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ⅳ-11 所属地区 广东·梅州·五华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梅州五华县 申报日期 2006 五华提线木偶戏是明朝初年由福建传入,至今已有600 多年历史。五华提线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悬丝戏”; 木偶造型精细,形体高大(高度约为90 厘米),操纵木偶的线多达14 至20 条。演唱以汉调为主,间唱客家山歌、民歌、采茶小调,对白用客家方言;曲...
遗产编号 ⅳ-12 所属地区 广东·潮州·潮安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潮安县 申报日期 2006 俗称纸影戏。是杖头木偶的一种,体形较小,其主要特点是这种木偶靠三根铁枝操纵表演,主竿置于偶人背部中间,侧竿分置于左右两臂,由艺人在幕后操纵。潮州铁枝木偶于明代从福建传入潮汕的皮影戏演变而来,形成于清代。其发展过程是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平...
遗产编号 ⅳ-9 所属地区 福建·泉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早时称“悬丝傀儡”、“线戏”、“木人戏”等。泉州及闽南语系地区,习惯叫它“傀儡戏”、“嘉礼戏”。其源头,与远古巫文化关系甚密。本来为“丧家乐”,汉代变成宾婚嘉会中“贯彼五行、超诸百戏”的独特表演艺术。傀儡戏在晋唐时随中原士族南迁入,大约唐末...
遗产编号 ⅳ-24 所属地区 山东·泰安·宁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泰安市宁阳县 申报日期 2006 清朝后期(距今约130年),由河北吴桥艺人传艺于宁阳??城孙家滩的孙方松。后经孙氏几代人的艺术探索和传播,宁阳木偶戏走出宁阳,在安徽、江苏及山东省内一些城市都有一定影响。宁阳木偶戏,属杖头木偶类,偶头大如茶壶,夸张逼真。在操作技法上具有独特风格,身...
遗产编号 ⅳ-2 所属地区 四川·南充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南充市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申报日期 2006 我国的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就相当盛行了。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偶,二者都是杖头木偶,此外还有指戏木偶,即被单戏。京木偶较小,川北大木偶较大,京木偶与流行于其它地区的京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则风格别具,颇有特色。...
遗产编号 ⅳ-3 所属地区 四川·广安·邻水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广安市邻水县文化体育局 申报日期 2006 木偶戏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人们把木偶戏称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来表演的戏剧叫木偶戏。始于汉朝,兴于唐代,盛于宋代,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木偶艺术日臻完善,种类也名目繁多。后来,在街头各地出现了一种木...
遗产编号 ⅳ-13 所属地区 江西·赣州·信丰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信丰县文化馆 申报日期 2006 手端木偶戏(端戏子),顾名思义,就是用手端着木偶表演的戏。一个如轿般的围幔,前面开个“窗口”就是舞台,艺人坐在凳上,用脚操作乐器,用手端着木偶作动作,用嘴唱、念、吹,“戏”就演成了。从导演到龙套,总共只有一人,这就是“端戏子”的优点和精髓。 ...
遗产编号 ⅳ-11 所属地区 江苏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 申报日期 2006 杖头木偶戏于清朝同治年间由北流木偶艺人何十二及其子何旭山将其传入桂平市,并发展六代木偶艺人,有李派和温派之分。曾覆盖全市各乡镇,演出场地多设于各乡镇文化站。 杖头木偶戏以演唱古代的历史题材、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主,如《武松打虎》、《薛丁山》、《岳飞传》等。19...
国际木偶皮影研教展演基地授牌仪式日前在四川成都博物馆举行。 6月1日至6日,由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亚洲太平洋委员会等主办,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等承办的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在四川省南充市举行。艺术周之后,国际木偶联会秘书长伊黛娅·马丁内斯、副主席凯伦·史密斯等一行13人,应邀到成都博物馆(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参加国际木偶皮影研教展演基地的授牌仪式。 在参观成都...
近日,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教室里热闹非凡。应厦大海外教育学院肖宁遥老师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国家二级演员陈黎晖走进了大学课堂,向学生们介绍布袋木偶戏的文化、行业状况等,并指挥学生们体验专业布袋木偶戏的操纵指法,同学们大呼过瘾。陈黎晖还现场表演布袋木偶戏,激起了同学们阵阵惊呼声,最后,同学们还编排了一出精彩的木偶戏短剧。 据了解,陈黎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杖头木偶是一种人偶同台演戏的民间绝活。双峰杖头木偶戏流传甚久,距今已有1100多年。杖头木偶又叫托棍木偶,木偶形体约60厘米,有3根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侧杆,表演者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通过木偶操纵表现剧情,表演人物。在语言、民俗、历史等学科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双峰仗头木偶戏剧目繁多,以弘扬中华民族忠、孝、仁、义、智、信等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上至夏商、下至近代,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遗产编号 ⅷ―20 所属地区 陕西·渭南·合阳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渭南市合阳县 申报日期 2007 合阳提线木偶的偶头早先用柳木雕刻,现在改用桐木。偶头具有明显的“唐俑风格”,尤其是旦角,面部丰腴,鼻子浑圆如胆,与隋代、初唐女菩萨、佛雕如出一辙,此点亦显示其历史的悠久。脸谱用不同色彩表现忠奸善恶,线条简练;尤其是画胡子生和画胡子丑,寥寥数笔,...
遗产编号 ⅷ-4 所属地区 福建·漳州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徐竹初 1938 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一个木偶世家。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继承了祖辈优秀的雕刻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仅造型方面,由徐竹初创新设计的品种就有 600 多种,戏曲的生、旦、净、未、丑等各行当齐全。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
遗产编号 vⅲ-4 所属地区 河南·平顶山·宝丰县 遗产级别 市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宝丰县 申报日期 2007 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 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在全国...
3月16日,温州博物馆展出《指掌春秋—闽台木偶艺术展》。本次展览由五个单元组成,精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老木偶藏品200多件,从“偶之源”、“偶之蕴”、“偶之艺”、“偶之趣”、“偶之衍”的角度,分别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木偶戏、一脉相承的闽台木偶艺术、独树一帜的木偶造型艺术、高超绝伦的木偶表演艺术以及闽台木偶艺术的当代传承。 闽台木偶艺术是闽台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根植于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木偶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