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闻提示:2009年,我国文物考古部门对位于广东汕头市南澳岛附近海域的“南澳Ⅰ号”明代古沉船进行挖掘。随着一批批古代瓷器重见天日,作为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南海水下隐藏的宝藏令人惊叹。你可能不知道,辽宁海域水下同样深藏宝藏。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6月份起,国内的考古专家将与我省考古部门一道,对我省重点海域水下文物进行专项考察,其中就包括丹东大鹿岛海域的古沉船。 大约六百多年...
松浦市的水中遗迹里发现了中国元朝时期的沉船。日方邀请来中国方面的考古专家开展共同调查。这一发现有望能够复原中日两国战争史上“元军遭遇日本‘神风’惨败”的历史真相。 据日本《西日本新闻》报道,被指定为日本国家级历史遗迹的松浦市附近水域的“鹰岛神崎遗迹”里,发现了一艘原形保存完整的沉船,最近被确认是中国元朝时期的海船。位于福冈县...
法国考古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唐人镇遗址发现古沉船残片,同一探坑还出土了中国古陶器碎片、串珠、金饰和铁器等物品。 印尼棉兰国立大学历史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伊兹宛说,沉船残片是在唐人镇博物馆前院距地面1.4米处挖掘出来的,该船的具体年代、所属国家、功能、形状与大小等还有待研究。但现有证据进一步证明了棉兰自12世纪起已成为国际性都市,而唐人镇则是当时一个繁华的通商口岸所在地。 据悉,上世...
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根据省文物局的部署,近日,河北省沧州市启动第二批大运河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大运河遗产点东光码头沉船遗址、捷地分洪设施文物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委托具有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的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编制保护工程设计方案。近日,河北省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郭瑞海率领古建专家组来到东光、沧县现场勘察,沧州市文物局王玉芳、东光县和沧县文广新局局长、文保所长陪同。专家组对东光码头沉船遗...
文:孙明 一艘深埋600多年的古沉船2010年在菏泽“浮出”水面。考古专家认定沉船的年代应为元代,这是我省首次发现元代大型古沉船。这艘古沉船保存之好、考古成果之丰,大大出乎专家预料。目前,古沉船的保护工作已进入室内清理和修复阶段。我省及湖北、陕西等地的文物专家,将对沉船进行维修复原。复原后的沉船将完整地在菏泽市博物馆内进行展示。 沉船惊现建筑工地 2010年9月17日,在菏泽市的国贸中...
本报讯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并在数小时内船身断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这场海难也成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最为人所知的海上事故之一,至今仍然震撼着人们的内心。 近日,美国一家拍卖公司表示,将于今年4月11日在纽约拍卖泰坦尼克号船上的5500余件工艺品。据了解,这些物品中,小到一个发卡,大到重达17吨的船体构成部件等物,包括当年的一美元纸钞、瓷盘、马甲、...
新华网纽约1月5日电(记者 荣娇娇 霍思颖)美国纽约根西拍卖行5日宣布,将于4月11日在纽约“打包”拍卖5500多件“泰坦尼克”号打捞遗物,纪念“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 据根西拍卖行介绍,此次拍品属于世界上唯一有权打捞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遗物的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公司所有,包括5500多件瓷器、船舶设备、部分船体,在2007年时这些遗物的估价达到1.89亿美元(约合11.9亿元人民币)。 ...
一百年前因撞击冰山而沉没于英国南安普敦到美国纽约航线之上的泰坦尼克号上的5500余件工艺品,将在沉船的百年之际今年4月11日,在纽约拍卖。5日,由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公司以及美国纽约格恩西(Guernsey)拍卖行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格恩西拍卖行总裁阿兰·爱丁格表示,拍卖行将打包将这所有5500余件来自沉船泰坦尼克号上的工艺品等物一次性拍卖。这将成为该公司历史上举行过的最大的一次单件...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和英国广播公司12月29日报道,2012年“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100周年到来之际,美国纽约格恩西(Guernsey)拍卖行将一次性拍卖这艘沉船的5500多件遗物。 这些藏品都属于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公司(RMS Titanic)所有,包括精美瓷器、船上配件、船壳碎片等,根据2007年的估算,其总价值高达1.89亿美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皇家邮船泰坦尼克公司是世界上唯一有权...
海底魅影盗宝 丝路古船遭劫 在采访“南澳一号”水下考古中,记者了解到,仅在我国南海海域,就藏着2000至3000艘古船,其中以宋元船居多。这些船上载有中国丝绸、陶瓷、珍宝等,其价值难以估量。然而,多年来,国内外的盗宝人把目光盯在了这些海底文物上。 沉船遭盗宝者大肆盗掘 一直以来,海底沉船都是神秘的宝藏。在中国古代,从中国出发,向西航行前往印度洋沿岸和中东地区;或向东航行到达朝鲜半岛和日...
人民网海南视窗11月19日电(记者 肖霈、实习记者 李雪沛、通讯员 朱磊)11月19是“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开幕后的第一个周末,海南省博物馆(微博)迎来了观众参观的又一个高峰。截至当天,前往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和游客已突破8000人次。 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正在展厅里探索式的观赏展品,他们有的低声交流,有的亲自上手将带有船桨的感应棒放在考古路线图上方的管线上,沿着管线移动,多次尝试...
11月15日,“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在位于海口市的海南省博物馆(微博)开展。这是海南省2007年打捞、发掘华光礁一号沉船后,首次向公众展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和水下考古工作。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南宋时期福建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沉船原木等,西沙华光礁一号沉船打捞、发掘全过程影像也公开展示,令观众一睹水下考古的各种细节。图为一名参观者在参观“大海的方向·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新华社发(王祝华 摄...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11月15日,一位记者正在拍摄西沙群岛海域出水的石雕男子头像。当日,西沙水下文物展在海口开展,重点展出的华光礁一号沉船文物是2007年沉船打捞成功后首次在公众前亮相。华光礁一号沉船是我国目前在远海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也是我国水下考古发掘领域对古代木质高饱水沉船整体进行完整记录、逐层拆卸、分件出水、科学保存并长距离运送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