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早上6点,位于甘肃敦煌市区的敦煌莫高窟参观预约售票中心外的游客已经排成“蛇形”长队,开启了莫高窟新一天的参观旅程。约一个小时前,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票务科副科长柴爱玲和她的同事们从四面匆忙赶来,对近期持续客流“洪峰”进行疏导。 8月以来,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经历近40年来同期最大的客流冲击。尽管近年莫高窟频现“单日游客量逾万人次”的常态考验,但今年夏天的火爆程度远超其承载“极限”,近期的莫...
历时三年的甘肃榆林窟文物保护工程于近日渐近尾声。这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40年来首次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不仅使单日游客接待量较此前增加二倍,未来还将为其“姊妹窟”敦煌莫高窟渐成常态的客流洪峰“分流减压”。 敦煌研究院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宋子贞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总投资约1245万元人民币的该项工程于2016年10月底启动,今年4月底至6月下旬景区曾暂停对外开放。目...
中新社兰州6月30日电 (记者 冯志军)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30日发布消息称,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游客量近期已持续达到单日游客承载量上限,自7月1日开始莫高窟将启动大客流应急接待预案。 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的游人如织。王斌银 摄 据了解,届时门票将提前一天发售,并实行实名购、验票制度,人、证、票相符方可准入参观。根据近期游客数据分析,7月初应急游客涨幅较小,应急参观时间...
“人工智能讲解员”敦煌小冰、洞窟预警监测、洞窟二维码、石窟小程序、莫高共享单车、特殊的wifi密码“19440101”……已经1652岁“高龄”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一代又一代“莫高人”的陪伴下,显得愈发“新潮”,智能无处不在。 什么是飞天?洞窟几点开放?门票怎么买?常驻在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的“敦煌小冰”常常秒回信息,与游客互动。 这是由敦煌研究院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开...
敦煌研究院21日发布公告称,为完善敦煌莫高窟“姊妹窟”——榆林窟基础设施,优化游客参观路线,改善旅游开放条件,提升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水平,该院决定从今年4月25日至6月20日期间,在榆林窟集中封闭实施相关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榆林窟暂停对外开放。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1961年,其...
不必越过山川湖海,在上海,你就能感受到来自敦煌莫高窟的震撼与绮丽。这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图片,而是真实存在的还原石窟。东方网记者获悉,将于4月中旬在上海中心开幕的“丝路敦煌·幸福生存”文物展,第一阶段布展的3个莫高窟已复制完成。 飞天形象 走进1:1复制的3个敦煌莫高窟洞窟,仿佛是穿越了一道时空之门,扑面而来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把千年...
从与时间赛跑的抢救性保护,逐渐转入预防性保护,到莫高窟保护管理和旅游开放经验成为典型案例,与各国世界遗产地分享。30年来,敦煌研究院倾力“内外兼修”,希望将一个尽可能完整的敦煌石窟留给下一代。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12月11日迎来晋升“世遗”30周年。敦煌研究院当晚援引该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纪念文章表示,“30年来,敦煌研究院经历许多困苦艰辛,却也为未来更长远走下去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
段文杰先生曾写过《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与《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两篇文章,对敦煌石窟中所出现的服饰做了一个总的概括,其中提到了佛教人物服饰。杨鸿先生《试论南北朝前期佛像服饰的主要变化》一文,对南北朝佛像衣着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但主要还是针对造像的衣纹、风格进行分析,具体到佛陀衣着的形制并没有非常具体的说明。阎文儒先生在写到关于云冈石窟的研究时,对佛陀造像的衣着也进行一定的讨论。台湾辅仁大学的郭慧...
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排队等候,经历了今夏持续人流考验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11月1日启动秋冬“淡游”模式,票价实施半价优惠,参观内容在旺季8个洞窟的基础上增加4个洞窟。 记者当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冬春时节的莫高窟,游客参观人数由旅游旺季每天6000人降至2000人以内,1日起将分段设定基本场次,场次间隔时段由原来的15分钟延长到30至60分钟。 同时,莫高窟还将开放收费特窟。敦...
资料图:敦煌莫高窟游人如织。王斌银 摄 资料图:国内外旅行商考察团在敦煌莫高窟参观考察。王斌银 摄 中新社兰州11月1日电 (记者 冯志军)没有人山人海,没有排队等候,经历了今夏持续人流考验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11月1日启动秋冬“淡游”模式,票价实施半价优惠,参观内容在旺季8个洞窟的基础上增加4个洞窟。 记者当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冬春时节的莫高...
敦煌研究院日前发布公告称,10月1日至8日莫高窟将实行“预约+应急”参观模式,每日接待游客不超过18000人次。 “十一”黄金周是每年莫高窟接待游客最多的时期之一,敦煌研究院发售两种门票应对游客需求。 一种是“预约票”,每天限额发售6000张,可提前1个月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购买。“预约票”价格为每张200元。持“预约票”的游客可观赏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数字洞窟展示、参观莫高窟...
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8月8日至9日,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辽宁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甘肃省文物保护维修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莫高窟第130窟窟前遗址保护工程、榆林窟下洞子防洪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专家组实地踏勘了工程现场,查验了施工资料,并召开会议听取了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相关汇报。经质询答疑和充分讨论,专家组认为两项工...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进入暑期以来,各地迎来旅游热潮。敦煌莫高窟也颇受追捧,连日游客爆满。敦煌研究院今天发出呼吁,希望游客错峰参观。 7月开始,敦煌莫高窟迎来了暑期旅游旺季。据敦煌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从7月11日起,莫高窟日接待量多次突破18000人。 正在敦煌旅游的赵女士,因为没有提前在网上预约购票,排了很久队。她介绍,目前,莫高窟可以用“摩肩擦踵”来形容,排队基本就要用上...
进入7月,甘肃敦煌迎来了传统旅游旺季,无论是鸣沙山、月牙泉,还是阳关、雅丹魔鬼城都出现了“游人如潮,驼队如龙”的火爆场面。为应对超大客流,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启动了“应急参观”模式。 为守护文物安全,敦煌莫高窟每日限额发售6000张参观门票,包括数字展示中心体验(7个数字洞窟展示)和莫高窟窟区实地参观(8个实体洞窟及博物馆群)。目前,7月部分日期网络预约门票已售罄。 “应急参观”模...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7月1日启动“应急参观”模式,以应对夏季激增的超大客流“洪峰”。定于7月份单日启动,8月份双日启动的该“应急预案”每日分为4个时段,临时开放莫高窟4个大型经典洞窟及院史陈列馆和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解释称,为提升景区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文物及游客安全,莫高窟严格执行6000人次的日最大游客承载量控制,这一“应急参观”模式即是在旅游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