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学生钟坤宏 达拉斯市 — 2017年10月11日,在达拉斯举行的美国德州特许学校年会上,中国留学生钟昆宏(英文名:Bill)与数千位来自特许学校的专家和老师分享他在美国求学的经历。在演讲中昆宏谈到了学习外语以及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性。他计划在美国大学学习理疗学,并希望能将在美国学习到的医学知识和中医结合起来。 昆宏从9年级开始,已经在德州国际领袖学校学习了4年,他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赞...
在洛阳龙门石窟宾阳北洞外,来自甘肃省迭部县的僧人贡琼丹巴和同伴们被精美庄严的阿弥陀佛雕像所吸引,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然而,在龙门石窟2000多个窟龛里,并非每个佛像都能像宾阳北洞一样保存完整,这让贡琼丹巴心痛。据专家调查统计,龙门石窟被严重破坏的洞窟有96个,佛、菩萨、弟子头像被盗262尊,被毁坏的其他各类造像1063尊。 “应该让流落在外的佛像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这才是应有的...
在北京市西城区铁树斜街116号院坐落着一家小巧雅致的公益性博物馆——老窑瓷博物馆。这是北京首家专注老窑瓷学术研究、展览展示、文化创新和收藏交流的主题性小微博物馆。博物馆于2016年开放,被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授予 “大栅栏街道第一博物馆”称号,纳入西城区“一街一品”的格局之中。 老窑瓷博物馆的设立,旨在保护和活化文物,探索文物合理适度利用的创新模式。中国文明绚烂而悠远,陶瓷正是其...
记者从5月6日在兰州举办的九三学社“国学艺术公益书画展”上了解到,由甘肃“布衣书画家”马少华先生创作的130幅书画作品将在此次展览上进行义卖,义卖所得善款将由九三学社“九三爱心基金”用于甘肃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工作。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还将发起“大爱皋兰”主题书画展、书画下乡、科普下乡等多项公益活动。 此次书画展由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和九三学社兰州市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社...
中国的古籍保护学者们正在致力于恢复传统的造纸法,助力古籍修复,推动中华传统工艺与文化传承。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杨玉良4月18日透露,“复活”开化纸,用中国自己的纸张来修复中华古籍是当前该研究院学科建设的重心之一。 杨玉良透露,中国传统纸张寿命极长,可达四千年;而现代纸张,就算是造币用纸,寿命也不过四百年。修复古籍用纸需优于原来的纸张。 据了解,开化纸史...
从对考古的定义来说,中国的考古学学习还是以田野考古为重,而这在英国的考古学学习中主要属于本科必修课程,研究生阶段就更偏向科技考古(实验室科技分析),这也是我选择出国学习的原因。 2014年,我飞越两万公里来到了英格兰西北的利物浦大学,开始了考古学硕士课程的学习。和中国的大学学科设置有所不同,英国的考古学硕士分为两类,一种是文科硕士(MA),一种是科学硕士(Msc)。事实上,从我的感受来说...
国学、儒学本来属于中国传统学术,在当代中国,国学、儒学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这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尽管当代中国大学已经创办了越来越多的国学院、儒学院、书院,但国学、儒学等中国传统学术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中并没有独立的一席之地。那么,现代大学是否应该将国学、儒学等中国传统学术纳入到现代大学学科制度中来呢?我认为将国学、儒学纳入现代学科制度既有必要,又有可能。 国学应该是一个...
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 “我们众多文明古国,都有着文物流失国外的历史,衷心希望能够通过文明古国集体的力量,使这些漂泊异国的文物能够早日回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19日的“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开幕致辞中说。 由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19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3个国际组织,与中国、埃及、...
昨天上午,为期两天的“帝国与族群:第二届清朝与内亚工作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合作举办,来自美国、日本和国内各地近30位专家学者与会。主办方本着“大国学”的理念,对清代中国进行学术研讨。此次会议,中外学者们充分结合了汉、满、蒙、藏、察合台等多语种历史文献,深刻地探讨了清代中国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事实。 清代的民族史和边疆...
当今推动儒学发展繁荣,一靠传承,二靠创新;传承与创新需要有长效机制:即把儒学纳入现行教育体系,在高等学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吸引优秀人才以儒学的研究和教学为专业,付出数十年“术业有专攻”的努力,必有收获;源源不断地培养儒学人才,输出儒学人才,使儒学发展事业后继有人。这就为儒学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今年6月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儒学学科建设暨儒学教材编纂座谈会上,首次发出了把儒学设为一级学科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朴雅致的雕花木窗,墙壁上悬挂着孔子画像,孩子们身着蓝底黑边的传统汉服,端坐在古色古香的书桌前,用清脆、稚气的童声朗朗诵读着《论语》——7月5日上午,第三届“天一阁书院”国学夏令营开班典礼正式在天一阁博物馆内拉开帷幕。 本次国学夏令营以“育于经典,美于心间”为主题,为期七天,学习内容包括传统经典、唐诗宋词、成语故事,以及古代礼仪。老师...
昨天上午,一群来自宁波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洪塘的宁波绿色学校,参加“匠·木构建筑文化保国寺教学体验馆”开馆体验活动。这是保国寺举办的“东亚文化之都·中外留学生研学季”中的一项活动。除了体验活动以外,这批在甬外国学子昨天还游览了保国寺、高丽使馆遗址、余姚河姆渡遗址。 宁波绿色学校是我市青少年的社会实践基地,“匠·木构建筑文化保国寺教学体验馆”是...
在唐朝僧人玄奘历经艰辛,从彼时的“天竺”将佛教真经带回华夏大地的1300多年后,中国考古学家有望在今冬首赴印度,对其早期佛教遗址进行考古,和印度同行一起探寻佛教根源,保护文化遗迹。 正在郑州出席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这项由该所牵头组织的“前所未有”的考古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印度方面也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中国考古队有望最...
内容摘要:佛教与国学融通的过程,既可以说是佛教的中国化,也可以说是国学的丰满化。中国人之所以引进并接受佛教,取决于精英、大众、上层三方面的精神需求。道安、僧肇、法藏、慧能等僧人对于佛教教理的诠释,经历了一个由接受理解到创造性发挥的过程。被禅宗纳入内在超越路向的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毋宁说是一种精神安顿方式。中国佛教构成国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关 键 词:佛教 内在超越 国学 作者简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