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虎子因形如虎而得名,始见于东周,流行于两汉,盛于六朝,衰落于隋唐。虎子是汉、六朝时期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之一,关于它的用途,当今研究界有两说:一说是盛溺的亵器,一说是盛水器。“虎子”一词出于汉代,《周礼·天官·玉府》“凡亵器”,郑玄注引郑司农云:“亵器,清器,虎子之属。”《史记·万石君列传》集解引贾逵解《周官》:楲,虎子也;窬,行清也。”《说文解字》释“楲”曰:“楲窬,亵器也。”贾逵是东汉人,他解释...
南朝作品青釉莲瓣纹盖罐 南朝时(420-479)佛教盛行,瓷器上大量使用莲瓣纹或荷花作装饰。南朝使用匣钵,南北朝时,南方青瓷渐渐传入北方,出土文物证明,北魏晚期北方已经能够生产青瓷器了。北方青瓷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装饰方面注重实用。 器型:南朝器物普遍瘦高 南朝器物普遍瘦高,造型优美,盘、碗、罐大多还是平底,但已出现假圈足。这时的鸡首壶鸡头比东晋时还要高,鸡冠耸起,嘴部有孔,有的...
2015 年6 月,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襄阳余家湖发现27 座六朝隋唐时期的砖室墓。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信息,襄阳余家湖南朝墓中,存在多种画像砖。特别是南朝画像砖墓(15号墓),更是包含了佛教、道教、儒教等文化因素,其中以“郭巨埋儿”形象为主题的画像砖更是具有重要的考证价值。画像砖作为一种重要的墓葬装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从“郭巨埋儿”画像砖的画面主题和内容来看,不仅可以看到...
鸡头壶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早期青瓷的主要品种,隋唐时期逐渐衰落,主要生产窑口在浙江、江苏北部、安徽部分窑场及江西洪州窑。鸡头壶于六朝隋唐时期生产量较大,瓷器的器型也较大,青瓷与黑瓷为主。青瓷鸡头壶的色泽,分黄褐色与青白色,青绿色(橄榄色)鸡头壶较少。鸡头壶中,单鸡头较多,双鸡头较少。壶身呈圆球形,壶底座外撇;壶颈至壶口,近6cm,由下而上逐渐放大微撇;双鸡头并行排列,作引颈高歌状,双头之间凹下处凸起为...
1月9日,记者从落幕的2016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获悉,文物考古专家近期在湖南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走马岭七组发现一处古代壁画墓。墓壁后的墙体砖柱上有南朝彩绘壁画,为湖南最早的壁画墓,壁画上两个侍女图像栩栩如生。 郴州市文物处考古专家罗胜强介绍,两个侍女图像用流畅而简约的线条绘制在白灰面上,左侧年轻侍女呈站立姿势,细腰,双环髻,宽额,细眉,小嘴,下巴略圆,眉目清秀,双手下搭,作回眸状。她上身着...
浙江省萧山博物馆和新昌县博物馆近日联合举办了“佛峙天姥——新昌大佛1500年纪念特展”,展览汇集来自全省10家文博单位与佛教相关文物101件(套),系统介绍了佛教在浙江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呈现了博大精深的浙东佛教文化。其中萧山博物馆参展的展品中有一件青铜双面佛像,可谓这次展览中相得益彰的精品之一。 这尊青铜双面佛像(见图),通高27.5厘米、宽10厘米。一面为观音菩萨立像,佛像脸部狭长,面带...
北朝瓷器 北朝瓷器和南朝瓷器相比,其区别如下: 北朝瓷器造型粗犷雄伟,出现白、黄褐釉和绿彩等新品种及异国情调的新样式;胎体粗重,胎色浅灰,有气孔和黑点;釉层薄,玻璃质感强,釉色青中闪黄。 南朝瓷器造型比较秀气,器型和前朝比略有变化,创新品种不多;胎体较薄、较细、致密,胎色青灰,施釉略厚,釉色青绿。
南朝神道石刻中的辟邪,和石狮子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长着一对翅膀。昨天,市民方先生向扬子晚报爆料,他发现南京马群狮子坝的一座石辟邪真的“飞”了。该辟邪高仅1米,是南京现存个头最矮的一只。栖霞区、南京市文广新局证实,石刻于今年5月22日凌晨被盗,目前公安部门正在抓紧侦破此案。 案情通报 被盗发生在今年5月 目前仍在抓紧侦破中 南京市民方青松常年义务对南京文物进行巡...
