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武士腿部的姿势来看,考古学家认为他死前正在进行某种祈祷,试图借此来让爆发的火山平息。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2月18日的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日本群马县金井东地区的一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一具距今1400多年、身穿盔甲的武士尸骨,该遗址有“日本庞贝城”之称。 这具男性尸体的历史可追溯到日本6世纪的“古坟时代(Kofun-period)”。当时位于金...
湖南省文物管理部门日前在汨罗江畔的一处商代遗址上,发现一件商周时代青铜乐器。专家称,这一器物在南方十分罕见。 19日,文物考古专家、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高至喜等一行来到青铜乐器出土现场,他们通过对出土器物和现场采集的陶片等综合分析后初步认定,这件青铜兽形乐器出土现场属商代遗址,乐器属商周时期的文物,距今约3000年。 汨罗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赵磐介绍,这件似象似猪的青铜乐器,重13.05公斤,长52...
经过数月考古挖掘,115座战国墓日前在湖南洪江市托口镇重见天日。据专家介绍,该墓地是目前所见湖南境内楚墓分布中位置最靠西南的一处,说明楚文化影响范围已波及湘黔边境。 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上述墓地遗址在湖南托口水电站周围被发现。自2011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了湖南境内淹没区范围内地下文物的抢救性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此次挖掘出的大塘岭墓地,共有墓葬122座,分布范围约20至...
图为壁画残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摄 图为考古工作者现场揭取壁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摄 图为神木石峁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炜林20日表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边缘且距离黄河20多公里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在今年5月至11月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新石器时期成层、成片分布的壁画残块100余块。 神木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位于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
12月15日,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整理与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召开,谢辰生、单霁翔、郑欣淼、宋纪蓉、王素、任昉等专家学者和故宫博物院领导,及各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会议。 《新中国出土墓志的整理与研究》是国家文物局委托项目《新中国出土墓志》(全30卷、59册)第一期工程的延续,预期成果为墓志类图书10卷、20册。每卷图书平均收1949年后出土墓志400方,每...
昨日,在济源市天坛街道的天坛中心幼儿园建设工地,出土了70 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彩绘陶子母鸭在该市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据了解,在整个建设区域发现了西汉、宋、明、清及近代墓葬26座、灰坑40余个。彩绘陶子母鸭出自七号墓,为汉代墓葬,同时还出土有彩绘鸡、朱彩耳杯及仓、灶、井、匜、案、罐等灰陶器。
河南济源出土全国罕见汉代彩绘陶母子鸭 昨日,在济源市天坛街道的天坛中心幼儿园建设工地,出土了70 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彩绘陶子母鸭在该市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据了解,在整个建设区域发现了西汉、宋、明、清及近代墓葬26座、灰坑40余个。彩绘陶子母鸭出自七号墓,为汉代墓葬,同时还出土有彩绘鸡、朱彩耳杯及仓、灶、井、匜、案、罐等灰陶器。 ...
济源出土母子“汉鸭子” 济源出土母子“汉鸭子” 昨日,在济源市天坛街道的天坛中心幼儿园建设工地,出土了70 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彩绘陶子母鸭在该市属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十分罕见。 据了解,在整个建设区域发现了西汉、宋、明、清及近代墓葬26座、灰坑40余个。彩绘陶子母鸭出自七号墓,为汉代墓葬,同时还...
近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主办的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 (四川)考古成果汇报会在成都举行。截至今年10月1日,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四川)已顺利完成野外考古工作,期间对54个文物点进行了64次考古发掘,面积共61732平方米,发现各时期考古遗迹4000多处,出土重要文物标本、小件3万余件,考古项目4次入选年度中国考古重要发现。 据了解,从1991年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淹没区内的地...
后母戊大方鼎(资料图) “后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而作的祭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代表之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日前,于成龙博士作客首都图书馆,为公众揭秘了这件重要国宝的出土过程。 主讲人简介 于成龙 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研究范围遍及中国考古学、古文字学与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及...
西安数千枚秦封泥为研究秦政在中国政治史上的演进提供了重要史料,然而这些反映全国物产汇集一处的秦封泥的出土处在秦朝时是什么机构呢?专家最新研究认为,其出土处很可能是秦始皇时期建设的位于新都规划中心位置的极庙,也即是秦二世时的“秦始皇庙”。 在纸质公文行世之前,中国公文在秦汉时期处于简牍文书阶段。人们通过把简牍文书或物品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回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
近日,洛南县保安镇一居民在建房时挖出一枚北宋铁权,也就是秤锤,是当地发现的体形最大、时代最早的铁权,在当时,1斤比现在的500克要重不少。 据洛南县博物馆人员介绍,当地文保员得知消息后,迅速与县博物馆取得联系,并把铁权交博物馆收藏。该铁权呈葫芦形,高33厘米,腹径20厘米,重74.64斤。在权腹部铸有阳文“熙宁”、“土”,另有一段小字锈蚀不清,无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