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0日上午,由东阳博物馆、东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举办的“古韵之美—东阳古建筑摄影作品展”开展,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陈军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古建筑摄影大赛获奖作者颁奖。 东阳作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在建县1800余年历史中,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精美的古建筑,它们是是东阳的历史文化根底。然而随着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的毁坏,保留至今的古建筑越来越少。为了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度,更好的保护东阳的...
线上,6月8日-12日,海宁市博物馆(文保所)公众微信号推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之文博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认识海宁的文化遗产,有趣又涨知识,浏览人数达20526人次,有效参与数7282人次。 线下,6月9日,“何以捍海——海宁海塘的修筑及其历史嬗变”主题图片展在海宁市行政中心开展,为期半个月。图片展分为修筑海塘的缘由、古代海塘的演进、近现代海塘的完善三个部分展开。6月10日,组织市...
6月12日,景宁畲族博物馆在景宁康复中心举办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流动博物馆走进康复中心活动。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流动展览、互动游戏和传统技艺展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畲族传统技艺和生态知识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充满乐趣的实践体验中感知文明。 活动现场,博物馆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说简单的畲语和做幸福吉祥的手势,带领孩子们参观“虫豸魅影——中生代昆虫化石展”和“金鸡报晓——酉年生肖展”,在工作人员的帮...
“真是太美了!”走进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不管是外国友人还是国内游客,都会被幽雅的环境和丝绸的美丽感染,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慨。 中国丝绸博物馆自2011年起就启动了收藏、记录当代服装与纺织时尚的工作。2016年,随着新馆改扩建工程的完工,中国丝绸博物馆又把打造“互联网+丝绸文明(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文博产业繁荣计划提上议事日程,从教育和文创两方面开展了中华丝绸文明价值挖掘...
6月11日,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仪式在洛阳偃师市举行。该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最早的中国”。 自1959年发现以来,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在这里初步探明了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宫城,发现了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发现了中国最早...
6月9日,由瑞安市文广新局主办,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博物馆、瑞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瑞安广场上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瑞安市博物馆举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从2013年至2016年底,瑞安博物馆历时四年全面完成馆藏6746件(套)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荣获温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普查成果以图文并茂的移动展板在博物馆入口广场处展示,共展出馆藏级品文物...
6月10日,由嘉兴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芙蓉出水——清代康雍外销青花瓷特展”在嘉兴博物馆二楼禾韵展厅揭幕。该展将持续至7月26日,期间还将推出展览配套活动。 本次展览以“按图索骥”、“克拉克与芙蓉手”、“看得见的风景”三个部分呈现,共展出清代康雍时期的外销青花瓷105件。此次展出的外销青花瓷精品大多品相完整,主要由瓷都景德镇生产,也有部分是福建一带的产品。虽采用山水花鸟等中国...
你知道吗?本周六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 当天,会有些什么样的活动呢?杭城各大博物馆开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单。 浙江省博物馆:看精品剪纸展,听江南丝韵 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极富生命力,浙江地处东海之滨,人文渊薮,经济富庶,...
在大冶市灵乡镇,有个农耕博物馆,该馆存列着3000多件农具及传统农家用品。创办此农耕博物馆的是该镇44岁的农民明鹏。昨日,记者在大冶灵乡镇参观了明鹏的农耕博物馆。 上世纪末,很多年轻农民纷纷扔下锄头进城务工。26岁的灵乡镇谈桥村青年明鹏在思考:“地可以不种,但文化不能断!”他从小有个梦想——做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第一件收藏品是自己家里的一把锄头。”明鹏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当时他父母常用的一...
图为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效果图 我省文物事业发展又迎大事、喜事。 6月11日上午,在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石揭开了红色面纱。两年后,最早中国都城历史风貌将在这里生动呈现。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是二里头遗址1959年发现以来,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参加仪式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 二里头遗址被史学界认定为是...
6月9日,泾川县博物馆网络三维虚拟(VR)展馆正式上线,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该VR展厅拥有720°视觉体验,配合手机的重力感应、场景旋转等功能可实现现场参观的模拟效果。观众还可以通过佩戴VR眼镜等设备,达到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VR展馆包括泾川县博物馆、泾川县城隍庙等场景展示,还上线“精彩一百——宋泾州龙兴寺遗址出土佛教文物百件精品展”“百年翰墨——泾川馆藏近代书画文物精品展”两个主题展厅...
6月9日,“广州:扬帆通海两千年展览”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穿越千年广州,用文物讲述古代广州与世界的故事,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本次展览以时间为主线,以申报史迹点为纲,分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三个部分,展现了广州秦汉以来2000多年持续不断通过海路与世界交往的历史。 展览汇集了广州、江门等地考古出土或博物馆征集的200多件组文物,时代涵盖各历史时期,类型丰富,既有来自域外的银盒、珠饰...
10日,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内的河南古代壁画馆一层大厅内,“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古代壁画修复成果展”开展,一批近年修复的古代精美壁画和彩绘砖雕亮相,吸引了许多游客。 1、本次展出的壁画和彩绘砖雕有近100平方米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负责人介绍,我省壁画资源丰富,尤其是洛阳发现了大量的古代壁画,类型多样,内涵丰富,许多典型的壁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2011年11月,洛...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14件天津市十大、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亮相滨海新区首家“津味儿”民俗文化主题展馆——津沽记忆博物馆,其中包括杨柳青木版年画、宫廷补绣、满汉双文书写艺术、郝记剪刻纸花等品牌项目。与此同时,这些作品也将正式入住该馆,作为馆藏珍品长期展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14件珍品有天津市十大非遗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连年有余》《春牛图》《访友》;天津市十佳非遗项目“叶赫那拉体满...
施工现场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而这一天又恰逢首都国企开放日,中建一局承建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项目作为开放的130多条活动线路之一,迎来了西藏大学师生、西藏彩泉福利院师生等到施工现场观摩,感受荣获中国政府质量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的建设者们,如何用中国品质建造世界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 同时,记者了解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预计将在2018年完工开馆。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