最近,扬州连遭暴雨,那么,露天的考古现场,又是怎么防护的呢?记者昨从考古部门获悉,他们也一直加强防汛工作,守护着文物。其中,南朝画像砖室墓已被薄膜覆盖,且人防到位,墓室底部千年排水设施仍给力;而江苏宿扬高速公路发现的汉墓群中清理出的文物及所有葬具已运至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保护,不受雨水影响。 南朝画像砖室墓底部千年排水设施仍发挥作用 本报近两年多次报道的西区某工地发现的南朝画像砖...
相关部门对石辟邪已有保护规划 南京市栖霞区马群狮子坝村,因南朝文物石辟邪而得名。这里的石辟邪曾经是村民眼中的“镇物”。可如今,在村子大面积被拆迁后,这一带留下了大量废墟,而南朝辟邪的命运也不容乐观,遗落在荒野,长期“泡澡”水塘中,现状堪忧。不过记者了解到,这里以后围绕文物建一个健身公园。 现状 石辟邪泡水塘,四周杂草丛生 狮子坝村靠近沪宁高速500米左右,沿着南京城东新修S122道路便可直达...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专家新发现的另一座墓已经完全清理出来。据介绍,考古部门将于近期以揭顶的方式进行发掘,考古过程有望部分对公众开放。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此次发现的另一座古墓也已经暴露出来,上面的覆土被清理干净。新发现的另一座古墓,就在首次发现的古墓旁边,两座古墓都朝向正西,已经相伴了千年时间。 专家判断,这两座墓可能分别葬着南朝时期的一对夫妻。从墓葬形制上看,丈夫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还记得2013年,南京曾经试掘又回填保护的狮子冲南朝陵墓吗?近日,在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举办的《六朝考古——中日学者报告会》上,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祁海宁透露,狮子冲南朝墓除了昭明太子和他生母丁贵嫔外,周边还发现了11座神秘古墓和7座古窑址,至于这些古墓和古窑的用途,有待进一步研究。 南朝大墓位于南京栖霞区新合村狮子冲北象山南麓。2013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这两座大墓进行了试发掘,...
在南京市区最为繁华的大行宫地铁站旁,位于江宁织造府博物馆旁的小巷、碑亭巷内,一口看起来朴实无华的石井位于其间,路过的行人鲜有人知,这是一口历尽千年沧桑的古井。从南朝到宋代,百余年间一直身处此处被古人用于朝夕取水,千年之后古井故地“定居”,成为现代大都会中一处“穿越时空”的街头小景。 在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西门正对的碑亭巷里,记者找到了这方毫不起眼的石井,整个井被玻璃罩盖住作为保护,井台和井身由灰...
南朝宋(420—479),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版图最大的朝代,当时所谓“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改国号宋,定都建康(今南京)。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宋废帝,又称前废帝,即刘子业(449—466),小字法师,宋孝武帝刘骏长子,母文穆皇后王宪嫄,南朝宋第六位皇帝。453年,被立为皇太子。464年,宋孝武帝去世,...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今年9月对武深高速韶关仁化县城口镇一处施工现场附近古墓葬群,启动抢救性发掘。12月9日,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共清理墓葬21座,多为南朝至唐代墓葬,以及零星东晋和宋代墓葬。 古墓葬群遗址位于城口镇锦江河附近一处山坡。羊城晚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山坡上的植被和表层土壤均已被完全清理,十几座长方形墓葬分散在山坡和坡底平地位置。由于天降小雨,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