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宋时期,南京第一次以江宁的称谓出现在地图上。 南宋时期几次增修夫子庙贡院。图为《重建贡院之图》。 想知道从古到今,关于南京的地图分别是什么样吗?近日,一本《老地图·南京旧影》由南京出版社出版。收藏家朱炳贵长期以来在各种文献中寻找南京老地图,同时留意搜集从清末以来到民国时期的各种老地图。他挑出其中209幅老地图,编纂了这本《老地图·南京旧影》。原来早在宋代,南京就已经出现在古地图上了...
捐赠展现场 2014年9月18日上午,由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叶建新教授组织创作的中国传媒大学建校六十周年中国画长卷《校园四季图》绘画及陶瓷艺术作品捐赠展在学校新国际交流中心开幕。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副校长吕志胜等学校领导以及来自业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出席了仪式。 观众参观60米长卷 叶建新教授曾经组织创作献礼建国六十周年大型中国画长卷《中华和谐盛世图》,...
双峰村民察看古墓 9月17日,湖南省双峰县印塘乡观岭村红星组,村民在察看古墓群。该古墓群地处娄衡高速施工现场,施工队发现后,省文物考古专家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抢救性挖掘,并发现大量雕刻了几何图案的墓砖。3座古墓造型相似,并排安葬,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约4米,宽约1.4米,每两座古墓相距5米左右。考古专家初步预测为汉代古墓,距今至少有2000年历史。
《千里江山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作者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馀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画中描写岗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依山临水,布置...
明代洪武年间的陶瓷龙纹传世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南京明故宫(微博)出土的洪武白釉红彩龙纹盘。其龙纹的造型基本上保持着元代龙纹的形状: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头的疏毛和肘的毛比元代更少,仅三四条而已;龙爪五趾,改变了元代时三四趾的现象,而且这时的五趾相靠较近。 永乐、宣德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前朝那种身细、头小的幼稚龙形态,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
入清以后,龙纹形象还离不开明末的遗风。例如,顺治云龙纹花瓶,龙为张牙舞爪,头细圆,上下颚长,上颚突起,如意状鼻,鼻翼两侧对称的长须向前起舞,头毛成蓬向上竖。但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紧紧相靠,而是距离较大,向鸡爪形状发展。故人们称清代的龙爪为“鸡爪”。 清初的康熙、雍正、乾隆,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时期,龙纹以新的形象出现。这时的龙首变化很大,过去长长的“猪嘴”缩了,显得下颚比上颚长。...
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 黄公望的《天池石壁》,立轴,绢本,浅绛,横57.2厘米,纵139.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层峦叠峰,千岩万壑,长松杂树,纵横有序,错综多姿,显示了天池石壁的雄秀美姿。构图繁而用笔筒,笔墨浑厚华滋。人谓天池山得一“幽”字,此画表现出来了。图中多用淡赭,染以墨青墨绿,展示出山中的幽趣。全图烟云流润,气势雄伟,系黄公望浅绛山水的杰作。此图摹本传世甚多,此...
王蒙的《青卞隐居图》 卞山(一作弁山),在画家王蒙的家乡吴兴西北十八里处,那里山高林茂,景色幽美。他的外祖父赵孟頫和元初画家钱选,据记载都画过“卞山图”。他们的作品可能是引发画家王蒙创作的契机。王蒙《青卞隐居图》作于1366年4月,据画上收藏印推测,这幅画是赠给表弟赵麟的。 《青卞隐居图》是在狭长的画幅内,表现出卞山从山麓至山顶的雄伟奇特的景象。作者以高远法构图,画面下段,近景画水...
盛葳 就中国当代艺术而言,青年一直是其主体,这不仅体现在今天的艺术现场,也同样鲜明地被记录在艺术的历史之中。无论是在七八十年代的画会热潮期,85新潮美术运动中,还是今天的当代艺术实践中,青年艺术家都是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只有在今天,“青年”才被作为一个主要和首要的概念被直接而鲜明的提示出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以后,青年艺术项目呈现一种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该类型的...
《中国币图说汇考:金银镍铝》耿爱德 著; 钱屿,钱卫 译 《中国币图说汇考》是我国机制币研究领域最早的经典著作,附录了大量真实可靠的钱币照片,内容详尽丰富,每一版别均注明尺寸、厚度及重量,并对其特点进行概括说明。 钱币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版别鉴定是公认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优良的钱币图录是研究者收藏者不可缺少的工具书。该书印刷量甚少,现已难得一见,本次是首次出版中文译本。 《中国币图说...
杜甫诗意图》首度完整展 2004年陆俨少《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局部)拍出6930万元后,再没公开露面。 近日,中国美术馆一画展展出了《杜甫诗意图》百开册页等。该展览将至9月19日。
9月18日,记者了解到,我省目前发现的古桥有3068座,其中明清古桥占据其中的96.7%。 值得关注的是,因年久失修,我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万年桥及其相邻的聚星塔需修缮。修缮工程立项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正抓紧编制修缮工程技术方案,预计在明年底前完成修缮。 全长411米的万年桥是我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 聚星塔 万年桥是我省最长的古代石拱桥 据南城县博物馆馆长金会林介绍,万年桥位于该县...
秦汉服饰 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秦汉男女服饰 秦汉男女服饰 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从这两件...
1.形态。松树主干、枝干都与元青花大致相同。松针有两式:一是与元青花相同的蒲扇式;二是圆团式,尊上的松针大约33或34根为一团,梅瓶上的大约27或28根为一团,若干团为一组(尊上大约十多团,梅瓶上六七团)。松针外多露屈曲的枯枝,与元青花同。竹竿直且长,竹节间留空隙,一个区间有三四竿,竹叶大多作滴露下披状,也有向上的晴竹;尊上的叶由“个”、“分”字形六七片组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有阔、窄叶之分,以表现...
张聿光《白洋晚眺图》 夕阳西下,天空已然泛黄,葱茏的樟树下,几人或坐或立,向着白塔洋畔的普照寺方向,怔怔发呆。 张聿光先生的这幅画,初看平淡,深究下去,背后所承载的,却是画家本人一段颠沛流离的苦痛经历。 始于金陵,成于渝州。 张聿光先生本是浙江绍兴人,但在完成这幅画时,已然客居重庆。画面内容所欲描绘的,也是家乡绍兴陶堰白塔洋的湖光山色。当年张聿光与表叔陶冶公相遇于金...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