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月25日,从“南澳一号”古沉船上发掘出的文物顺利出水。新华网图片 这是5月25日拍摄的从“南澳一号”古沉船上发掘的文物。新华网图片 新华网汕头5月25日电 当日,考古人员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附近海域对“南澳一号”明代古沉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打捞出一批陶瓷器、金属器等文物。
5月25日,从“南澳一号”古沉船上发掘出的文物顺利出水.26日上午,“南澳1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在广东汕头海域继续进行。由于当天的平潮期来的比较早,早晨7点30分考古队员们就按照计划先后下水。20分钟过后,第一筐文物起吊出水。26日上午发掘出水的文物以南澳I号南边3个舱为主,共出水青花大盘、青花瓷罐、铜钱等珍贵文物200余件。按照目前的预报显示,强热...
在广东汕头南澳岛“三点金”海域,沉睡四百余年的明代古沉船“南澳一号”水下考古正在进行中。对于众多考古迷来说,感兴趣的除了不断出水的文物外,还有沉船本身。“南澳一号”上有些什么宝物?沉船水下考古有何意义?一批批文物陆续出水,珍奇文物令人惊喜。“南澳一号”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商船还是走私船?为什么沉睡在...
水下考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既神秘又遥远,目前“南澳一号”第二阶段的水下考古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这次考古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它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并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水下考古领域的差距。这次水下考古会有哪些新发现?有什么样的难度?我们的记者这次将以水下记者的身份带您去触摸沉睡在海底近400年的历史。2011年4月份,国家水下遗产研究院和广东考古研究所的联合水...
南澳Ⅰ号出水瓷器 记者刘雪松带着潜水刀在30米海底现场直播 本报特派记者 胡义华 发自汕头南澳 毕业于华科大 光电子专业 得知是武汉晚报记者,这位1米82帅气的四川都江堰籍央视记者刘雪松,笑着伸出右手:“我在武汉上了4年大学!”原来,今年36岁的刘雪松,199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技术专业。随后,做过工程师、部门经理、海豚驯养员等等。2003年中央电视台《...
"南澳1号"或长30米 发现大量瓷器去年已打捞出水过万件 目前重启打捞已近一个月新闻追踪昨日,在汕头南澳海域的古沉船“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仍在继续。自今年4月26日启动今年打捞工作以来,工期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今年度出水文物超过了2000件。本次打捞是去年水下打捞工作的延续,20多名水下考古、水下文物保护专业人员正在紧张地对这艘古沉船携带的文物进行打...
“南澳Ⅰ号”整个打捞行动从今年4月4日开始,至7月26日结束,在这期间,广州打捞局派出的12名队员累计潜水作业时间超过1000小时。图为潜水学校的潜水员在潜水训练塔内测试水底摄像设备。 参加南澳I号打捞的老中青三代潜水员,前排左起分别为张桂华、赖胜开和郑晓平,后排左三是班长郑建良,左四是队长郑跃新。摄影/黄立科 郑楚成 作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的...
密切关注水下队员状况 平时吃住都在甲板上 台风将至天空阴云密布 稍事调整后张瑞将踏上新的探险之旅。摄影/谷岳 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明代“南澳一号”沉船首期发掘工作已全部结束,首次挖掘就出水上万件珍贵文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而更让天津市民“牵肠挂肚”的是,在参与此次文物发掘的考古队员中,有一位咱们天津小伙——张瑞。前不久,本报...
水清沙幼的海滩和极具特色的渔家风情一向都是粤东南澳岛的旅游热点,这个夏天,一艘400多年前的古沉船为海岛带来了新的旅游亮点,也带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游客。 自“南澳Ⅰ号”古沉船开始发掘以来,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使这个小渔岛声名远播。旅行社都把“南澳Ⅰ号”当成推介海岛游的新招牌,很多游客们到南澳的第一站便是到海边远眺打捞船“南天顺”...
昨天上午7时许,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满载着出水的1万多件文物离开南澳海域,由广东汕头边防支队云澳边防派出所官兵全程护送驶往广州,这些文物会运交广东省博物馆进行进一步处理、保护,今后可能再运回部分文物在南澳当地展出。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今年水下考古计划。 考古队队长崔勇表示,目前...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资料图:6月10日上午,在“南澳Ⅰ号”的打捞船“南天顺”号上,考古队员在出水的一个陶罐里发现淤泥夹杂着一些颗粒状的物品,根据以往的经验,考古人员怀疑是有机质物品,将经过科学化验后进行确认。中新社记者陈妍摄 记者15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获悉,预计到本月20日,“南澳Ⅰ号”的船载文物将基本打捞完毕,...
八号舱东侧船舷外散落的铜钱 船体东侧船板与八号舱 昨日,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再次向媒体开放,展示逾万件文物。考古专家透露,“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目前已发现东、西两侧船舷板、桅座等船体结构,古沉船船体向东南倾斜了10度,沉船船体的保存状况可能不如预想的完整。 过万文物储存室挤不下 据介绍,截至本月9日,...
船舷外散落的铜钱。 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器的燧发装置的铜构件。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获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据介绍,目前船体东西两侧船舷板和船体桅座已在海底现身,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装载有铜钱的船舱和全新的文物种类。其中,铜钱有一万余枚,多数标有北宋年号。 而新出水的景德镇窑品瓷器上的“清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