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前段时间,望山桥一号墓考古发掘后期清理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墓主人的身份也正式揭晓。而另一个位于荆州火车站附近的墓葬群,小墓岗墓地经过近半年的考古发掘,也有惊喜发现。 走进小墓岗墓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型砖石墓。考古人员介绍,这座墓葬是去年12月份开始发掘的,根据墓葬规模和形制来看,是一座南朝晚期到隋代的平民墓。 小墓岗墓地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孙凡介绍,这个墓葬的形制有前室后室,前...
博平村的“地主大院”房脊还留着历史的痕迹。 博平村刘氏祠堂的照壁墙。 深冬午后,记者走进这个安静的古村。它静卧在一条干涸的小河岸边,阳光慷慨地洒在村头老树上。村中央的东西北街不再有满载货物的车马滚滚而行,不再有锦衣华裳的商贾在此驻足。曾经繁华若市的街头上,有些败落的豪华老门楼下,老人在用镐头敲击玉米秸上的泥土——看上去,这里就是山东大地上最普通不过的一个村落。 不查史籍,一般...
读者张先生爆料,位于栖霞区新合村一处景观公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恢墓神道石刻,周围草坪出现大面积火烧痕迹。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走访现场确认,草坪过火区域达500平方米左右,但文物本体没有受损。区文物部门回应,火烧痕迹是附近小学学生玩火导致。 现场探访>>> 火烧痕迹将石辟邪“包围” 萧恢墓神道石刻位于栖霞区新合村,现存两只完整的石辟邪东西相对,其中东辟邪原...
萧恢墓石刻过火痕迹的现场 读者张先生爆料,位于栖霞区新合村一处景观公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恢墓神道石刻,周围草坪出现大面积火烧痕迹。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走访现场确认,草坪过火区域达500平方米左右,但文物本体没有受损。区文物部门回应,火烧痕迹是附近小学学生玩火导致。 现场探访 火烧痕迹将石辟邪“包围” 萧恢墓神道石刻位于栖霞区新合村,现存两只完整的石辟邪东西相对,其中东辟邪原断为两块,于1...
12月16日,媒体报道了成都宽窄巷子附近发现大量南朝佛造像消息后,引来读者关注。为何在市中心会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南朝佛造像?为何这处古遗址又恰好处在唐代罗城旁?两者究竟有无关联?记者进行了追踪采访。 最新推测—— 古遗址过去可能为寺院 100余件南朝佛造像集中出土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就怀疑这里曾经有过寺院,只是目前尚无史料佐证。16日上午,家住下同仁路附近的73岁的袁光培告...
早在1995年,考古工作人员就曾在西安路附近发掘出精美的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数年后,同样是在宽窄巷子一带,宽巷子等地又取得类似发现,令人不禁猜测,宽窄巷子一带在南北朝时期是否是佛教寺院的聚集区?14年9月至11月,为配合成都文旅集团的用地需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下同仁路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上月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出土了一批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其中以数量较多的南朝佛像最为珍贵,同...
早在1995年,考古工作人员就曾在西安路附近发掘出精美的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数年后,同样是在宽窄巷子一带,宽巷子等地又取得类似发现,令人不禁猜测,宽窄巷子一带在南北朝时期是否是佛教寺院的聚集区?今年9月至11月,为配合成都文旅集团的用地需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下同仁路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上月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出土了一批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其中以数量较多的南朝佛像最为珍贵,同时...
拨开层层黄土,一尊尊南朝佛像穿越一千五百年时光重现人间。佛像嘴角那一丝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让在场的考古人员也连声惊叹——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下同仁路原成都水表厂一处空地进行例行考古时,意外发掘出了100多件精美佛像。个别佛像上的贴金尚存,闪耀着夺目光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更是极为罕见的珍宝。据悉,这批石刻佛像多属于南朝时期,弥足珍贵。这也是近年来,成都首次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南朝造像。 ...
成都首次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南朝造像 个别佛像上的贴金尚存 拨开层层黄土,一尊尊南朝佛像穿越一千五百年时光重现人间。佛像嘴角那一丝神秘而又迷人的微笑,让在场的考古人员也连声惊叹———近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下同仁路原成都水表厂一处空地进行例行考古时,意外发掘出了100多件精美佛像。个别佛像上的贴金尚存,闪耀着夺目光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更是极为罕见的珍宝。据悉,这批石刻...
夕阳西下,周围居民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南朝石刻周围散步。这是4日在南京市栖霞区田野文物监控平台上看到的实时画面。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护散落在南京远郊的南朝陵墓石刻、栖霞山千佛岩等国宝级文物,即日起投用了24小时文物监控系统,目前已经有18处市级文保以上的文物处于“千里眼”的保护中了。 今年9月,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位于南京栖霞区的一尊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萧融墓...
夕阳西下,周围居民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南朝石刻周围散步。这是4日在南京市栖霞区田野文物监控平台上看到的实时画面。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护散落在南京远郊的南朝陵墓石刻、栖霞山千佛岩等国宝级文物,即日起投用了24小时文物监控系统,目前已经有18处市级文保以上的文物处于“千里眼”的保护中了。 今年9月,由于缺乏文物保护的意识,位于南京栖霞区的一尊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萧融...
本周开始,栖霞区打造的田野文物监控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散落在南京远郊的南朝陵墓石刻、栖霞山千佛岩等国宝级文物,均被纳入24小时监控中。据介绍,截止到今年12月15日,栖霞区内市级以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所有监控均将处于“千里眼”的保护中。 昨天下午,在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新安装的平板液晶屏,将位于近7公里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萧融墓石刻辟邪的实时画面,传输至办公室里:夕阳西下,周围居民...
作为本专栏青瓷系列的“压轴”,本期为您介绍六朝博物馆中的青瓷莲花尊。这件青瓷器高达80厘米左右,装饰着飞天、忍冬、莲花、菩提等各类佛教题材纹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同类器物中最大最精美的,有“青瓷之王”之称。而比莲花尊本身更令文物专家魂牵梦萦的,是其主人。它所出土的南京灵山南朝大墓埋葬的是谁,至今未有定论。 是六朝博物馆镇馆之宝 青瓷莲花尊展出于六朝博物馆的三楼,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被拓印涂污的文物 日前,南京两处南朝石刻遭非法拓印,墨汁渗入致永久污染一事引来全国各方关注。昨天上午,江南时报记者从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综合执法总队获悉,因非法拓印涂污文物被处行政拘留,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的南朝石刻?过去的保护措施对今天是否有借鉴意义?借这次事件,南朝石刻的保护工作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案件回顾 非法拓印石刻只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