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浙江嘉定的廖寿丰是晚清一名官吏,在水利运输上颇有作为,曾疏通济河,疏导黄河入海,减缓水患。在任浙江巡抚其间,他亦颇有作为,光绪二十四年,曾试行内河小轮船,对新法实行有一定贡献。 廖寿丰初任浙江巡抚,曾经向一位严州的绅士打听地方上的“民情吏治”,这位绅士说:我们地方可谓“夜不闭户”。廖寿丰一听很高兴,觉得严州地方官吏治理得不错。谁知这位绅士道出所谓“夜不闭户”的真相却是这样的:我们地方的官...
在退休以前我从事铸铜的工作,就是我们俗称的炼铜,17岁开始工作以后,接触了太多的“废品”就是老铜器,这件器皿就是其中的一件,虽然这件器皿保存不是很好,但是我觉得它是一件老物件,于是当时我就花钱把它留下来了,现在想看看是否有收藏价值,希望专家给一些意见。 专家鉴评:首先这是一件清晚期铜胎掐丝珐琅器皿,是用来放大烟膏的,对于放大烟膏的器皿,大的可有10厘米左右,小的仅有两三厘米大小。大烟膏盒的材...
清代晚期,在“人烟辐辏,商贸繁盛,五方杂处”的武汉,看戏可以说是三镇人们当时极其重要的娱乐生活。会馆公所、茶肆佛寺、露天旷野,各种戏台比比皆是,如著名的山陕会馆大戏台,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其中还不乏场地宽阔、观众人头攒动的露天戏台,看戏热长盛不衰,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清道光年间(1821—1850),长期寓居汉口的浙江余姚人叶调元目睹武汉社会风情,花费10年时间写下《汉口竹枝词》6卷共292首,付...
清代晚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制瓷业失去了往日辉煌,瓷器在造型、胎质、釉料上都显出代有不如的现象。然而,此时出现的王炳荣、陈国治、李裕成等几位名家却另辟蹊径,将景德镇瓷业中的雕刻技法与中国绘画和明清竹刻艺术结合,同时吸收西方雕塑手法,形成独具特色的雕瓷。雕瓷亦称瓷雕,雕瓷器是在已成型但没有上釉的白瓷坯胎上,用堆、雕、镂、贴、剔、削、刻等手法,精雕细琢出花鸟、山水、人物等造型或纹饰,然后再施以极薄...
童帽,即儿童戴的帽子,旧时幼儿一般从满周岁起,就开始戴起了童帽。旧时的童帽品种多,一般都是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缝制细腻,刺绣精美,一针一线无不蕴含着女性的智慧与审美情趣,充满了对孩子爱的温暖,亦寄托着长辈对后代健康成长的美好期冀。 图中是一顶晚清时期的刺绣缀银佛童帽,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童帽由红、蓝、青、橙、黑等多块布料拼接缝制而成,而且布头的宽窄并不一致。在我国近代民间,一旦婴儿出生,娘家送...
8月12日上午,市文物局接到报告称,汤溪镇九峰职校排污管道施工现场发现古墓葬一处,市文物局迅速组织文专家赶赴现场。 经初步勘察,市文物局专家确认为古墓,墓顶被挖机损毁塌陷。经请示省文物局同意后,市文物局对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墓前土层后发现是五穴连墓。市文物局决定第二天继续勘察清理,要求学校作好现场保护,委托专人当晚值班看守,报当地派出所帮助巡检。 8月13日,市文物局完成...
从古至今,碗一直是人们饮食中所需的重要器皿,常见的碗为圆口,身宽而底窄。明清时期,审美意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倭角碗、四方碗、菱形碗等各类形制的瓷碗较为流行。友人所藏的这只粉彩花鸟菱形碗(图1),造型独特,把玩之中,让人心情愉悦。 菱形碗最长处长20.2厘米,最宽处宽10.9厘米,高5.2厘米,碗口口沿描金,向外微撇,碗身收腹,看上去带有一定的弧度,两侧碗角对称,相互间和谐统一。此碗胎细质...
钱冰,字玉壶、雪民,清晚期著名书画家,安徽省居巢(今属安徽巢湖市)人,《清代画史增编》《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光绪庐州府志》有其记载。蒋子宾《墨林今话续编》云:“钱玉壶冰,居巢人,为人雅朴,爱画成癖。尝赠余山水小幅,颇得西庐老人意,书法思翁,往来淮浦间,行箧中必携古书画,自随日夕展玩,宜乎其艺之进矣。”据历史记载,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间,钱冰寓居于淮安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清浦区),与钱杜、汪鸿、郭频伽...
6月30日,中国晚清“海上画派”代表人物蒲华的80幅真迹在山西博物院展出,作品涵盖蒲华的花鸟、竹石、山水、书法等创作领域,全面展示了这位晚清名家的艺术水平和书画特色。 此次名为“深竹幽香蒲自华——蒲华书画艺术展”由山西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出的80余幅珍品均来自浙江省博物馆和嘉兴博物馆馆藏精品。 蒲华(1832—1911),原名成,字作英,浙江嘉兴人。晚清“海上画...
这件晚清龙凤戏珠纹剔红圆盘(见图),高2.5厘米,口径20厘米。盘敞口,矮圈足,通体髹红漆。盘心主雕龙凤戏珠纹饰,并以方格形内嵌“米”字花形锦纹地、弧形海水纹地、海水江崖和缠枝花卉图案相互映衬。盘弧形内壁上有四组菱形开光纹饰,每组开光内均雕一样盛开的两朵缠枝花卉。每组开光图案之间雕圆形内嵌花卉锦地辅纹饰,主纹饰为四个不同的杂宝吉祥图案。盘外壁雕一圈枝叶茂盛的缠枝花卉纹饰。盘足内手刻“嘉靖年制”名款...
晚清墨彩竹纹提梁壶(见图),高11.4厘米,底径9.8厘米,流到把长13.3厘米,钟形。腹部一面绘墨竹图,竹枝或粗壮,或纤细,竹叶或茂密,或稀疏,随意灵动。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 墨竹挺拔有力,深浅相宜,极富层次感,如同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道家经典《庄子》中,有“大宗师”篇,在庄子看来,“达于道之人”,才是值得为人称道的大宗师,也就是说是最为人敬仰,最值得尊重的老师。像道家的老子,儒家的孔子,无疑是这样的“大宗师”。老子不仅为道家始祖,还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拥有大智慧的人物。无论是其著作《道德经》的精髓“道”,还是其所提倡的“清净”、“无为”,均显示出我国最为朴素的哲学观,对我国的哲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老子出关的故事未必实...
中国人食用螃蟹的历史由来已久。东汉郑玄注《周礼·天官·庖人》:“荐羞之物谓四时所膳食,若荆州之鱼,青州之蟹胥。”许慎《说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酱)。”可见周代就已然有过吃螃蟹酱的记载。在古代的陶瓷作品中,也多见螃蟹的身影。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晚清螃蟹纹粉彩盖罐(见图),制作精良,寓意深长,是一件不错的古玩佳器。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最近,湖州朋友盛先生转让了一块晚清瓷片给笔者。这个瓷片图案完整,看出它原本是一只莲子罐的一半残片。画面上,一位宽袍老者倚在一根古树桩枝上(槎内),微微扬首,回望远方,气定神闲,一派仙风道骨。似乎可以想见,在遥远的天空,一轮明月,数点星光,夜色充满了神秘感,随老者放眼四望,水波涛韵,起伏不定……古陶瓷研究专家叶伯瑜告诉我:这个题材的故事叫“仙人乘槎”。 他说,“仙人乘槎”充满了神思遐想。说有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