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2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3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使和国内外80余名非遗保护权威学者、专家齐聚一堂,热议非遗保护经验。 本届论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各位代表围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
27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2011中韩文化产业论坛”上表示,把韩国“端午祭”跟中国端午节进行比较,是不对的,应该比较“端午祭”和中国的城隍巡游。陈连山认为,引发中韩两国端午节争端还有一次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两国国民各自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陈连山全面对比了中国端午节的八大内容和韩国古代文献中记录...
86件非遗精品、百名传承人,国内首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拍卖会,这些因素的结合,让6月12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有了特别的意义。曾经一度被认为会走向消亡的民间绝活,第一次如此闪亮地出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也让非遗的保护展现出多元化生存法则。 民间艺术走上拍卖场 “我们原来就是做灯笼的手艺人,没想到如今手艺活也能上拍卖场,手艺人也能抬起头来了。&rd...
5月29日上午,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和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协办的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国际非遗节”)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出席并宣布国际非遗节开幕。 ...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是国际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重要的交流平台,昨日下午论坛开幕式结束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工作负责人塞西尔·杜维勒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她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盛赞成都连续举办国际非遗节是非常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为,充分说明“成都是一座姿态开放,重视城市品位的摩登城市,非物质文化遗...
编者按:从十年前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社会的焦点热点,也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中国在非遗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走在非遗保护这条路上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很多困难。在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即将来领之际,记者就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瓶颈”问题,采访了一直奔走在...
5月29日,第3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正式拉开帷幕。近万名民众冒着绵绵细雨,自发地观看了别具民族特色的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备受关注的“天府大巡游”共邀请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亚洲的39支特色队伍近2000人参与。图为来自中国青海的土族轮子秋表演。安源 摄 中新社成都5月29日电 (徐杨祎 王光东)“...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湖南考察时说,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民间艺术在流失,再不抢救的话,那就永远来不及了。 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标志,是值得欢呼的文化大事,无疑也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宣传评选活动增添了一个兴奋点。 此次湖南省非遗宣传活动刊发新闻稿件近200余篇,央视媒体、省市媒体十几家纷纷报道转载,点击人数60...
湖南非遗评选报道组消息:由湖南省文化厅支持,香港大公报和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了各地州市政府、文化部门、专家学者和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经过读者投票后,来自全国的知名非遗专家正在对投票结果进行最后的审核,据悉,四大奖项将于2011年6月11日正式揭晓。 此活动自今年初启动以来,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州市文化部门...
龙艺盛展厅 编者按:近些年,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渐渐增多,原本司空见惯的好多玩意儿,比如吹吹打打的地方小调,花花绿绿的民间手工,尽都成了需要保护的珍品。仿佛一夜之间,所有“过了气”的、甚至“土掉渣”的东西,都使都市人们生出异样的好感来,所谓返朴归真,大约就是形容这种心态了。可是,当我们揣着猎奇的心思再次打量它们的时候,是否能够更进一步地想到...
编者按:放在几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遗产热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问题?我们在非遗保护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着需要注意的问题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苑利研究员在遗产日前夕接受了中国文物网记者的采访,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苑利,中华人民共...
著名作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发起人冯骥才 抢救民族文化到了关键时候 600多个大中城市的老城区老建筑大部分已被拆光;历史记忆较深厚、民间文化遗产较丰富的村庄只剩下2000多个,比2005年减少了3000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面临最严重的考验。 2002年,一个由民间知识界、文化界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始了。虽然,很多民间文化...
本月29日,第三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盛大开幕。本届非遗节不仅延续了前两届非遗节保护、展示国际非遗项目,更探索性地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销会”,这也开辟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又一新途径。 据了解,此次非遗产品展销会除汇集木版年画、蜀绣、花灯等国际国内具有市场影响力、深受百姓欢迎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外,还将有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斯里兰卡等国外团队参展加盟。展销...
编者按:放在几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到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其表面繁荣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问题呢?对这个众人瞩目的“宠儿”,我们是否欠缺应有的理性对待?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先生将为我们解读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 ...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阿诗玛》 楠木、红木、花梨精制而成的空竹象棋 镶嵌着金银珠宝的蒙镶作品起拍价140多万 在今天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将参加拍卖会的空竹、北京金漆镶嵌制作技艺、北京蒙镶、北京灯彩、木版水印技艺项目等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介绍了其项目技艺特点和参拍作品。这些拍品中以一件镶嵌着金银、绿松石、珊瑚的蒙镶作品最为昂贵,起拍价达到了140多万元。一副楠木、红木、花梨精制而成的空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