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磁法探测 水下的文化遗存要比陆地上的遗存丰富得多,世界最丰富的博物馆也许就在水下,但这家博物馆人类还无法自由进入。去年年初,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鄱阳湖水域水下考古,并运用磁法探测手段进行了实地探测。昨日,记者跟随省文物考古所专家一起来到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 “去年磁法探测已经确定了9个区域16个磁...
据新华社南昌8月20日电(记者 吴锺昊)记者日前从鄱阳湖水下考古调查队了解到,鄱阳湖老爷庙水域水下文物的专项探测工作进入验证定位阶段,考古专家通过声呐定位技术对去年利用磁法探测确定的9个磁异常区域的16个磁异常点进行探测,最终确定了2个最佳挖掘点,将于今年冬季鄱阳湖枯水期进行实地钻探,有望揭开鄱阳湖古代沉船的神秘面纱。 鄱阳湖老爷庙水域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和星子县之间,全长24公里,是鄱阳湖连接赣...
潜水员在沉船中发现了200多件陶制容器。 意大利潜水员最近在该国西北海岸外发现一艘沉船,据信是大约2000年前沉没的一艘商船。 据发现沉船的潜水员说,由于海床上有很厚的泥沙,沉船基本保存完好。 初步勘查发现,这艘沉船上有200多件陶制容器,其中很可能装有葡萄酒、油或粮食。 专家们认为,这艘商船沉没时正在连接西班牙和现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罗马贸易航线上航行。
编者按:沉船文物的归属权问题错综复杂。8月2日,本报就沉船文物归属权判定的几个案例做了简要介绍。本期为您介绍沉船文物的打捞方式和归属权争议,以及当前我国水下沉船文物保护的困境。 政府与打捞公司 瓜分沉船文物 有些国家的政府没有资金和技术打捞自己国家领海范围内的沉船文物,只能与世界上著名的打捞公司一道打捞,然后共同瓜分沉船文物。这种情况尤其多 见于该沉船的原物主不是管辖该领海的国家。在印度尼西亚...
潜水员在沉船中发现了200多件陶制容器。 意大利潜水员最近在该国西北海岸外发现一艘沉船,据信是大约2000年前沉没的一艘商船。 据发现沉船的潜水员说,由于海床上有很厚的泥沙,沉船基本保存完好。 初步勘查发现,这艘沉船上有200多件陶制容器,其中很可能装有葡萄酒、油或粮食。 专家们认为,这艘商船沉没时正在连接西班牙和现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罗...
沉船文物的归属权问题错综复杂。8月2日,本报就沉船文物归属权判定的几个案例做了简要介绍。本期为您介绍沉船文物的打捞方式和归属权争议,以及当前我国水下沉船文物保护的困境。 政府与打捞公司 瓜分沉船文物 有些国家的政府没有资金和技术打捞自己国家领海范围内的沉船文物,只能与世界上著名的打捞公司一道打捞,然后共同瓜分沉船文物。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该沉船的原物主不是管辖该领海的国家。在印度尼西亚,只要...
国际公海领域沉船文物的归属权问题错综复杂,有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当前我国水下沉船文物保护的困境,本期首先为您介绍国际沉船文物归属权判定的几个案例。 编者按:国际公海领域沉船文物的归属权问题错综复杂,有关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当前我国水下沉船文物保护的困境,本期首先为您介绍国际沉船文物归属权判定的几个案例。 最近国际公海领域沉船文物的归属权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一大焦点。这一问...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8月6日报道,潜水员在意大利西北海岸外发现一艘沉船,人们认为它可能是大约2000年前沉没的一艘商船。 潜水员说,由于海床有很厚的泥沙,所以沉船保存得非常好。船上有200多件陶制容器,其中很可能装着葡萄酒、油或粮食。专家们认为,这艘商船当时正在连接西班牙和现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的罗马贸易航线上航行。
在海南省博物馆二楼“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如梦如幻的展厅里,市民和游客纷纷在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前驻足,陶醉在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里。“美丽的南海,是中国水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区段,水下文物资源十分丰富,南海水下文物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文物资源。”海南省文物局副调研员黎吉龙说。 黎吉龙介绍,从1996年至今,海南先后8次对南海水下文物...
专家为市民解读。 一片寂静深邃的大海,深藏着无数秘密。 这段时间,有关海洋的新闻频出,除了“蛟龙”号,还有一艘名为“小白礁一号”的清代沉船。 神秘沉船,留下无数未解的猜想,如今,潜水发掘已收尾,出水的500余件各类文物一点点揭开沉船的面纱。兴奋的不止是考古专家,还有更多普通人。 今天,由本报和省科协、科学24小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
王正佳展示2008年制作的沙俄沉船修复设计图 本报记者 闻英奇 摄 新闻回放 盘锦一艘“勇敢号”沙俄沉船,它比泰坦尼克号至少要大8岁。在日俄战争中悍然侵入渤海,与日本战败后误入辽河沉没。1994年被打捞上岸后,被确认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曾是中国发掘的最为完整的外国军舰。 这艘军舰,18年来一直被弃置在盘锦,船体已经坍塌,几乎失去原形。 ...
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刚过就传来好消息,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合成孔径声纳系统,近日在阿曼海域成功完成“郑和沉船遗骸探查”任务,确定6个沉船目标。 据科技部网站昨天的消息,执行该任务的是科技部中国-阿曼“郑和沉船遗骸探查”国际合作项目二期。此次沉船探测海域位于阿曼湾,共计12个目标海区,经14天、总航程一千余公里的探测,并对10个目标区域进行高精度扫测后,确定6个沉船目标。 为精确探测沉船位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