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发掘的大兴安岭岩画。 人民网哈尔滨9月15日电(杨海全)经考古调查,考古专家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八岭岩画地点约16.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31处岩画点、1850余幅彩绘岩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伟介绍,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
9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对外公布,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调查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
2014年冬季以来,洛阳市伊滨区白草坡村的村主任许钧卫吃完晚饭,都要带着几名村民在村里的田地和丘陵上走走。“这不是巡山,这是护宝”。在白草坡村和附近几个村庄下面,埋着6座东汉皇帝的帝陵,被定为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原本定在白草坡村的工业园区也因为这个考古发现而迁移。 帝陵被发现后,一些“盗墓贼”闻风而来,为“护宝”村里自建了守墓队,打响了守护帝陵遗产的“保卫战”。 事件 村头发现6座东...
墓门上有四组斗拱,门上还有一圈马鞍纹装饰。 宋代仿木结构雕砖壁画墓,常见出土于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但南方罕见。而记者获悉,南京近日首次发现了一座这样的南宋雕砖壁画墓。据悉,这是在南京市红十字会建设的“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林”项目中发现的,该项目位于铁心桥街道西天寺墓园东北部。墓主人为南宋绍兴年间高姓武官。 [还原现场] 墓壁上雕桌椅、假窗、剪刀 地上五色五方石辟邪镇墓 昨天,...
9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对外公布,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调查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 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
9月10日,临清市民王先生致电记者称,9月8日,在临清市烟店镇王庄村附近发现了一个墓葬,现场有不少村民围观,还有村民从中捡到了印有“开元通宝”字样的铜钱,初步断定这是以唐朝墓葬。随后,当地文物主管部门也赶赴现场。 临清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9月8日,村民在临清烟店315国道王庄段挖河时发现了这一古墓,墓葬由砖垒砌,挖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一块墓志。王先生告诉记者,听说村里发现了古墓,很多市民都赶来围观,...
高丽城山城,即高句丽建安城。山城约建于公元六世纪或更早时期。唐改为建安州,是建安州都督府的所在地。位于今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东北7.5公里的青石关堡高丽城村的东山上。山势陡峭,西南高峰海拔300余米。 今年四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们来到了位于盖州市青石岭镇的高丽城山城,开展为期5个月的考古发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王飞峰对发掘成果进行了介绍,这是一个高句丽的山城,在...
9月12日,记者从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内勘探发现了密集分布的三座古城,并意外发现了汉唐白渠遗存。 秦汉栎阳城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街道一带。据文献记载,栎阳城在秦献公、秦孝公、秦末楚汉相争之际塞王司马欣、汉初刘邦等时期为都城,是西安附近秦咸阳、汉长安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 考古队在勘探栎阳城遗址东北关山镇东南两座大墓周围遗存的过程中,在其北侧发现东西向大型...
经近5年考古发掘,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史前城址——石峁遗址。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构成,专家在石头围墙上发现木架构高层建筑,功能犹如长城的烽火台。陕西考古研究院专家推测,它可能就是四千年前的“哨所”。
9月9日,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调查郾城故城时,意外发现一处国内罕见的新莽时期官营铸钱作坊,对于研究新莽时期铸钱技术及我国古代金融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处正在建设的建筑基坑底部和周壁上,考古人员发现灰坑、水井、灰沟和文化层等遗迹,其中一座挂于坑壁上的残存灰坑中,竟发现丰富的“大泉五十”钱范,让考古人员十分兴奋。 “大泉五十”是新莽时期通行货币中流通时间最长、铸量最大的货币。经初步整理,已...
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考古工作者对山西省兴县碧村遗址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小规模发掘,首次在黄河东岸发现龙山石城及多处大型石砌房址。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该遗址距离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直线距离51公里,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以龙山时期遗存最为丰富。 据了解,考古工作者在碧村遗址所在的蔚...
日前,笔者在婺源县中云镇中云村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客馆,该客馆无论做工、用料都十分考究,令人叹为观止。该客馆占地500多平方米,呈曲尺型,分为上下两层,四周雕梁画栋,梁柱上下、楼道护栏、隔扇门腰均雕有“梅兰竹菊”等吉祥图案,梁托间刻有“八仙过海”等人物造型。据了解,该客馆主人王迪卿建造这个客馆时,共请了40多个工匠,历时3年零6个月。
四千年前的祭祀场景什么样?考古工作者最近对我国史前最大城址——石峁遗址的一处“祭坛”遗迹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结果表明这处“祭坛”的功能犹如长城的烽火台一般,很可能是构筑在山包上的“哨所”,跟高大的石峁城墙一起构成了人类史前强大的防御工事。 主持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周勇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们今年对原先调查中发现的“祭坛”遗迹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结果发现“祭坛”的结构很可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