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掐丝唐卡展示 展览现场。 坛城沙画表演 “善美大成”青海热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30日在天津市文化产权交易所启幕。80余件唐卡精品亮相,坛城沙画首次在天津揭开神秘面纱。 此次展览由天津市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青海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委员会,青海省黄南州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善慧堂(天津)唐卡艺术中心承办。展览从5月30日至6月15日举行,主要展示...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6月13日是我国的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文委非遗科科长徐晓辉在谈到这一问题的时候,向记者介绍道,西城区的非遗资源极其丰富,大概占到北京市市级和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三分之一。西城区文委设置了非遗科、非遗保护中心,专门为保护和传承...
5月25日消息:近百位画家参与,采用连环画形式图文并茂展示全市17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昨天,《遗韵新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览》在长宁区图书馆首发。 《遗韵新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览》共分上中下三册,经历近一年时间的编撰而成。全书收录了上海全部179个市级非遗项目,用单幅画作形象地再现了各个非遗项目的场景,并配以中英文介绍,重点体现其文化内涵。比如,介绍“...
据海口市消息,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日前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海口市龙华区选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吴名驹携作品参加此次博览会。 由吴名驹创作并代表海南省参加评选的椰雕作品《喜得佳偶》和《三月三的赞歌》荣获2015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海南省选送参评作品两件,获金奖两件,海南省金奖获奖率...
近日,我市召开2015年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会。 此次评申,资料符合上报条件的代表性项目有14项、传承人27人。专家经过反复斟酌与讨论,最终确定了1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和21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5月19日下午,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县一中大礼堂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上,澧县本土音乐家谭君谦对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生动讲解,来自县荆河剧院、文化馆及少年宫的演员们进行了鼓盆歌、澧水船工号子、荆河戏等三个澧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表演。到场的400多名学生听得非常投入,并为演员们的精湛表演报以热烈掌声。 为使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澧县文广新局、教育局围绕“...
当数百年的光阴一不经意间浓缩在一个地方戏曲里时,时光竟然会变得那样亲切而触手可及。在河北博野县东王各庄村就有这样一种流传近400年的特有地方戏曲——博野拉拉调,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几百年来博野社会的历史变迁,成为博野最鲜明的文化烙印,是其它文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活化石”。 “东王各庄的戏,西王各庄的台,史家佐的火干柴。这几句顺口溜反映的是当年俺村的拉拉调在最繁荣的时候,周边村子搭戏台...
百年木版画四世关东情 19世纪初,清朝政府在科尔沁东部草原开禁放荒,关内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移民大量进入通榆。一些民间艺人随之迁入,并带来了他们的家庭传承,木版年画就在那一时期传入通榆。李向荣的曾祖父李祥1868年由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千佛山迁至通榆,他把木版年画的技艺传给了后世子孙。传承脉络为曾祖父李祥-祖父李连春-父亲李兴亚-李向荣。李连春曾在现在的瞻榆镇开办年画作坊,为区别自家木板年画与...
历代名家画济公 济公图吴山明,1941年月生,浙江省浦江县人。著名国画家。中国美协理事,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杭州美协主席,西泠画院院长。 为什么天台县永宁村被称为济公故里呢? 济公原名李修元(1130—1209),天台永宁村人。他少年时在村北赤城山瑞霞洞读书,受到释教和道教的熏染,后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在高僧瞎堂慧远的...
“30年前学手艺,就像捧到铁饭碗,”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苏美颜14日在文博会现场称:“30年后,年青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 57岁的苏美颜小心翼翼地在微雕上抹色料:“不少徒弟学了不久就转行做其他职业,”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这门陶塑微雕已有30多年了,目前该技艺也面临“后续无人”的尴尬局面。 石湾微雕是佛山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之一,资料呈示其技艺最早兴于唐宋。 与其观...
近日,由桐庐博物馆组织,从省博物馆引进的以“流动博物馆”形式开展的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巡回展走进桐庐学校、社区活动正在有序进行中。5月8日巡回展开始正是进入社区,首站是桐君街道鑫鑫社区。 为了更好的贴近百姓生活,弘扬传统文化,本次图片展的主题是“意匠生辉——浙江民间造型艺术”。该主题主要展示了浙江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民间艺术品。它们来源于劳动与生活,根植于乡村和城镇,既是浙江人灵动心智和精巧技...
在当代,审美早已逾越了“美的艺术”的边界,实现了向生活领域、文化领域的挺进,即已由艺术审美转换成为文化审美。文化审美的勃兴,一是得益于现代艺术自身发展所呈现出的反审美、反艺术特征,打破了“美的艺术”的疆界,促使“艺术”走向泛化;二是文化的感性化、符号化等特征,使文化显现形式自身具有进入审美的内在基质;三是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凸显并强化了艺术与文化之间的连续性。同时,就美学作为...
5月9日,孩子在澄江傩戏文化节上摆弄“云南十八怪之草帽当锅盖”的草锅盖。 2015年5月9日,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举办首届澄江傩戏文化节。节日期间,云南省各州市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携20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展览活动。 5月9日,大理白族段银开在澄江傩戏文化节上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扎染技艺”。
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社会结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因而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提出:“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每个人的选择机会;它是发展的源泉之一,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实现令人满意的智力、情感、道德精神生活的手段。”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正在迅速大规模消失,多样性的文化群...
两岸学者为“鬼谷子传说”揭牌。 昨日上午,邯郸市鬼谷子文化研究院、台湾鬼谷文化发展委员会在鬼谷子诞生地临漳县盐食村,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鬼谷子传说”正式揭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就鬼谷文化的源流与分布,及鬼谷子文化景区建设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鬼谷子姓王名禅,字诩,道号鬼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军事教育家,被世人誉为纵横家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中国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