制作已全面...
7月14日, 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合作举办的“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展览在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开展。日本福井县有关代表和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等参加开幕并剪彩。 “恐龙蛋—恐龙诞生之谜”是以恐龙蛋化石为专题策划的展览,从蛋的生物学、蛋化石的发掘与研究、恐龙蛋与巢的进化、亚洲东部的恐龙孵化地等方面,全面展示恐龙蛋最新研究成果。浙江自然博物馆为该展览提供的恐龙蛋化石、恐龙复原模...
7月4日至13日,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7年两岸中学生自然探索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来自台湾、浙江两地的中学生代表及两馆科教人员共35人一起度过了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 为期10天的自然探索之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营员们先后参观考察了杭州西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鲁迅故居、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新昌硅化木地质公园、义乌恐龙足迹化石点、良渚博物院、长兴金钉子地...
为配合“浙江恐龙大复活”特别展览,让观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更深入了解恐龙如何科学地复原,日前,浙江自然博物馆邀请了著名恐龙复原艺术家张宗达先生作题为“恐龙复原工作心得”的科普讲座。 本次特别展中的恐龙复原模型和复原画大部分由张宗达先生创作。讲座主要介绍了恐龙复原基本准则和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衔接两方面,讲座为观众呈现了大量恐龙复原中所需要的知识、工作方法和工作背后的故事,以保证恐龙复原的科学性。讲...
长尾雁荡鸟复原模型 “浙江恐龙大复活”特展推出近一个月来得到了观众的厚爱,展览开幕后,浙江恐龙的复原工作还在进行中,近日,又有四个复原模型加入特别展,分别是丽水浙江龙、孵蛋中的伤齿龙类、长尾雁荡鸟和临海浙江翼龙四个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同时我们还对应加入了丽水浙江龙后下肢、伤齿蛋窝化石和临海浙江翼龙肢骨化石。 丽水浙江龙化石于2000年发现浙江丽水莲都区,是浙江省首次研究命名的甲龙类化石。...
为进一步加强先进自然科学知识对农村的渗透力、辐射力和感染力,丰富农村百姓的业余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浙江自然博物馆将继续在省内开展文化大礼堂巡展活动。上一站在缙云县河阳村文化礼堂和河阳小学、仙都小学开展的巡展活动,先后有400余名孩子及成人参与,巡展活动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接下来的6月15和16日,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巡展活动将再次启航。这次我馆将与长兴县博物馆合作,在长兴县夹浦镇丁新...
一亿年前白垩纪时期,浙江大地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乐园,所以浙江是恐龙化石的重要产地之一。本次展览主要以浙江发掘的恐龙化石为主线,从浙江恐龙的发现——研究——复原——“复活”四个维度展开,采用多种方式向观众展示从恐龙化石到骨架再到生态复原的过程。 看点一:化石与研究 展览展出的恐龙、恐龙蛋等化石标本是近30年本馆专业人员在浙江发掘的恐龙化石的集中展示。研究团队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观察、化石修理和...
6月1日到2日,由浙江自然博物馆和缙云县文广新局共同举办的科普下乡活动,为村民和学生们送去了金鸡报晓——酉年生肖展、虫豸魅影——中生代昆虫化石展两个流动展览以及科普活动。 展板吸引了很多村民和学生驻足观看,通过博物馆科教人员的讲解,大家进一步了解鸡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中生代昆虫化石的科普知识。随后工作人员在活动室播放了科普影片“鸡蛋孵化视频”、“飞禽传”,还穿插进行了鸟类标本观察活动、科普问答以...
你见过几亿年前浙江大地上的恐龙吗?浙江都有些什么样的恐龙?同在浙江,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6月1日,浙江自然博物馆送出一份六一儿童节大礼:“浙江恐龙大复活”展在这里开幕。 这是浙江本土恐龙第一次大规模集体亮相,展览囊括目前已确定的省内所有恐龙种类,包括浙江吉兰泰龙、天台越龙、礼贤江山龙、丽水浙江龙、中国东阳龙,还有两种正在研究中的天台镰刀龙和缙云甲龙。浙江吉兰泰龙是浙江发现、鉴定且命名最...
白垩纪时代,在丽水那个以烧饼闻名的县城缙云所在的地方,有一学名叫“甲龙”的恐龙,正度过它的浮生半日闲—— 甲龙是食草恐龙,牙口非常差,要挑嫩的吃,所以请放心,它不会对你这道荤菜动心。甲龙身材一般,软肋是脖子太短。它的肚皮很软,走路的时候身体离地面很近,以保护肚皮。加上它四肢粗壮,走起路来总是慢悠悠的。 看起来,它是不是很好欺侮?不过,甲龙是有秘密武器的。它身上坚硬的铠甲,很不好咬,要干...
科普绘画是环球健康教育基金会今年推出的一项新活动,它与环球自然日青少年科学知识挑战赛活动共同构成了环球自然日系列活动。活动旨在带动更多的青少年进入博物馆、科技馆等科普性场馆,通过近距离观察生物,探究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将自然和艺术加以融合,用绘画创作的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一些科普知识,图文并茂,形象化的进行自然知识的普及。 为更好地贯彻环球自然日®“科学融合艺术”的教育理念,浙江自然博物馆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